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书里的人
——记我的外教约翰
2015-12-09覃湘宜
文/覃湘宜
活在书里的人
——记我的外教约翰
文/覃湘宜
演绎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可以说是大学英语系的传统节目
这位坐在我面前的老者留着及肩的嬉皮士的长发,白发与半黑半灰的发交错,匆匆岁月在他的脸上碾过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他却仍旧像是几十年前泛白照片里,那个抱着吉他哄着心爱的女孩笑的年轻小伙,顽皮而有活力。他生命的轨迹从大洋彼岸一直蜿蜒至古老的东方国度,他的生活像是那些写在书里的故事扣人心弦。他就是陪伴了我三年的外教约翰(John),一个像是活在书本里的人。
天才的嬉皮士
约翰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二战后的美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可繁荣背后的阴影却笼罩着美国人,他们对冷战、贫穷、种族问题的恐惧也在缓慢发酵并最终爆发。在讲美国历史的课堂上,约翰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他抱着吉他一副骄傲的模样。约翰回忆起那时的自己,留着长发、穿着七分裤、唱着摇滚乐,和当时许多美国青年一样,对社会感到不安、愤怒。越南战争的爆发,发生在校园里的枪杀,压制自由的美国官员和种族间愈发激烈的斗争都逼迫那群青年崛起大声喊出内心的声音——“要爱,不要战争”——那是对人性的呼唤,对自由的呐喊,对和平的召唤。这段史实在课本里记载得清清楚楚,可是只有当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有些出神地回忆那遥远的岁月,声情并茂地对我们娓娓道来时,我才仿佛随他一同回到那喧嚣的年代,聆听那嘶声呐喊的青年的心声,感受人们内心情绪的波动。我相信,曾经的嬉皮士约翰才是美国精神的传音器,才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人。
当然,作为一名嬉皮士,约翰对摇滚乐,尤其是乡村摇滚乐的爱好可谓是外语系乃至全校师生皆知的。外语
系的大小晚会上都能见到约翰的身影——一个六十好几、穿着皮衣牛仔裤的嬉皮士或是抱着电吉演唱,或是吹着口风琴给一同表演的同学伴奏,导致一谈到这个顽皮的嬉皮士,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站在舞台上唱歌的样子。
嬉皮士是指上世纪60-70年代西方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经常参加和平运动
深沉的“莎士比亚”
为了迎接我校外语系系庆,莎士比亚经典剧目将被搬上舞台。但在准备过程中,困难可谓是接踵而至,常常将我们逼入绝境:外语系“阴盛阳衰”的局面让身材娇小的姑娘不得不披上宽大沉重的盔甲扮演士兵;演员不足导致一人分饰三四角也不足为奇……可这些都不是最困难的,如何抓住人物性格、把握人物情感,从而完美诠释莎剧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才是最难的事情。作为一位博学的文学爱好者,约翰闪亮登场了。首先,他一一纠正了每个演员的发音与那些混乱的古英语的读法。整个下午,剧组的演员们聚集在他小小的客厅里,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的台词,然后被他无情地打断并纠正错误。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一个美国人,却能用标准的英式语音朗读古英语,让大家赞不绝口。其次,每逢彩排,他必然会坐在舞台下方,认真地观看大家的表演并记下关键点,然后一一指出大家的不足,例如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变化是如何体现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语言中的,感情要如何收放自如等等。
此刻的约翰,时而是仲夏夜之梦中的小精灵,欢快地跳跃歌唱,仿佛真的身处静谧的森林中;时而是历尽人生苦难众叛亲离的李尔王,为了召回心爱女儿的性命而声嘶力竭地嘶吼;时而又是精神失常的麦克白夫人,惊恐地摔掉手中的燃烛……因为他的指导,大家对人物的解析更深一层,自然诠释的过程顺利了许多,台下的观众就算有时无法明晰台上表演的细节,却也会被演员们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而感染,响起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温暖的老“北京人儿”
约翰和他的老伴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也教了二十多年的书。他们在人生的鼎盛时期放弃了美国的安逸生活,为了心中的梦想——踏遍中国大好河山——远渡重洋来到这个神奇的国度,一待便是这么长的岁月。他们是见证以及帮助北京体育大学外语系建系的元老,也是留给每一个外语系乃至上过他们课的学生无法遗忘的美好记忆的家人。校园里,时常见到他们骑着自行车,和路过的师生亲切打招呼;课堂上,他们不仅细致讲解知识,还会时常分享他们的美国往事;美国传统节日时,他们会带上亲手做的美国传统面点食物给大家享用,或是为大家演唱美国传统流行音乐。而在北京生活的这么多年月,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印记,上课时他们会与我们讨论北京人的生活点滴,时不时冒出的中文以及儿话音也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课后他们经常会邀请同学们去他们家里参加聚会,感恩节、圣诞节也会和系里的师生们一起下厨庆祝。他们已经深深融入每一位同学的大学生活里,所有的欢声笑语都带着他们的余音,所有难忘的记忆都带着他们的印记。
约翰像是从历史书里走出来的人,轻启双唇,美国历史便洋洋洒洒展现在我们眼前;约翰像是从名著里走出来的莎士比亚,台上台下,摆布诠释着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约翰更像是从记载着中美人民亲切友好往来的书中走出来的人,向我们生动展示了一个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的美好生活。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