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甜菜制糖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5-12-09任健郑喜群杜国军孟凡龙赵丽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任健+郑喜群+杜国军+孟凡龙+赵丽影

摘要:本世纪初,随着大型产业集团进入甜菜制糖行业,我国甜菜制糖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甜菜制糖企业多年的不景气,专业技术人员纷纷流失或转行,致使现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近年来,我们通过甜菜制糖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效缓解了人才短缺的局面。

关键词:甜菜制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263-02

食糖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生产食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而甜菜制糖是以甜菜为原料,经除杂、清洗、切丝、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和分蜜等工序制成白砂糖、绵白糖等蔗糖产品的过程。我国的甜菜糖生产企业主要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其中黑龙江、新疆、内蒙古三个省区甜菜糖产量约占全国甜菜糖总产量的95%。我国甜菜制糖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长足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糖工业特别是甜菜制糖企业逐渐走向衰落,导致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纷纷流失或转行。高等学校制糖工程专业停止了招生,致使现在的甜菜制糖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针对这种严峻状况,近几年,我们对甜菜制糖行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我国甜菜制糖工业发展历程与人才培养状况

我国甜菜制糖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初创时期、扩张时期、改革调整时期、资源优化时期,甜菜制糖工业的发展可以说几经起伏。进入20世纪80年代,甜菜制糖工业已发展成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的财政支柱产业,这一时期成为我国甜菜制糖行业最辉煌时期。当时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除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齐齐哈尔大学前身)、大连轻工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前身)、无锡轻工学院(江南大学前身)培养甜菜制糖工程本科毕业生外,还有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的食品工业学校培养的中专、技工毕业生充实着甜菜制糖行业。当时的甜菜制糖工业可以说是事业红火,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时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甜菜收购价格一路飙升,食糖生产成本一升再升;而国内食糖市场价格又持续处于低谷,甜菜制糖企业相继出现巨额亏损。对此,各省、自治区陆续对这些亏损的大中型企业实行了下放地方,优势企业保留,劣势企业停产、破产等调整措施。与此同时,企业内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开始流向地方和其他行业,企业内的高级技术工人陆续流向沿海的原糖加工企业。面对甜菜制糖行业的低迷,各大、中专院校陆续停止了甜菜制糖工程专业的招生。由于保留的企业和地方的财力有限,甜菜制糖行业进入了低谷,甜菜食糖年度总产由高峰期的170万吨下降至不足70万吨。本世纪初,大型产业集团(英糖博天集团、洋浦南华集团、中粮集团等)开始进入甜菜制糖行业,对33家生产或停产糖厂进行了优化重组,算上自主经营的14家糖厂,最高峰时甜菜制糖厂恢复到了47家,使甜菜食糖生产总量恢复到了100万吨/年以上,这个号称甜蜜事业的产业重焕光彩。

二、我国甜菜制糖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与技术力量状况

目前,我国甜菜制糖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甜菜品种繁育和推广进展缓慢、甜菜收购方法不科学;生产技术水平存在差距,导致生产成本难下降;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难以抵御国内食糖价格波动;行业创新后劲不足等。随着大型产业集团对我国甜菜制糖企业的注资整合,提高甜菜单产,提高甜菜含糖,消化吸收引进的新技术、新装备,注入新生技术力量,将生产水平提升到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已成为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甜菜制糖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甜菜制糖工厂设备复杂、单元操作多,甜菜加工技术的提升与创新、甜菜加工废水灌溉资源化利用、甜菜加工废热废气循环利用研究等课题亟待制糖工程专业人才去解决。而企业现有技术力量状态是技术工人老龄化(平均年龄在40~45岁),无接替梯队;专业技术人才不仅奇缺,而且知识老化,维持正常生产都很困难,根本无力解决上述问题。制糖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已经影响了企业的有效运行并制约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矛盾日益突出。为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我院应英糖博天、洋浦南华等大型产业集团的需求,于2011年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专业选项时增设甜菜制糖工程方向,并围绕甜菜制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三、我国甜菜制糖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甜菜制糖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基点,以国内外现行生产工艺过程原理,控制参数设定及其影响因素,技术装备结构、原理及其工艺计算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生产操作水平、生产组织能力、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能力、承担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设计计算能力为目的,建立新型培养模式。

