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2015-12-09鲍梅则
鲍梅则
(长治学院 师范分院,山西 长治046000)
长治地处山西黄土高原的东南缘,整体地势较高,古称“上党”,全境总面积13 896 km2,总人口335.36万人,现辖城区、郊区、潞城市、长治县、长子县、壶关县、平顺县、屯留县、黎城县、襄垣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共13个县市区,目前是我国中原经济区、陇海线京广线经济轴、中部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承接点.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与境外线路完全连接,旅游资源丰富而深厚,组合条件好,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促使旅游业向资源整合时代转型,实现旅游经济规模优势和整体效益.
1 长治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1.1 区域资源
1.1.1 城区、郊区:魅力长治、生态休闲
长治市倚山带水,古老美丽.2400年的历史孕育了荟萃的古迹人文,古代郡府大门上党门一直是长治的地标建筑;潞安府城隍庙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申家24院集中反映了古代潞商文化的经济价值和汉族民居的时代风格;观音堂精美的彩塑、悬塑,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堪称国内一流;还有分水岭古墓群、六府塔、太行太岳烈士陵园、上党战役北关旧址等多处文物古迹和革命胜迹.长治东倚40 km2的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西临55 km2的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人均绿地面积约12 m2,一年中285天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街头绿化无盲区,街区公园仅间隔200 m,大街小巷一尘不染绿树成荫,三河一渠清波荡漾环城流美,整座城市景色秀丽、生态怡趣、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民风文明,是“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蓝地绿人和、开放包容和谐安宁是长治城市性格,古城特色和现代开放、山水园林和灿烂人文相结合,彰显长治魅力.
1.1.2 壶关、平顺、潞城:太行山水、古寺民俗
本区域太行山水雄奇秀美,文物古迹历史悠远,民居建筑古朴独特.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堪称我国最美地质公园,红豆峡、青龙峡、八泉峡等400多处景点组成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平顺太行水乡景区内,天鹅湖环境优美水鸟相伴,太小三峡水峡幽深峰回路转,五代的大云院壁画、集六朝于一体的龙门寺、唐代木结构建筑天台庵等文物古迹1 556处.平顺天脊山景区内,通天峡峡谷万丈飞瀑流霞;虹梯关梯形古道攀天霄汉;天泉瀑布堪称“华夏第一高瀑”.白杨坡、豆口村、岳家寨等古村落,独特的生态景观、地方民俗组成了丰富的反映北方汉人社会生活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沟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典型、国家旅游示范点.潞城辛安泉生态风景区内,辛安泉域的130多处泉水构成了形态各异的清泉世界;沿浊漳河谷,水绕山转水动船移,画中赏景人在画中,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实为度假观光游山品水的好地方.
1.1.3 长子县、屯留县、长治县:炎帝文化、神话故乡
长子县、屯留县、长治县位于长治的西南部,是上古神话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北方炎帝神农传说的中心.长治县的首阳山是炎帝从中原到上党的第一站,在这里开创了人类农耕史;黎候岭是炎帝建立黎国之地,百姓称之为黎民;据传长治县天台山是女娲娘娘炼就五彩石补天之地,长子县发鸠山是精卫填海衔木石之地;屯留县老爷山是羿射九乌之地,还有屯留县的张良讨兵书、王翦战屯留、卞和获璧等古老的神话故事,诉说着这里地域的古老和文明的悠远.在革命战争时期,屯留的老爷山、长子的北高庙是举世闻名的上党战役的主战场,长治县的北天河村是上党战役中刘邓指挥部所在地,还有长治县的五凤楼、天下都城隍,长子县的崇庆寺、长子树化石,屯留的金禅寺、嶷神岭等众多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奇绝壮丽、内涵深厚.
1.1.4 武乡、黎城:红色文化、古迹奇山
武乡、黎城位于长治地区的东北部,以革命胜迹、秀丽奇山、佛教寺院为主要内容.武乡县的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司令部砖壁旧址,长乐村战斗纪念碑,黎城县的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冀南银行等革命遗迹,承载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华北抗日前线,中国官兵百姓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辉煌历史,成为省内外经典红色景区.就自然方面看:黄崖山,崖险伟岸挺拔雄奇;板山,千山万壑千姿百态;关河水库,水面开阔水质优良;太行溶洞,洞连洞洞中洞景观神奇;白云洞,造型遍布云雾飘飘,等等.另外,洪济院、大云寺、石勒寨等古寺建筑,也星罗棋布内涵丰富,共同构成优势明显的旅游资源.
