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需求下《应用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5-12-08李泽芳
摘要:在转型发展需求下,《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对接,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育思想对接,考核方法与行业标准对接是缩短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实际之间的差距,培养应用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破解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问题的必经途径。
关键词:转型发展;企业需求;对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105-02
近年来,教育部为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逐步形成了现阶段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大氛围。
据统计,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1036所,其中公办高校646所,民办高校390所,多为研究型、教学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比例甚低。高校与行业、企业渐行渐远,缺少依托。因此,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成长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之路,走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之路。转型发展对教学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对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要求是等同的。《应用数学》作为众多工科类学科的基础课在转型发展中备受关注。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
《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探讨与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严谨、扎实、务实的专业技术素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和今后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企业需求根据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不同,但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大同小异,具有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专业技术与动手能力、具有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各行各业期望人才应改具备的核心能力。所以,在《应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都要注重人才需求导向,既要充分考虑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更要考虑实现企业的用人需求。转型发展要求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企业。那么我们首先应该走进企业,针对企业需求做全面、系统、深入的调研。明确企业究竟需要具有哪些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我们才能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与其对接。并且,在教学实施的每个环节都要走校企合作之路,全面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校企融合。
二、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对接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强化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与工作岗位需求实现无缝连接。
依据《应用数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可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划分为一般知识和核心知识;核心知识的确定要求邀请企业共同参与,依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原则与地方产业结构对接,与专业所针对的行业标准对接。对于不同的专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所以《应用数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也不同,故所需掌握的核心知识也就不同。例如对于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方向),《应用数学》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就应该包括导数、积分、矩阵、数值分析与计算(插值法、拟合法等各种算法),这些知识点均与软件技术理论、技术应用密切相关。
三、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育思想对接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核心知识的传授、核心能力的锻炼、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密不可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转型发展中必将逐渐被更高效、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所取代,必将朝着与现代化教育思想对接的方向发展。
1.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通用能力,如交流和沟通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公开演讲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合作和团队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和核心能力(如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能力的确定不仅要求与企业实际生产所需相结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彰显实际所需。
2.素质的培养。对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学生而言,科学素养是基础、工程素养是关键、技术素养是核心。核心素养的确定首先需贯彻“德育为先、德寓于行”的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锻炼重点依赖于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在核心知识的传授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同时进行。
3.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恰当与否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不仅与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有关,还与授课课程、课程内容有关,更与学生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与基础有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永恒追求。对于一般知识点的教学,可采取较灵活的方法,如学生自学、网络视频等方式;对于核心知识点的教学,应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注重教学的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例如《应用数学》的教学可选择以“自学+讨论+答疑”的探究式教学法,以生活或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例的案例教学法,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平台的项目式教学法等等。(1)探究式教学法。采用“自学+讨论+答疑”的探究式教学法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解决教学内容繁多与授课学时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还能将教师、学生从繁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自学过程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讨论阶段可以切实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答疑环节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等。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实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双重培养。(2)案例教学法。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工程实践便是应用数学的核心内涵。所以,以生活或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例的案例教学法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广泛运用。例如讲解“积分”时,可以用求曲边梯形面积作为案例;讲解“二分法”时,可以用电视节目——“猜价格”作为案例……案例教学法不仅将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能让学生看到、体会到《应用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怎样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总结都是对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考验。案例的选择与剖析均应把握“理论实际联系紧密、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体现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目的。所以,具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或者说师资队伍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关系整个学校转型是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3)项目式教学法。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平台的项目式教学法在《应用数学》教学中可用于运用与提高阶段。数学建模竞赛在我国已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已相对完善,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聘请行业专家,精心选择综合性强、实用性高、应用性广、联系实际紧密的经典项目或实际工程项目,全面覆盖《应用数学》的核心知识。若将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平台的项目式教学法引入到《应用数学》的教学中,对学生核心能力的锻炼、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将极大地缩短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实际之间的差距,为解决企业用工荒与高校学术就业难的矛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就是转型发展的终极目的。地方本科高校应该积极创建条件,引企入校或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还可将工厂、企业的岗前培训整合到学生的毕业实习环节,降低学校实习成本,降低企业培训成本,还能缩短学生学生在岗位上的适应期,实现多赢。
四、考核方法与行业标准对接
转型发展需求下,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不再是“一张卷子”能解决问题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是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相结合的,应该是与行业标准完美对接的。故凡是能展现与锻炼学生能力的方式都可以应用于学生的评价。例如,某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可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共同制定考核计划,或者直接交由企业,由其根据行业标准,全权负责考核体系建设,真正做到教考分离。对于一般知识的考核可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对于核心知识点的考核可采取团队考核、即学即考、过程考核等形式。例如,对于学生学习《应用数学》效果是考核,可以采用分组案例探讨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考核学生结合实际案例与行业标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等,不再局限于仅仅考核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应用数学》作为众多工科学科的基础课在转型发展中,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对接,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育思想对接,考核方法与行业标准对接,缩短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实际之间的差距,培养应用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破解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问题的必经途径。转型发展对教学的要求,将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之中逐渐实现。
学校的转型发展以专业建设为抓手,而专业建设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所以,转型发展的落脚点必定是课程的“转型”。只有当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课程都能真正、高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企业发展需要,我们的转型发展才能够说真正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韩伟.基于转型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2):260-261.
[2]贾巨民,刘长国,魏建齐,等.基础学科课程教学转型发展探析[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3,15(4):81-83.
[3]李泽芳.关于教学课件制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136-137.
[4]任全年,王爱国.怎样在普通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应用数学方法[J].物理与工程,2013,23(4):30-31,33.
[5]范望喜,李泽芳.湖北省民办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63(3):97-99.
[6]范望喜,李泽芳,张舟,等.湖北省民办高校教师现状的SWOT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8-19.
[7]骆美富,周胜利,陈开考,等.以“故障诊断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课程立体化开发研究与实践——以汽检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3,(2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