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与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
2015-12-09何社林蒋莉
何社林+蒋莉
摘要:大学校训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大学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升华。校训功能的发生,需要广大师生的大力践行,而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在大学的主要活动场所,在课堂上实践校训精神既有利又有意义。本文以湘南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实践校训精神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训;旅游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33-02
根据《辞海》的解释,校训是指: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升华,是学校特色的凝练表达。它既具有熏陶功能,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也具有导向功能,对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有指导意义,能引领着学校的教风和学风。不过,校训如果不能渗透到组织中去,没有被全体师生所接受、理解,没有成为他们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再好的校训对学校的发展也毫无意义。校训的作用,贵在广大师生的自觉践行,没有践行,校训也就没有生命力,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践行校训的榜样,学生是践行校训的中坚力量。可是,根据笔者多年与学生接触的感受,学院许多大学生对校训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更不用说去大力践行。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在课堂上普及校训文化最有利又有意义。这要求教师将校训文化的内涵注入到课堂中去,使学生受到校训文化的熏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履行校训精神。湘南学院以“明德、博学、创新、笃行”为校训,体现了湘南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本文以湘南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在课程教学中应当如何践行校训精神的问题。
一、“明德”与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
“明德”出自《大学》,《大学》开篇中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之语。湘南学院将“明德”置于校训之首,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首位。事实上,道德在人才培养中本身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常言道: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而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重点强调“德行”的重要,他认为,“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全球第二次旅游教育国际会议认为,旅游从业者应具备的从业素质有18项,在18项素质中,伦理道德列居第10位。这足以说明旅游从业者的道德素质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常见于报端,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违反职业伦理,侵犯旅游者消费权益的事件也屡有发生,“黑导”、“天价菜单”的事件也被人广为诟病。时代呼唤文明旅游,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将是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引领着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他们的道德水平影响着旅游行业的整体风貌。所以,在课堂上践行“明德”的校训精神,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是件迫在眉睫的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与情感,对提高学生进入旅游行业后的道德水平有重要作用。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途径来进行。由于《旅游伦理学》课程还不成熟,我院旅游专业并没有开设此显性课程专门讲授旅游伦理,所以在其他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更不能忽视德育的重要性。教师更应该利用专业课培养学生的旅游专业道德素养。因为,“学生对旅游职业道德了解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旅游专业课教师的讲解与渗透,占41.6%”[1]。可见,课堂教学对旅游专业学生“明德”的重要意义。
二、“博学”与学生的知识素养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首要之意是为学要博览群书,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其次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旅游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衣、食、住、行、购、娱”等方方面面,旅游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也需要从业者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要使旅游专业学生具备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除了应该制订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程,使旅游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外,课堂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实践“博学”的校训精神,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本人首先应当是个学识渊博的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与解惑,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方可承担。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至少要具备一桶水,并且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方能给学生带来清新的源头活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教师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培养。信息时代,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传递着各种知识信息,而且更应当教导学生如何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渠道获得并处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2014年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智慧旅游为例。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问题,由于教材出版往往具有滞后性,目前旅游专业的教材内容并不会对此有所体现,但作为旅游热点问题,旅游专业教师显然不能去回避。专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收集各种资料,对智慧旅游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很好的把握,对各项科技知识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作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带给学生源头活水,这也是对实践“博学”校训精神的一种注解。
三、“创新”与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内核是创新。胡锦涛同志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2]构建创新型国家,摆在首位的就是要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我们国家未来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至关重要。同样,旅游创新也为旅游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优秀的旅游人才需要具备旅游创新能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创新”的校训精神,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endprint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当向学生传授旅游创新的有关理论,也应当结合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典型的旅游创新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一般而言,旅游创新分为四类:产品服务创新,如冬季度假胜地融入夏季元素、医疗旅游等。过程创新,如酒店信息系统的应用,智慧旅游过程中一些新科技产品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应用等。组织管理创新,如旅游企业实行顾客忠诚计划,星级酒店的“金钥匙服务”、旅游企业柔性化的管理模式等。制度创新,如旅游网络对旅游创新的影响等。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旅游创新精神与旅游创新方法,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
现代文明是现代科学技术支撑起的文明,现代旅游是现代科学技术支撑起的旅游。在此环境下,现代旅游及其创新,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把现代心理、生理、社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创新性地构建起现代旅游与娱乐的新方式、新途径。
四、笃行与学生的实践教育
笃行出自《中庸》,笃:忠实,一心一意的意思,行:行动、实行,笃行就是要踏实地履行。它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将所学知识运用运用于实践之中,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力的获得与增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行业指向性,尤其强调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旅游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这要求教师也发扬笃行精神,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专业实验室,对学生进行教学演示与模拟训练外,还可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采取多种方法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案例教学法能让大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实现“知行合一”,同时也可借用大学空间网络平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之,湘南学院“明德”、“博学”、“创新”、“笃行”的校训,虽然只有四词八字,但它们内涵丰富深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追求目标。现代旅游是现代科学技术支撑起的旅游,现代旅游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品德、广博的知识,而且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和踏实践行的品质。所以,旅游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实践校训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能为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优秀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文.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
[2]陈桂生.“校训”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3]郭峦.旅游创新的概念、特征和类型[J].商业研究,2011,(12).
[4]宝贡敏.论现代旅游创新的方向[J].贵州社会科学,200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