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15-12-08邓昌大肖学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生对策

邓昌大+肖学文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是喜忧参半。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从学生职业道德自我强化意识淡漠、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偏差等方面思考产生“忧”的原因,并提出了给学生以合理明确的角色定位、将职业道德教育变成一块“香饽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主题等相应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58-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要“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这是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之后从国家的层面再一次突出了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建设者。从目前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专题调查来看,许多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也有不少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堪忧。所以,如何实现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造成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因素

根据调查和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来看,造成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层面的,也有家庭层面的,还有学校教育层面的。本文依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主要因素。

1.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自我强化意识淡漠。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不少高职学生在主观态度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专业学科、轻人文学科,重技能培养、轻道德养成的倾向,片面地认为幸福是靠物质利益来获得和维系的,自己“十年寒窗”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个轻松又赚钱的好工作,过自己的滋润生活,至于职业道德,他们认为可有可无,随意对待。再加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出现了不少失德的现象和负面的论调,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讲道德是虚伪、伪善,是唱高调。常言道态度决定高度,高职学生对道德认识的偏差就造成了他们的职业道德自我强化意识淡漠,职业道德行为培养的消极。

2.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功利化倾向。一是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没有单独开设,而是夹杂在思政课、就业指导等课程中,篇幅偏少又分散,内容偏浅又不够突出,常常是蜻蜓点水般的掠过;二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重专业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压缩或省略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在各种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中,职业道德教育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影响力也非常有限。因此,从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课时数量、质量及其广度和深度来看,“边缘化”的职业道德教育给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造成了不利影响。

3.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偏差。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多半停留于“知”的层面,即强调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和识记,对于学习效果的考核,也比较侧重于学生是否知道规范、牢记规范并理解规范,突出的是对职业规范的“记忆”和“复制”,即使有案例分析题,也多半是纸上谈兵,很少对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震撼和共鸣。至于学生是否能自觉地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职业行为和习惯,一般认为那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变成从业人员以后的事。而亚里士多德在涉及知行关系时指出“认为最高善在于具有德行,还是认为在于实现活动,认为善在于拥有它的状态还是在于行动,这两者是很不同的”。可见,教育理念的偏差容易造成知行脱节的悲哀。

4.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对象的定位欠当。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础一般是“性本善”论,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相信教育的对象——学生经过后天的培养,道德的教化,人人都可以成才。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崇“大公无私”、“牺牲小我,顾全大家”,想把学生培养成未来职场中的“道德人”。可是,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事实上,学生不是机器人,也没有生活在真空里,在没有切实感觉到所学的职业道德知识的重要性时,他们容易厌倦简单的灌输和记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为了迎合某种需要,他们可能会有意识地隐藏自我的物质欲望,隐藏现实社会某些追逐名利的“失范”现象带给自己的冲击,于是,理想化的“道德人”和现实的“社会人”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冲突,引起困惑和无所适从,经历纠结后,有些学生会理智反省、正确对待,但也不排除有些学生可能会漠视、抵触职业道德,我行我素。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对策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及其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群策群力、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达到预期效果。

1.给学生以合理明确的角色定位。如上所述,高职院校理想化的“道德人”教育,没有直面现代信息社会的“无孔不入”,没有正视学生个体的自我需求,影响了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对症下药,在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方面有所突破,要善于让“道德人”回归自己、回归现实,给学生以合理明确的角色定位。所以,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宣扬“道德人”的仁心善举、大智大义,更要从学生的常态出发,观察和分析“社会人”在职场中可能遇到的道德事件,谆谆善诱,组织学生设身处地地讨论、剖析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用符合伦理道德的方式来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如何思考遴选“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从而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说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觉自愿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2.让职业道德教育成为一个“香饽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以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升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体现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以学生为本。具体表现为在高职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中,应该明确要求高职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并且要随着教育对象的成长阶段来突出各阶段的重点;明确要求职业道德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体现,在专业教学设计中有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渗透。主要做法有:一是在教学理念方面,重视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度上有保障,政策上有扶持,经济上有支持;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全方位、有侧重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以高尚的师德修养言传身教;四是在教学方法方面,大胆进行创新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演练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新手段,五是在考核方式方法方面,健全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以人文关怀为切入口,侧重在实践中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endprint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职业道德主题。针对职业道德的高度角色化、实践化的特点,高职院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既拥有丰富的职业道德知识和体悟,又养成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在这方面,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春风化雨”,因此,突出职业道德主题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头戏”。

第一,建设“仿真”的校园文化硬件,融职业道德教育于实践环节。高职教育的一个亮点就是教学做合一,国家也大提倡“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凭借校企合作的平台,以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主要途径有:一是组织学生在校内仿真或实景基地和企业体验。在仿真或实景基地和企业里,企业文化上墙、工作流程上手、操作规范上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切实的内心感受,增加与职业道德规范的“共振”,提高处理职业道德冲突的能力;二是鼓励学生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基地“练兵”。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事业单位、对行业形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总之,要让学生在实践中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第二,营造“鲜活”的校园文化氛围,寓职业道德教育于多彩活动。要实现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还有赖于校园文化软件建设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措施有:一是邀请行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开设专题讲座或研讨会,强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职业道德内涵;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主题或专题活动,无论是专业技能竞赛还是专业技能表演或优秀专业作品评比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中,结合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饶有兴味地将理论知识、职业道德要求、职业技能有机结合,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展现自己对未来职业的美好追求。如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群体活动中形成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操、提升道德责任,养成职业道德习惯;三是注意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形成热爱集体、服务大众、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匡瑛.论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18-20.

[2]周黎华.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7):83-84.

[3]王放.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观现状调查[J].科教文汇,2010,(6):183,185.

[4]邱秋云.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2,(6):32-34.

[5]李雪梅.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学生内涵素养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0,(2):32-34.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职业高校职业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