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研究*

2015-12-09王晓林王宏宇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残疾设置体育

王晓林,王宏宇

(绥化学院体育系,黑龙江绥化152061)

引言

高校特殊体育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支持.早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第十条就规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是完成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公平化的具体体现,这即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殊任务,也是体育工作者的特殊责任.”可见,必须科学设置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才能最终实现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目标[1],使残疾大学生真正融入到主流社会,和健全人一样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与体育文化生活,这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前景与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绥化学院等17所面向残疾人的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情况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残疾大学生主要指聋大学生、盲大学生和肢残大学生.

1.2 研究方法

查阅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特殊体育课程等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实地调查、网络查询、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17所残疾人高校的特殊体育课程设置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2 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现状

2.1 课程内容

党的十一大以来,我国一直重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问题,有效地推动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高校特殊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截止到2014年,我国主要有17所高等院校招收残疾大学生,招生对象主要是聋人、盲人和肢残人,本专科相结合(见表1).特殊体育课程开设主要有三大类,即球类、武术类和田径类,这些课程的开设在培养残疾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体现出普通高等院校对特殊群体的特别关注.

表1 目前我国17所残疾人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情况

2.2 教学方法

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主要措施中第六条规定:“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为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提供了方向.从文献信息来看,目前各高校的特殊体育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口语或手语+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体育教学,例如有的高校体育教师本身通过手语直接与聋大学生进行交流,而有的高校体育教师则专门配备手语教师[2],与聋大学生进行间接交流,这些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而一些游戏法、练习法、比赛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被应用到特殊体育教学中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3 教学资源与环境

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人和物两个方面,其中物是构成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各种特殊教学场地、场馆、以及器械设施等,是完成课程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他们所形成的特殊体育环境在培养残疾大学生体育技能、修养、意识和习惯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3].通过调研可知,多数高校都配有特殊体育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大有改善.而在人的方面,主要是指高校特殊体育师资力量,高校特殊体育师资是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执行者和改革者,也是残疾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主要教授者.通过网络查询和电话访谈可知,长期以来,由于各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主要针对正常大学生,因此,在高校中体育师资的培养、引进与选拔侧重于正常群体,而特殊群体的体育师资力量却相对缺乏,导致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师资多以兼职为主,而以后续培养、进修等形式的特殊体育教师较多,反映出专业化的特殊体育师资力量不能满足现有的体育教学需要.因此,在残疾人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各高校应该积极探求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4 教学形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以残健融合教学形式为主(详见表2),使残疾大学生在无排斥、无障碍、无困惑的环境下进行体育知识技能学习,切身体验到真正的人文关怀,使课程教学顺利实施[4].此外,也有一些高校积极探索有效的体育教学形式,例如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采用全纳教育,用特殊手段单独授课,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1234培养模式,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二课堂等等,都是对当前高校特殊体育课程教学积极探索尝试的结果,对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体育健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2 17所残疾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形式情况

3 影响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因素

3.1 身心因素

身心因素是制约高校特殊体育设置的根本因素,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必须要从残疾大学生的身心状况来考虑,看是否符合他们的身心需求.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课程教学来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5],这也是与正常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本质区别,不仅仅是增强体质,提升运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侧重于实现身体缺陷的康复和心理机能的改善.因此,身心因素在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

3.2 师资因素

高校特殊体育师资是高校特殊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传授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特殊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操作者和创新者,对于课程设置能否满足残疾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起着改进、评价和创新作用.但是,目前各高校从事特殊体育的专业教师却相对比较缺乏,绝大多数都是兼职特殊体育教师,是从大学体育课程教师队伍中选拔出来经过特殊体育培训后而从事特殊体育工作,他们的教育观念、理念和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化到高校特殊群体中来[6],虽然一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效果,但是不能满足现有的课程改革需要.因此,从师资队伍来看数量上短缺和质量上劣势对于如何设置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带来困难,还得需要一个积极探索、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3.3 体育资源因素

特殊体育资源是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特殊体育场馆、场地、器械和各种辅助工具.由于残疾大学生的特殊性,体育课程的开展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资源来辅助完成,是完成教学任务、开展竞赛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学资源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高校缺乏特殊体育资源,那么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带来困难,一些课程改革计划、方案以及实施效果将无法得到反馈、评判和改进.

3.4 环境因素

环境是高校特殊群体赖以生活的共同营造的活动氛围,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环境必须是无歧视的、健康的和充满爱的,是残疾大学生积极愿意从事体育活动的环境气氛,对于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持久性具有促进作用,作为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有利于推动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并且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获取课程改革所带的益处.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体育环境来说,75%的高校特殊体育环境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全、人文关怀不佳、不良心理倾向、思维观念陈旧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特殊体育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使广大残疾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热情大大降低[7].

3.5 社会因素

从社会角度来看,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联,课程设置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让残疾大学生掌握社会生存技能,提高社会事务的参与能力,使广大残疾大学生能够真正融入主流社会.但是,也应该看到各种消极的社会因素却阻碍了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旧残疾人观的存在,具体体现在高校师生对残疾大学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这种观念无论是对于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是对于体育环境的营造都是不利的,挫伤了他们从事体育课程活动的积极性.

3.6 经济因素

经济投入是确保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重要保障,包括基础设施、师资培训、教学用具、场馆维护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投入,这些投入都是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所必需的基础条件,因此,经济投入对于课程设置与实施至关重要[8].但是,部分高校体育经费投入中只有23.6%的体育经费用于改善特殊体育教学条件,过多地用于与特殊体育无关的体育投入中,还有一些高校只靠国家专项资金来改善特殊体育所需要的各种资金投入,由于这种投放状况在时间上有长短,大部分延缓了特殊体育的迫切需求.可见,由于资金投入会影响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而也限制了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进程.

