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队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5-12-08顾潍文陈越王杰华
顾潍文 陈越 王杰华
摘要: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团队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导师团队的“2+1”基本架构,论述了导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案,研究了“团队导师制”下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模块化教学、团队导师负责制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同时,文章还注重了该模式下的质量保障和考核机制,约束与激励并重,以期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203-02
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作为牛津大学根深蒂固的教学传统,被牛津人自豪地称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实行的就是导师负责制。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也将导师制引入到本科人才培养中来,由于导师的责、权、利明确、清晰,因此,它在本科生培养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渗透,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学科内部有不同的研究方向,需要导师具备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社会也对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这对传统的导师负责制提出了挑战。
一、团队导师制的基本架构
“团队导师制”以双导师制为基础,增加职业导师为辅助,在基本架构上呈现“2+1”的形态。一方面,实行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校内和企业双导师。校内导师组,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若干个由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的导师组,注重学生专业基础和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导师,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兼职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工程科研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导师可进一步细分为企业授课导师、企业实习导师、企业导师。另一方面,配备职业导师。建立职业指导专家库,在学生职业准备阶段,提供当事人就业前在知识、技能、信息整合、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在职业决策阶段,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深入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倾向,运用SWOT分析法、决策平衡单法做出职业发展路径选择;在职业适应阶段,职业导师还应当跟进对学生的指导,助其适应全新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师团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综合素质与能力选择多个导师团队,填报志愿,导师团队再从学生志愿中选择指导对象,最终一个导师团队指导多名学生,突破原有导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格局,形成“多对多”的指导模式。
二、导师团队的全面建设
导师是科研和教学任务中的基本单位,是团队组成的核心,是教学的领路人、科学领域的守门人,是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传承的重要枢纽;导师在网络中奔走,领导和发展团队,依靠团队中成员的多样性及成员之间互动等有利环境,形成培养学生的团队模式。重视团队建设,纵横双向组合:纵向以课程为主导,横向老中青结合、软硬件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1.团队带头人培养。逐渐形成以学科带头人、教授和副教授牵头的导师团队,带动团队成员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专业内各研究方向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2.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计划,鼓励其进行学历进修;定期选派教师赴国内外高校和知名企业考察、培训、研讨。对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教师,要加大培养力度,给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增强团队自身的造血机能。
3.导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型导师。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进行现场考察、挂职锻炼、课程进修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教师积累工程经验并引入教学,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
4.聘请高水平兼职导师。选聘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任职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作为兼职教授/副教授,以讲座的方式或是集中时间段上课的方式为学生授课,向学生传授最新的技术和业界动态,交流心得。凝聚锻炼一流的导师团队,确保团队构成合理、职称合理、学历学位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做到导师之间互联互补、分工协作。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组织领导、协调团队成员的能力,又有利于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更能帮助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在知识储备、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为人处事等方面吸收导师们的精华,博采众长,全方位发展。
三、团队导师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团队导师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培养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制定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并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1.团队导师指导模式。在大一和大二的基础阶段,校内导师指导组对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在进入大三后,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企业生产现场实际需要选定合适的课题或方向,指导学生开展工程科研训练,要求学生定期提交进展报告,进展报告中要反映学生的学术成果,如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竞赛获奖等;职业导师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规划。导师团队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交流,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研究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
2.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及动态调整。根据学生的兴趣、发展情况和毕业后的工作需求,设立可供学生选择的多个课程模块,并由不同的导师团队来承担不同模块的教学任务。模块化的教学不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而且更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新方法、新工具层出不穷,课程体系必须是动态调整的。要求导师团队定期进修和参加技术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随时补充专业的最新发展,迎合新的技术。
3.团队导师负责制。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行团队导师负责制。必须改变原有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实践重于理论。施行基于项目的“研中学”、“做中学”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由原先的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逐渐过渡到在实践中学习理论。除了原有的课内实验,增加大量的时间长度不等的独立实践环节,由导师团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生产现场实际需要选定合适的课题或方向,指导学生开展工程科研训练,并进行考核。
四、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机制
完善的评价机制应该包括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估和对导师团队的绩效考核两个方面:
1.培养质量评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从评价“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团队导师评价机制,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教师联合进行成绩评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避免以往“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
2.导师团队绩效考核。围绕导师团队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考虑团队内各导师的学术背景、特长和优势,对照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综合多重因素,按学期或年度分别对导师团队及个人进行绩效评估。首先,制定科学统一的考评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考核可以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德”,即师德,考核导师是否具备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能”,考核导师团队和个人的专业能力;“勤”,考核导师是否经常主动与自己的学生进行联系,进行专业等方面的个性化交流;“绩”,考核大学生成材率,即考核该导师团队所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科研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获奖情况等。其次,多角度、多方式考核。结合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考评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院系考评、学生评价、导师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导师团队的工作进行评价,考评结果要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最后,对导师工作的考评,要激励与约束并重。对于优秀的导师团队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发放奖金,优先考虑职称晋升等;对于学生反映工作能力差,又特别不负责任的导师,要给予一定的惩处。奖惩并重,以期达到更好的人才培育效果。
五、结语
团队导师制实行“2+1”的内在架构形式,着重打造团队专业师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就业实践素质等的培养与训练,在大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不同的成长成才诉求,同时注重对反馈信息的评估、加强绩效考核,能够更好地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符合国家实施创新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50-151.
[2]钟国辉,刘玉.创新人才培养与Dian团队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94-96.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4]郭嘉,张嵩,罗玲玲.基于团队的新型导师制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