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英语翻译课教学策略思考
2015-12-08武琳蕴
武琳蕴
摘要:英语翻译能力作为外语知识及语言各方面能力的综合素质体现,在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中是教师们力图实现的目标之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翻译教学对学生的词汇积累、语法知识巩固及文化素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在提高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同时锤炼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本着实用、有度的原则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培养,并且通过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不断促使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良好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94-02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颁布实施,高职英语教学工作应达到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及技能的目的,并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因此,高职英语翻译教师应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及英语基础知识两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綜合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多开发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翻译教学能力,使学生在具有扎实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塑造自身的翻译能力。
一、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现状
听、说、读、写作为英语教学工作中基本的四个方面,在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中一直被强调,使得英语翻译教学被忽视。事实上高职院校学生应把英语翻译能力作为掌握英语语言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交流、旅游服务及技术交流等各个领域对实用英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受到了国家及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对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翻译课程时,仅仅通过对照教辅书简单地对译文进行讲解,同时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低,英语考试的方式也较为简单,通常句子的翻译难度不高。英语翻译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学习的任务,就目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水平的情况来看,教师和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都需要大大提高。
二、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作用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需要具有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而英语翻译能力与前四种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翻译能力作为前四种英语能力的最终综合表现,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翻译能力也是学生对英语知识各方面掌握能力的综合表现。
加强英语翻译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具备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竞争力。同时,只有不断地通过英语翻译实践才能使教师在结合自身能力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
首先,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翻译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词汇量作为衡量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其积累、学习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过于机械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能使词汇量很好地积累起来,并且这种低效率的学习方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应有选择性地总结出常见的英语词汇及一些有用的专业词汇,引导学生结合联想记忆法、类比记忆法、拆词记忆法等方法灵活、高效地进行词汇记忆,而不是以简单枯燥的单词堆砌导致学生僵硬地记忆词汇。
其次,英语语法知识作为英语学习中的又一重难点,它能够体现出学生英语能力的基础是否扎实,对英语句法掌握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而翻译教学对巩固语法知识有着很好的效果。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语法翻译法”进行讲授,即以翻译为手段去讲解语法,英语翻译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语法是语言的核心部分也是英语学习者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归纳法、类比法及演绎法是常见的翻译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语言组织结构,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翻译不仅是转换语言的过程,同时也能起到文化移植的作用。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更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民族风情、价值观及人文环境等,可以帮助学生融入其环境从而更深入地进行英语学习,并且能够发挥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翻译教学通过使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进行多方面地了解,有助于学生在运用英语实际交流的过程中更加自如地发挥,在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促使学生对英语翻译学习产生更大的动力。良好的英语语言知识需结合相应的文化素养,才能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英语文化素养是英语学习者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三、应对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将英语翻译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
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将翻译课作为一门选修课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翻译课程的兴趣,并且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定期地组织翻译讲座,使学生在与课堂教学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切身体会英语翻译的魅力。翻译课作为选修课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促使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更新,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例如:
1.英汉双语驾驭能力及英语语感能力。英语语感不是单纯靠学习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就能够进行模仿的,想要获得良好的英语语感必须通过实践应用,并且善于在英语实践应用过程中总结规律性的内容,从而提高语感。良好的语感是学生顺利翻译出原文意思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使其具备驾驭双语的能力。
2.语境认识以及准确理解上下文的能力。通过联系上下文准确把握原文的能力。教师在教授翻译课程的过程中,不仅应对具体的句子、段落进行详尽地讲解,更重要的是还需结合阅读联系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从大体语篇、语境对文章进行把握,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联系上下文,从而更好地把握住原作者的意思。
(二)通过分析语法更好地进行翻译
英语语法能力作为语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对比提高语法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灵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在英语语法教授过程中对句子的语法及结构进行详细地讲解,使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能够加强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能力。
(三)提倡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应对当堂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选择,突出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有序地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对课堂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研究。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有度、實用的原则,合理适当地选择具有实用性、时代性的教学内容,灵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或删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侧重点地进行授课,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小组讨论和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首先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正确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再进行翻译。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章进行大致的掌握,在阅读中具备上下文意识,通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从原文作者的角度准确把握其要表达的意思,这样能使翻译结果更加贴合原文意思。
在学生阅读、翻译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总结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判断该问题是否具有代表性,并在必要时进行集体讲授。同时,英语翻译具有多面性,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转化过程,所以一段文章通过不同学生的翻译结果往往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差异。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获得更加准确的翻译结果,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注重加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在掌握与翻译相关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之外,还应该拥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翻译人员既要熟悉原文与译文的文字语言以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又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创新的表达能力。因而,翻译教师需要定期地改进教学方法,用新思路、新观点、新模式去影响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翻译和语言的同时,又可以扩展眼界、创新思路,让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工作单位时拥有一定的创新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五)扩展翻译的测试方法
翻译的测试方法在目前还比较传统,基本上是对句子和小的段落的翻译。对于实际工作来说,这种方法不易体现出学生真正的水平。进行翻译测试方法的研究不仅是对翻译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思考,又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真实的知识技能水平。这对于翻译课程教学是很好的帮助。
四、结束语
英语学习包含了听力、口语、写作、翻译几个方面,这也体现了学习者循序渐进的深入过程。其中,翻译既体现了学生对于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也是难度较高却十分有趣的一门课程。在刚开始学习翻译课程时,多数学生兴趣很高,信心饱满。但是翻译测试时却常常会出现想象不到的错误。这会让学生慢慢地失去信心,影响了翻译水平的提升。因而,作为教师,要时常鼓励自己的学生。并以身作则,用自身的爱心、热情来激励他们。使他们坚定目标,树立信心,不怕困难,刻苦学习,达到《基本要求》中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田玲.翻译美学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取向[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
[2]张建英.国际科技交流中科技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技巧探析[J].科技通报,2013,29(5).
[3]罗灵江,陈宇.英语翻译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多元功能价值分析[J].中国商贸,2012,(17).
[4]王雯秋.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