4 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

4.1 课程设置的依据、目标和原则

首先,在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前提下,根据残疾大学生的特殊性,设置以增进健康和康复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特殊体育课程体系,使高校特殊体育课程成为残疾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调解生活方式、增强康复机能、提高适应能力、掌握锻练方法、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提高终身锻练意识,以及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体育必修课[9].

其次,课程设置目标除了要充分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目标以外,还要体现机体康复、医疗保健、人文关怀和教育公平4个目标,这9个目标共同构成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使课程设置更具有人本性和科学性,课程任务更加区别于正常体育课程,任务的复杂性和针对性开始走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再次,设置原则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性原则,根据残疾大学生体育课程的目标和社会的需求,从育人角度出发,面向全体残疾大学生,要有利于完成特殊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体现社会需求的方向性,有利于残疾大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工作、终身体育锻炼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第二,符合身心特征原则,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所以在课程内容设置的难易和定量上要依据残疾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并结合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使课程设置既要遵循国家规定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标准与要求,具有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普遍特征[10],又要体现人体发展规律,满足高校特殊体育群体的基本需要.第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由于不同类型残疾大学生的特殊性,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不能以实践技能类课程为主,而应该具有专门针对残疾大学生的理论课程,这些理论课程也不是单纯的体育保健课,而应该是运动医学、康复医疗和营养保健相结合的特殊体育理论课程,这样不仅使残疾大学生掌握了运动技能,而且也掌握了自我保健、自我康复、自我理疗的能力.第四,可行性原则,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必须要坚持可行性,具体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可行,符合身心发展需要;课程目的的可行,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还要康复医疗;课程方法的可行,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大学生运用不同的特殊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运动负荷的可行,课内外练习的运动量要适当安排,避免消极效果的出现;课程考核的可行,考核的内容、方法都要从病残程度或者康复效果来进行.第五,注重创新性和民族性相结合原则,创新是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体现时代性、继承性和科学性的根本要求,例如把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或者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列为高校特殊体育课程,既使课程成为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主阵地,又使残疾大学生在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接受民族文化教育[11].

4.2 课程内容

除了设置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必修课程以外,例如球类等项目以外,还可以根据新型的健康观念和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殊性,将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的专业知识,而把教学内容分为:养生保健类、身体矫正与机能康复类、健身健心类、社会适应类4种,其中养生保健类,主要包括传统养生方法理论与实践,如太极拳、太极剑、慢跑等,这不仅能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而且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身体矫正与机能康复类主要包括各种徒手医疗体操的理论与实践、各种持器械医疗体操理论与实践、各种有氧运动对身体形态机能影响的理论与实践[12],这不仅能增进其呼吸循环系统机能,提高运动系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能矫正不良姿态,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健身健心类主要包括以有氧运动为主的集体游戏、集体球类活动、集体健身走跑练习,其特点是动作平缓有规律,运动负荷较小,使肢体和脏腑器官的机能得到调节,促进代谢水平的提高,改善健康状况,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社会适应类主要包括适合其参与的各种表演和比赛,它能加强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懂得遵守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为最终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4.3 课程教材

按照《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关于建设特殊体育课程教材的规定,特殊体育课程教材内容设计要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要求,教材内容选择上要留出学生自我设计运动方案的弹性空间,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提高学生对身体的自我调控能力[13],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以学习者的现实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全面了解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准确做好需求分析和评估,使设计的内容符合残疾大学生需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课程的弹性和可选择性,尊重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设计课程内容应从多方面适应学习者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再次,以专业化发展需要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为依据,让学习者获得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能力,提高整体素质[14].最后,提倡整体健康观,增加康复医疗的保健内容、方法和手段,综合利用东、西方健身项目的优势进行互补,实现健身与健心的双重效应.

4.4 特殊体育师资队伍

首先,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鼓励各省区、市择优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提高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专任教师的职业修养以及培养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尤其要掌握关于医疗保健的知识技能.其次,加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实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再次,制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等的岗位条件,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和校长、骨干教师培训[15].最后,将特殊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评聘工作纳入当地教师职务职称评聘规划.

[1]段慧丽.高等院校开设“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思考—以平顶山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8):154-155.

[2]宋韬.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121-123.

[3]赵春琪.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开发实证调查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26(5):142-144.

[4]朱文杰.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3):76-77.

[5]刘成,李秀华.构建我国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7,29(4):68-69.

[6]田继红.高职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设计的理性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5):75-76.

[7]吴燕丹,胡晓飞.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材内容的设计与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945-947.

[8]吴丽芳,吴燕丹,许文鑫,等.中学特殊体育课程标准研制依据及特点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230-234.

[9]潘跃林.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模式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5):70-72.

[10]许文鑫,吴燕丹.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特殊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论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06-109.

[11]李群力,罗智波.美国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9,15(9):28-32.

[12]刘洋,王家宏,陶玉流.融合与策略:未来体育教师对“融合体育教育”意愿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8(8):88-94.

[13]秦婕.新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学特殊体育教育实施中的困境[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4):437-439.

[14]宋娜梅.重庆市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课程重建之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4):107-111.

[15]张笑昆,王韶峰,李伟,等.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1):78-79,82.

猜你喜欢

残疾设置体育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