1.1.5 沁县、沁源县、襄垣县:佛教文化、绿色体验
沁县、沁源县、襄垣县位于长治地区的西北部,本区集中了佛教文化、森林景观、高山草甸等景观.绿色生态:沁源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四十里林子不见天”之称,是我国油松种子林基地;沁源花坡是我国华北区域最大山顶草原,优良的天然牧场,鲜花遍野,景色宜人;沁县二郎山,山上青松掩映山下湖水荡漾;襄垣仙堂山,群峰竟秀岩洞深邃;后湾水库是集防洪、灌溉、供水、养殖、旅游、发电为一体的大型水库,等等.佛教文化:仙堂山景区内法显生平展览馆、讲经坛、取月梯、娲皇宫等建筑群,组成了清幽自然、超凡脱尘的佛教圣地.灵空山圣寿寺建筑群,坐落在半山腰掩映于薄薄雾气之中,红墙绿瓦、丹柱长廊、迷你佛音,乃佛教洞天.还有襄垣的上党战役土落截击战纪念碑、沁县的八路军总部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南涅水石刻馆、徐村吴琠墓、康熙御书楼、菩提寺等古迹人文.
1.2 开发状况
长治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30多年来,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全面调整”,“国家山川秀美工程”等国家形势和机遇下,长治地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发展旅游业,优化了产业结构,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转型.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长治全市共登记旅行社及分支机构101家,旅游景区113家,旅游食宿接待设施1 153家,旅游餐馆2 303家,旅游生产销售单位146家,旅游交通单位30家,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机构4家,旅游教育培训单位4家,其他旅游单位46家,全市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总计28 902人[1].旅游收入由1995年的0.5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6.6亿元,可见,长治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较强的产业之一.
长治旅游业对地区贡献率大,但是与省内和周边一些地区比,发展还很滞后确是事实.2012年,长治地区的旅游总收入166.4亿元,全年接待人数1 890.29万人次,与太原市、晋中市相比,仅占到太原市的47%和63%,晋中市的77%和76%,显然长治旅游业在山西省内的位次不前,还有差距,资源优势并未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究其原因,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线路短,景区规模小档次低,缺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品,各相关旅游部门分割管理各行其是,旅游景区、线路各自为政恶性竟争,旅游市场竟争力弱开拓困难,旅游产业融合度低关联性差等问题.为了适应我国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联合发展的大趋势,提高长治地区旅游产业整体经济实力,应积极优化整合开发旅游资源.
2 长治地区旅游资源特征评价
2.1 价值特征
长治是一座魅力独具的城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价值突出.自然旅游资源中,省级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等等.历史文化遗存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25处,遗存及古建筑共3 580处,有清代以前的地面古建筑2 168处,其元代以前木构建筑162座,居全国同等城市之首,全国现存有宋金以前的木结构建筑154处,长治境内有70处,占到全国的46%[2].目前长治4A级景区有9家,占到全省的12%,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处,中国曲艺之乡2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等等.长治山川壮美,文化昌盛,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科研价值、旅游价值.
2.2 空间特征
为了研究长治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状态,采用最近邻指数来定量分析.
式中:R是最近邻指数,表明点状事物空间分布特征,a为研究区域的总面积,n为所选事物的数量,d0为所选取点状事物之间的平均距离.我们选取长治地区所有的4A级旅游景区为代表事物计算,长治地区总面积13 869 km2(a值),9处(n值)4A级景区,各景区与最近景区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武乡八路军文化园(0.3 km),武乡八路军文化园—太行龙洞(50.2 km),太行龙洞—黎城黄崖洞(67.8 km),黎城黄崖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50.5 km),仙堂山风景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27 km),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69.8 km),太行水乡—天脊山(27.2 km),天脊山—通天峡(20 km)(注:以上为旅游驾车最佳距离),经计算得出d0=34.35 km,R=0.13(R<1表示点状要素有集中分布的趋势),以此为例,说明长治地区旅游资源呈现集聚趋势.
长治地区旅游资源不仅分布比较集聚,而且小景点、景区、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组合有序,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交相辉映.如百谷山与炎帝、天台山与女娲补天等.如太行水乡风景区,既有有黄土高原的北国雄姿,也有江南水乡的南国旖旎,还有井底民俗村淳朴的民俗民风,以及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古迹遗存,古色、绿色、水色、民色旅游资源珠联璧合.如:武乡、黎城县以森林景观为依托,抗战胜迹为主体,以溶洞景观为点缀,游客在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可领略太行风光,等等.优越的旅游资源空间优势为长治打造“国家太行山旅游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长治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研究
3.1 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遵循“重点优先,分步开发”的旅游开发思想,长治地区可优先发展五大精品旅游:长治太行山峡谷群,是中国乃至世界景观的绝品,旅游开发价值极高,在目前壶关太行峡谷开发的基础上,近期可以整合连接壶关王莽峡景区、五指峡景区,扩大旅游空间,中长期可与虹霓大峡谷、林滤山峡谷、八道水大峡谷相结合,推出多种观光、探险、科考、健体线路,打造国际级的峡谷观光体验型旅游产品;长治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最大的根据地,这里运筹帷幄的“百团大战”、著名的“上党战役”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奠定了长治在中国抗战史上的位置,可以武乡红色旅游区和黄崖洞风景区为支撑,吸纳周边县区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同时与山西20个红色旅游景区、8个红色旅游基地、5条红色旅游线路相链接,形成国家级红色文化旅游精品;长治是北方地区少有的相对富水区,浊漳河、沁水、卫河在境内蜿蜒流行,平顺太行水乡、潞城辛安泉域、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关河水库、宝峰湖等像一颗颗蓝宝石,镶嵌在上党大地,以及浊漳河沿岸一系列古建筑、古镇、古村落,可集合打造长治太行水乡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利用沁源灵空山森林、花坡草甸、沁源源头溪流、露绵岩山岭等生态特色为主体,通过屯留老爷山、盘秀山、沁县玉华山、棋盘山等加入,形成集沁源、沁县、屯留相邻地区的太岳绿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百谷山、首阳山的炎帝文化为主体,充分控掘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故事传说内涵,结合当地民俗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形成炎帝文化综合旅游产品.
