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现状与思考

2015-12-09陈桂芳

企业导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失独家庭养老对策

陈桂芳

摘 要: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已经实施有三十余年,随着政策的实施,大大的缓解了人口众多对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压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强制性的人口调节措施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失独”家庭的出现。他们的养老问题是当前社会养老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失独老人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伤残率日渐上升,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帮助解决失独家庭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已成为计生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应对“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

关键词:失独家庭;养老;对策

目前我国失独家庭数量逐年递增,这些失独家家庭大部分存在物质缺乏、生活无人照料、精神慰藉缺失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帮助,确保失独家庭“老有所依,老有所依”。

一、现状和特点

目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新安路辖区共有居民约4200户13000人,涉及“失独”家庭10户19人;其中,60周岁以上“失独”家庭成员有5户10人, 49周岁至60周岁“失独”家庭成员2户3人,49周岁以下“失独”家庭成员3户6人 。现将“失独”家庭成员按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类,并说明共同存在的特点:(1)“失独”家庭成员年龄在50-60岁之间的,已无生育能力,他们无法接受子女意外死亡的这个实事,长期生活在丧子之痛的阴影下,内心逐渐变得脆弱和敏感,选择自我封闭,拒绝与社会接触。(2)“失独”家庭成员年龄在45-50岁之间的,女人处在生育能力边缘期,他们承受着丧子之痛和来自各方的心理压力下,面临选择再生育,若夫妻双方性格开朗、善于与他人交流的,随着时间的消磨和在外界朋友和亲人们的帮助下,相对容易抚平丧子之疼而进入再生育状态,融入常态化生活;若夫妻间相互抱怨,心理难以跨越伤痛这条鸿沟,容易激化家庭矛盾,甚至导致家庭破裂。(3)45岁以下的失独夫妻,在家人、朋友、同事的疏导和帮助下,容易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进入再生育期。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精神创伤极大。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主要来源于内在创伤。在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处于绝望而无奈的活着,心灵的空虚和自我价值感的丧失,生活在单元楼里的失独老人,与外界接触减少,渐渐地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容易陷入精神抑郁,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2)家庭养老问题。当下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在部分“失独”家庭中无法成为现实,特别是失独家庭的孤寡老人,身患疾病时,就医和生活无法常态化进行,目前没有专设失独家庭养老制度,没有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组织,也没有针对失独家庭的专门养老服务机构,无法解决这些家庭养老的根本问题。(3)就医存在难题。“失独”家庭的就医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问题。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老年病的发病率随之偏高,加之他们双方均处于老年阶段,精力上承担不起照顾病人和生活料理的重担,有时会面临无人办理正常住院手续和手术时无直系家属签字等问题。其次,还面临着经济困难问题,特别是农村和企业效益不景气的失独家庭,虽在医疗保险的支撑下,自付部分的支出让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4)经济收入偏低。“失独”家庭普遍处于精神低潮期,无心工作,导致收入偏低而陷于经济困境状态。还有部分失独家庭成员退休早,工资低,只能维持日常生活;甚至有些家庭无稳定的经济收入,只靠低保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政府救助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三、意见和建议

(1)及时给予精神慰藉。“失独”家庭成员因承受着失去孩子的沉重打击而日渐消沉,不愿与他人接触,另外界对他们存在误解,为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心理阴影,提高继续生活的能力和信心,建议在社区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开辟失独家庭网站专栏、建立失独者QQ群等,使失独家庭随时得到一对一的疏导,开通倾吐内心痛苦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一对一”干部联系制度,定期进行电话回访、联系沟通,正确引导和鼓励失独家庭参加社会活动;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失独”家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经常性的健康咨询、精神慰藉活动。对于有生育能力且有生育意愿的失独家庭,鼓励再生育,免费提供“再生育”服务。对失去生育能力,愿意收养子女的失独家庭,相关部门主动提供有关收养信息,帮助办理相关收养手续。对于单亲失独家庭,鼓励和帮助他们重组家庭。(2)建立爱心养老家园。建立失独群体组织,成为失独家庭的温暖大家庭,因他们经历相仿,能够敞开心灵,相互帮忙,相互取暖。其次很多失独老人由于情感方面的受伤,并不愿意入住现有的养老机构,希望有专业性的失独家庭养老院,让他们生活在一起,彼此心里才会消除芥蒂,因此建议建立一个专属于失独者的养老院,这样既能解决监护人签字问题,又能减少因其他老人子女探望时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压力。(3)实施多元化养老服务。针对失独家庭实际需求,实施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对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家庭有能力养老的,由政府给予特扶救助和精神关怀下,实行居家服务养老。对生活能自理而无稳定收入的老人,有家属、近亲属或爱心人护理的,除继续享受计生特扶金外,建议进一步完善关爱失独家庭的相关政策,根据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年龄划分调整帮扶项目,提高养老护理标准,社区建立生日健康档案,实施医疗志愿者定期上门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无近亲属护理的失独老人,实行集中居住养老,本人享受的一切特扶金和养老金全部划拨到养老机构抵顶养老费用。(4)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的共同作用。建议积极动员社会、企业、热心人士参与到关爱失独家庭活动中来,社区建立亲情家园服务队,帮助失独家庭解决吃、穿、住、葬等问题;建立各地失独家庭服务志愿者群,面向社会定期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和心灵交流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失独家庭,营造人人尊重、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氛围;同时,建立义工服务队伍,根据失独老人需求,定期为他们打扫卫生,帮助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给行动不便的失独老人按时送饭送菜,陪同老人就医等服务。发展医疗服务志愿者,为失独老人提供上门看病服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5)推行特殊医疗救治卡。失独老人特别是失独孤寡老人在治疗、手术、急救时,医院按照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规定,在实施任何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履行书面签字手续后,方能进行;目前失独孤寡老人面临着无法履行签字程序的难题,导致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无法及时得到家属和本人的知情同意,同时出现无法及时了解和完善病历记录,而影响治疗和急救工作。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征求失独孤寡老人的意见,并取得同意和授权后,统一制作和发放特殊医疗救治卡,来替代急救时的签字,便于医生实施急救和治疗用药,完善相关病案要求。(6)設立失独老人医疗专项保险金。目前失独家庭成员因病住院时,虽然享受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医疗保险的住院报销待遇,但报销后个人承担的部分医疗费用和门诊长期治疗的医疗费用,累积经额会导致失独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建议设立失独老人医疗专项保险金,提高医疗保险待遇,减轻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王若霏.失独家庭现状及养老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21期

[2] 刘芳;马明君.我国失独家庭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猜你喜欢

失独家庭养老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试论系统理论在失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
失独家庭基本诉求及政府帮扶服务研究
失独家庭困境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