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鲜活的数学课堂

2015-12-09杨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对话性现实性开放性

杨勇

摘要:鲜活的数学课堂能够使学生觉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探究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创造性。要生成鲜活的数学课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预设中的现实性、生成时的开放性、交往时的对话性。

关键词:现实性;开放性;对话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238-02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鲜活起来。由于现代科学理性主义的影响,使得许多教师只注重数学本身的严谨性、系统性、逻辑性,而忽略了数学的现实性、趣味性、探索性,把鲜活的数学上成了冰冷的数学,数学课机械呆板,死气沉沉,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脑更处于不思考的状态。我们想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就必须要有鲜明活跃的数学课堂,使学生觉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探究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那么,怎样才能生成鲜活的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预设中的现实性是生成鲜活数学课堂的基础;生成时的开放性是生成鲜活数学课堂的条件;交往时的对话性是生成鲜活数学课堂的保障。我们如果做好了这三方面的工作,鲜活的数学课堂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预设中的现实性

书本数学知识是一种规律性的知识,它是从鲜活的,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书本数学知识之中隐含着许多鲜活的成分。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以及为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致使教材不可能把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生动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因此书本数学知识便往往以抽象化、符号化的形式出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把数学知识产生的丰厚现实背景,生动的形成过程以富有魅力的形式展示出来,而仍以抽象化的表达,符号化的呈现,势必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课程中教师要接近学生的思维和学生的经验,更加有效地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紧密联系一起,教学课程中会有更好的效果。总之,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从而创造性地使教学内容现实化。

在提倡“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今天,脱离学生现实的设计即使再新鲜独特,再现代化,而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冰冷的美丽,激不起学生火热的思考。我们要关注现实的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现实状况,思维的现实状况,情感态度的现实状况。我们在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预设时,要蹲下身子当孩子,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以及由此而积累起的生活经验,要了解学生当前与此内容相关的知识储备,要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的兴趣程度,并据此作出本节课学生发展的规划。只有我们既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切实需要,又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科学把握好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时,我们预设出来的教学才是鲜活的,才能为学生所接受。例如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前,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了这样一些信息:知道分数的占85.24﹪,看到过分数的占84.45﹪,使用过分数的占63.58﹪。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对分数有所了解,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所以我没有把学生当作不知道并预设出从零开始的一步步教学的环节,而是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预设出以下环节:①学生畅谈对分数的了解;②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生活中的几分之一;③师生一起讨论交流怎样正确表示几分之一以及分数表示的含义;④自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由于关注的是学生的现实状况,并充分地让学生动口说、动手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所以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从而生发出许多鲜活的东西,如学习小组长是我们小组人数的四分之一等。

在预设时,我们不但应考虑到现实的学生还应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一节不与时代同步的数学课不是鲜活的数学课。如我在教学用“万”作单位改写数时,用多媒体放映出2013年黄河调水调沙震撼的场景,并出示“2013年黄河调水调沙中预计共有60710000吨泥沙冲刷入海”的信息,让学生当播音员播出以上信息,然后再让学生播出“2013年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中预计共有6071万吨泥沙冲刷入海”的信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用“万”作单位的优越性。学生也因鲜活的题材,新颖的学习方式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明确了“万”作单位表示数的必要性,受到了爱科学的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我们在强调数学课的现实性时,不能因其具有现实鲜活的成分而失去应有的数学味——逻辑性、系统性、严谨性。我们要借助现实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新的现实情境中加以解释与应用,从而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进而达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更高层次的整合。

二、生成时的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就要以开放的心态,实施多样化而非模式化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是把教案当作剧本,把课堂当作舞台,把学生当作道具,不关注学生而是让他们一步步进入到教师早已预设好的陷阱中,这样的课粗看起来顺畅完美,而实质却忽略了一个个鲜活生命体的发展。只有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捕捉教育的契机,才能与学生一起构筑起生成发展的鲜活课堂。

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课堂中的意外。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变,课堂气氛在变,教师自身也在变。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料,不可复制的,都会有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出现,其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鲜活的也有晦涩的。例如:有一次,我在教学近似数的认识时,为了了解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程度,同时也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于是设计了让学生举出使用过、听到过或者看到过的近似数的环节。结果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爸爸每个月的工资大约是4000元,我对他的回答加以了肯定;接着请第二个学生回答,他说他爸爸每个月的工资大约是6000元,我同样加以了肯定;再请第三个学生回答,这个学生说他爸爸每个月的工资大约是20000元,这时课堂上发出“哇,好高哦”的声音,这个孩子则是一副得意的样子。这时我知道我的课堂正在演变为孩子们炫耀财富的阵地,但我又不能直白地告诉学生现在不能比谁的家长挣得钱多,更不能在不了解情况的背景下指责孩子说大话。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难道你们关心的只是家长挣了多少钱吗?或者只关心你们的小家庭生活得怎么样吗?”经老师这么一提醒,学生不再比谁的家长的钱多了。学生中有的说:“我在网上看到建设三峡水电站大约要花500亿元”,有的说:“我估计小学部的图书室大约有2000本书”等一些鲜活的内容。所以在课堂偏离方向时,老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接纳,以富有机智的语言来引导,这样才能生成鲜活的数学课堂。endprint

开放教学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究。当我们让学生成为学习材料的呈现者时,无疑会使课堂鲜活起来。因为学习材料来自于学生,学生们倍感亲切,更具探究的欲望,更易激发灵感;同时由学生提供来的学习材料,远比只由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丰富和鲜活。例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以学生说出的“泸州老窖的酒精度是52%”“爸爸买的股票这个星期长了2个百分点”等为材料来学习时,不但材料鲜活丰富,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应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多方位思考。我们要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当学生在触摸数学时不乏会提出一些精彩的鲜活的问题,在共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时会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开放课堂的时空。课堂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要有机结合。要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如观察、实验、猜想、验证、动手操作等。教师要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把探究的过程让给学生,他们往往会有新奇的发现,甚至原创性的发现。教师应做好教学过程的调控,让学生占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

三、交往时的对话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的交往活动。对话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指交往各方的交谈,而且是指各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

如果在课堂上只是由教师进行“独白”或者是任由学生活动,老师却不因时而作,因情而动,那也只是表面的完整或繁荣,而没有思维与情感实质上的鲜活。我们要在对话中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智慧的火花。我们“要挑动群众斗群众,甚至斗老师”,促使教学中产生激烈的辩论,从而生出许多鲜活的成分。例如我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出了这样一道题:比较右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

由于虚线平行四边形比较细长,使得部分学生只根据观察,认为虚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于是我随机组织了辩论,在气氛热烈而又针锋相对的辩论过程中产生了通过面积公式讲道理的,有用尺子量的,有割补的,有画方格数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最终全班同学达成了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碰撞,生成了一些鲜活的语言和方法。我们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增加;使体验在对话中得到升华;使情感在对话中得到陶冶。只有在对话中才能实现孔子提出的“教学相长”和“以情动情”的效果。

要实现有效对话,需要教师有平等的作风,民主的精神,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活起来,才会有“老师,让我来讲”的情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不再是自己的教案和预设的教学思路,要做到心中有案,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中。教师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认真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用心体会学生的情感,敏锐抓住课堂中的教育契机,然后进行适时、适度、适当地介入,这样一来,我们的课堂才会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话性现实性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现实性分析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EFL/ESL课堂LC1与LC2的跨文化对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