3.2 整合旅游线路,构建区域旅游网络
根据长治地区旅游资源的关联性,将优势和劣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形成专题旅游产品组合线路、主题景区组合线路,实现旅游线路的多元化、网络化,以增强旅游产品的活力,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首先,长治五大主题旅游产品之间可按区域相近进行组合,如:太行峡谷与太行水乡相结合,形成太行山水大旅游线路;太行红色文化与太岳生态文化相结合,形成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线路;炎帝文化与太行峡谷相结合,形成古色生态文化旅游线路等,适应省际游客的旅游需求.其次,构建多种专题旅游线路,如:利用灵空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岳国家森林公园、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等,构成绿色风情生态旅游;利用太行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红石国家地质公园、长子硅化木树化石群、太行龙洞等形成地质和探险专题线路;利用武乡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老爷山上党战役遗址、黄崖洞兵工厂遗址、沁源“小延安”阎寨等形成抗战军事文化专题线路;利用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辛安泉域、平顺太行水乡等构成长治湿地旅游线路,以及乡村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农业休闲、工业科技、商务、美食旅游等线路,以适合省内游客和当地游客自助旅游.再次,加强与周边旅游线路的合作,长治的宗教文化、潞商文化、太行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纳入山西宗教古建、晋商文化、太行山水、红色经典旅游线路之中,以适合国际游客观光旅游.
3.3 整合旅游区域空间,增强旅游产业规模和优势
长治各县域旅游资源特色别具,亮点突出,按照地域相邻、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主副结合、线路串联、市场共域、效益共赢的思路,一方面进行县域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循环旅游线路,实现区内互动发展;一方面进行县际旅游资源融合,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构造大旅游大市场格局.县域旅游资源整合,如长治县南北城际快速通道、荫西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把长治县北部平原与南部山区串联起来,并与其它公路相连接,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可将长治县以黎都公园为中心的炎帝文化、淘清河水域的绿色生态文化、以天下都城隍为中心的福文化、以西池韩店为中心的游乐文化相结合,打造区内循环旅游,促进县域旅游产业升级.县际旅游资源整合,可将长治关联县域统筹规划,构建县际旅游交通网络,整合多种旅游产品,鼓励旅游各产业要素连锁,共建便利的旅游服务设施,实行分工合作整体经营,建立区域无障碍旅游区.如长治城区、郊区可发展“魅力长治”为主题的旅游区;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可发展“上党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沁县、沁源县、襄垣县可发展“绿色生态”为主题的旅游区;平顺、壶关、潞城可发展“太行山水”为主题的旅游区;武乡、黎城可发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形成县际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格局.
3.4 整合旅游市场,实现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市场的整合开发要系统化、多层次地进行,可通过构建境内旅游目的地市场格局、定位地域共同旅游形象、统一营销、共同开拓境外客源市场等环节来完成.长治地区旅游市场的整合,首先,将长治的县际旅游区域,进行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旅游企业、旅游资讯等整合和对接,构建资源互补、优势突出、产品丰富的区域旅游大市场,组建区域旅游大集团.其次,根据长治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总体目标可定位为:以绿色太行为依托、以炎帝文化为底蕴、以红色太行为旗帜、以太行峡谷群为龙头的国内著名的太行山综合体验旅游区.整体旅游形象可定位为:“山水太行·魅力长治”.再者,通过旅游企业、旅游行业之间联手,构建区域联合营销网络,媒体宣传、实物宣传、活动宣传相结合;构建区域互联网系统,发布各种旅游信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满足旅客多种服务需求.还有,共同开拓客源市场,与周边的晋城市、临汾市、晋中市联合,共同推出太行风光、历史文化、晋商文化旅游产品;与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联合,共同打造“国家太行山旅游区”.重点开拓省内地市及周边省市近邻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发达地区市场,适当开拓东北亚、东南亚市场,探索开拓大洋洲欧美市场.旅游目的地的集团化经营对接客源地的网络化营销,可实现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和旅游经济一体化,推动长治地区旅游业的全面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长治旅游业以精品景区发展为先导,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形成深度整合的旅游发展网络格局,有助于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共赢和协调持续发展.
[1]上官慧军﹒对长治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12,34(6):62﹒
[2]魏丽君,孙虎﹒长治市旅游资源及功能分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