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湖南发展高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2015-12-08温毅娴李洁婷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农业

温毅娴 李洁婷

摘要:新兴技术的商业化难题已然成为了当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制约因素,一是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和市场发展不成熟,二是产业配套程度不佳,三是新兴技术关键原材料和元器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高。因此,湖南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以第一产业为主,着重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领域,通过第一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二、三产业。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一生产力 生态农业

一、引言

自2009年国家提出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便成为了国内学术界和政治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但不少地方政府由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范围和发展规律缺乏深入的认识,为了在短期内快速地求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国家更多优惠政策,往往将其大体等同于一个较为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夸大了当前高新产业在地方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陷入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初期就曾出现过的投资驱动、盲目重复建设等误区[1]。这种做法和误区,不仅违背了国家在新时期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衷及其发展规律,而且严重误导了国家对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状况的准确判断和政策设计,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二、湖南省发展高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

(一)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个产业之所以被称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首先应该是新兴产业,然后再是具备战略性产业的特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体现现代科技创新的方向,其产品科技含量要高、附加值要大、市场需求量要大,同时,它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具备较长的产业链[2]。良好的国内市场前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各省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在此大发展条件下,湖南省针对其产业发展也做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使得湖南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电子信息、新兴材料等领域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二)核心技术的支撑欠缺

目前,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上几乎都有“软肋”,核心技术的支撑都有所欠缺。尽管企业对于新兴产业在市场上的敏感性和响应速度都是值得称道的,产业投资的热情也很高涨,但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普遍存在着“中国制造”路径依赖,企业对“中国制造”的强烈依赖性和对战略性技术探索和研发所持有的不积极态度,对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是極为不利的。

(三)新兴技术难于商业化

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瓶颈。基于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新兴技术的商业化难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因素。一是大规模产业技术和市场发展的不成熟;二是产业支撑程度不佳;三是新兴技术关键原材料对国内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四)产业政策有待优化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湖南省产业政策主要作用于创新的供给侧,对需求侧的激励政策非常缺少。更为严重的是,湖南省企业也因而丧失了其创新能力,反过来当开始使用时又再次形成了对外来系统的技术依赖,因此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一)有基础但产业层次偏低

湖南省委政府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实施科教兴湘战略,积极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大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2008—2013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与新材料为重点发展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主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载体,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但其总投资额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较少,与其他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和问题。由于湖南省人口基数较大且分布不均,县、乡以下地区人口较为分散,要将此战略彻底实施还有一定难度。

(二)有优势但产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有效地推动了湖南省经济持续快速有力增长:区域布局日趋完善,使得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增强;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加速了骨干企业的涌现;重点领域集群发展,利用其竞争心理增强了优势企业之间的强势较量;随着科技财力投入的增长,创新能力也逐步增强。然而,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贡献却进入了“滞留期”,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拉动也感到较为乏力,其次由于湖南省高新产业发展战略贯彻较不彻底,致使融资渠道不畅,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仍有待加强。

(三)有技术但产业转化率不够

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生产、科学、研究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尤为薄弱,重大科技成果外流。其次,面对国内外竞争,要实现社会、经济和科技在湖南省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但近年来,湖南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人才浪费严重,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匮乏。

四、发展高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升建议

发展高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与本省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一个方面要结合湖南省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计划,另一个方面也需考虑高新产业占湖南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以及与相关地区的总量比较[3]。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湖南省以生态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促进领导高层化,为实现科技管理专业化,湖南省需制订一个统一、有效的高新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其次,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鼓励创新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并进一步克服科研机构分散、低水平重复、缺乏相互合作的现象以及改善政府科技资金的投向。

(二)增加投入,拓展投资渠道

为推动湖南省高新产业发展,政府应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对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尽快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收国内和社会闲散资金来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农业也能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由此解决由于农村劳动力输出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创造条件,培育、吸引人才

发展高新产业,必须实施湖南省企业创新杰出人才计划,引导企业以高薪或股份等多种形式吸引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世界领先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彻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吸纳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促进高素质人才的流动。

(四)创造条件,培育、吸引人才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开发和利用二次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田被强制作为一个收纳污染物的场所,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使得农业资源能够合理开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促进生态农业现代化也已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农业,也是湖南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抉择。

五、结语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能源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湖南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已进入攻坚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忠泰.地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科技技术产业差异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127—131

[2]谭中明.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J].企业经济,2012(02):172—175

[3]汪云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亲市场”编制[J].开放导报,2015(03):89—9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项目编号:13C216)阶段性成果〕

(温毅娴,1986年生,湖南衡阳人,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李洁婷,1996年生,湖南衡阳人,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农业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法
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需求及培养问题研究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