1.制糖工程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齐齐哈尔大学从2011年开始恢复制糖工程专业招生。我们根据博天糖业、南华集团的需求,广泛听取两大糖业集团意见,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场所,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工程能力,探索制糖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与新模式。①师资质量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保障。我院对甜菜制糖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过硬的教师团队,近些年虽改任其他教学工作,但对甜菜制糖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从未间断,不断有新突破。为尽快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甜菜制糖技术人才,充实到甜菜制糖行业中,并在生产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上发挥作用,我院将具有丰富生产技术管理与教学经验的教师抽调回来,组成专业团队,确保师资质量。②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全面性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先进性与全面性不仅关系到学生所学知识是否全面、是否与行业接轨,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企业的技术进步。针对甜菜制糖工程方面的现有教材存在知识老化问题,对教材进行知识更新。采取走出去、带回来的方式,对国内外近年来采用的新工艺、新装备安排专人进行知识摸底调查,将解读到的知识充入教材中。在此基础上将生产日常管理要点、生产流程设置与调整、工艺规程制定与调整、常见生产事故分析以及生产应急预案处理等内容汇入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建立优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在校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理论理解透彻,对行业在用设备的结构、原理、工艺管理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自如运用于生产实践当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技术管理工作能力,是我们培养专业人才的宗旨。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实现这一宗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与探索的重要课题。在甜菜制糖行业人才培养方面,针对甜菜制糖具有工序繁多、机械化与自控程度高以及涉及知识面广泛的特点,我们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了“感性认识—理论授课—强化应用—理论授课—强化应用—生产实习—管理技能提升—工程设计水平提升”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行业急需的可用之才。感性认识对专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于理论与生产实践能够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提升想象能力与理解能力。在讲授专业课之前,让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观察甜菜制糖生产的全过程,对生产流程、加工方法、设备类型及运行状态形成一个初步印象。将各生产环节的工艺原理、设备工作原理与所学的基础知识连接起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主动性与理解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将甜菜制糖工程理论课分成专业基础理论与单元工程理论进行讲授,形成专业知识渐进增长态势。在各单元工程理论讲授之间插入强化应用,重点传授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在强化应用过程中首先设定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对单元工程装备设计、单元生产流程设计、单元工艺参数设定与调整、单元工艺规程制定与修订、单元生产管理要点、单元生产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常见生产问题处理等逐一进行讲解。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理论再学习—再实践应用这样一个理论与实践密切相连的教学过程。甜菜制糖行业急需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他们在生产运营中的价值,生产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实习,检验所掌握的知识与生产实践存在的差距,明确拟补点,进一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同生产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感性认识—理论授课—强化应用—理论授课—强化应用—生产实习”培养后,在提升管理技能方面,通过讲授生产运营管理知识。使学生掌握从开机生产准备,到开机生产方案制定、生产运营过程技术管理,至停机预案制定等甜菜制糖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技能。在工程设计水平提升方面,以单元设计为基础,系统进行甜菜糖厂设计基础知识教育,从整体上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提升到能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水平。

2.校企合作搭建梯度培养体系。对企业生产骨干和现有技术人员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系统培训。培训重点放在知识更新、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制糖企业生产有其特殊性,一般是生产半年,半年停产检修,在制糖企业检修或放假期间,针对工厂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工人等开办不同层面的培训班,彻底解决甜菜制糖行业现有人员专业知识老化和技术人才急缺难题。

通过建立上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胜任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企业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有效缓解了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喜群,刘晓兰.新形势下我国甜菜制糖业走出困境的思考[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3,31(6):1-5.

[2]张美娜,郑喜群,刘晓兰,等.甜菜汁运动饮料的研制[J].现代食品科技,2012,(8):1031-1034,1079.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