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实践优化体系构建
2015-12-09蔡成涛梁燕华张智徐益民
蔡成涛+梁燕华+张智+徐益民
摘要:本文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过程中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内容脱节、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双导师联合培养分工不明确、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实践搭配不合理以及学术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从构建合理且可行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实践体系视角出发,从明确课程及实践培养环节目标、建立三阶段工程硕士学制体系以及个性化的灵活培养方案及多样化的论文选题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课程及学制设置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工程硕士;课程实践体系;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108-02
工程硕士属专业学位教育,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是与工学学术型硕士处于同一层次、类型不同的学位,二者均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1-3]。在具体操作方面,工程硕士的培养不同于学术型硕士,它主要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实际生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为社会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办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和保证培养质量。然而,在工程硕士培养实践的十几年里,虽然在人才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工程硕士的整个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过程中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内容脱节、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双导师联合培养分工不明确、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实践搭配不合理以及学术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4-6]。本文结合自身在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切身实践中,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实践体系构建方面做几点思考。
一、目标明确的课程及实践培养环节设定
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工程硕士的培养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常见误解体现在将全日制工程硕士等同于在职工程硕士,或者认为工程硕士在各个方面上低于工学硕士等方面,甚至研究生本身也存在工程硕士在就业机会及能力提高方面会比工学硕士要差的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必然导致了工程硕士在生源、报考热情、学习过程的积极性等方面的天然缺陷[7,8]。同时,大多数工程硕士在学习期间,其研究活动空间范围仍然聚焦在学校,研究专业领域聚焦在导师的科研课题和项目,缺乏专门针对性课程设置。另外,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导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多数导师科研任务繁重,社会活动较多,精力有限,常常疏于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培养,也有的导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术理论知识深厚,但工程背景欠缺,不能很好把握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课题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性,上述原因直接导致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只有指定了明确、合理、可行的工程硕士课程及实践环节,保证课程环节和实践环节两者合理安排、统筹规划,使课堂授课知识具有明确的应用性,实践环节是对课堂知识的直接检验,这样才能够实现工程硕士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使其在社会就业、工作能力方面更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得到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这将从根本上改善工程硕士培养现状,必然从研究生生源、培养过程质量提升、工程硕士就业情况等多方面取得优异表现。通过对企业需求及工程硕士研究的走访调研,实践构建切实可行的课程及实践培养体系,从工程硕士的培养出口出发,在工程硕士入学之前,通过举行一个意向性双向选择招聘会,实现硕士生带着工作单位入学,这样工程硕士的入学后就顺理成章的具备双导师,一个为校内的导师,另一个为工作单位接收部门的主管,即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实现了工程硕士的知识课程培养,校外导师负责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环节,校内外导师和硕士研究生本身定期进行座谈,不断修正课程方向和研究重点,这样学生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十足;校内导师指导学生重点突出,课程知识安排有的放矢;企业导师技术导向方向性强,并能够提供和校内知识密切相关的实践工程课题和场所,这样工程硕士本人的主观能动性、校内导师的传道授业的针对性、企业导师的技术需求积极性都得到加强,三方互动,目标明确,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知识和校外实际结合,必能够使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二、工程硕士三阶段学制体系构建
目前,在国内众多高校中,对工程硕士培养追求了一种短、平、快的模式,一般专业的工程硕士培养学制为两年。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年的时间安排。假设一名工程硕士研究生于2014年9月份入学,在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一直按照常规的课程安排进行理论课程学习,期间要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准备课程考试,也就是说研究生的第一学年主要是进行课程研修。到了第二学年开始,也就是2015年8月,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始其研究工作,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的科研研究往往建立在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通常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软件应用和软硬件基本功底,为了达到此要求,在2015年8月到2015年10月甚至11月这2到3个月内,往往都在进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无法在实际工程实践活动中进入角色,而此时,正好是研究生就业双选会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举行的时间,一般会持续2个月左右。工程硕士由于其科研活动从事的少,在就业双选会上并不占有优势,必然延迟就业双选的时间,也就是会到2016年2月份。工作签订完后,距离2016年7月份毕业也就剩余5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还要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同时还要完成个别学校要求的发表学术论文等任务。这样算下来,其研究生阶段真正在做研究、发挥创新能力的时间仅有短短几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谈何创新,谈何科研成果,更不用说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等其他科研产出。面对这样的状况,可以考虑将工程硕士的学制定位3年,结合本文第2部分所提出的研究生、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三方互动模式,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可以根据其意向工作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承担培养工程硕士的高等院校可根据工程硕士学生自身各自的特点,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学师资队伍,实现课程开放,学生自主选课的创新教学模式,并注重改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互动。在第二学年,工程硕士重点在导师所在实验室,进行科研课题研究锻炼,提升其本身的科研素质。在第三学年,实现完全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向意向工作岗位,将工程实践和提前入职进行有效结合,这也是实现工作体验和职业生涯锻炼的有效途径,并结合企业实际工程课题,进行科技攻关活动,同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由于具有典型的工程背景,其学位论文的选题、问题的解决都会做到目标明确、言之有物,在创新能力的提升的同时,必将产出高水平的硕士毕业论文。
三、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及多样化的论文选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学生培养体制的改革,首先都必须了解清楚培养对象的基础水平、个性化特点,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防止培养过程缺乏创造性,工程实践千篇一律、僵化呆板。工程硕士的培养也应该是一个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施教过程,应是一个创新规划、挖掘、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通过在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多样化课程设置,学生根据意向单位工作技能需求及个人兴趣进行课程选修,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能够激发其创新及创造能力。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选题上,也可以实现多样化模式,学位论文的选题以工作生涯规划为牵引,以企业实际科技问题为基础,以校内导师理论知识为指导,以企业导师技术应用为目标,同时通过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课题协同合作,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升华为科学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位论文能够与社会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应用背景明显,课题的研究及开展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这样多样化、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在校内外双导师的协同指导下,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下,必然能够使得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予松,樊波,齐鑫焱.工程硕士论文评价体系关键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4,(02).
[2]屠远,李蔚,罗胜利.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3,(09).
[3]何欣娟,贾凯斯,于庆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与保障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2013,(12).
[4]王锐,徐文.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01).
[5]庞洪江,陈欢.关于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考[J].教育探索,2013,(10).
[6]赵茜,程文,薛小杰.基于工程实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2).
[7]吕璞,陶玉萍.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
[8]宋慧颖,宋志英.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