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胚胎学教学与哲学的辩证思维

2015-12-08陈远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5期
关键词:哲学教学

陈远华

摘要:《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科,是学好病理学、妇产科学和生理学等课程的重要基础。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应更多地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结构功能统一、运动静止统一、平面立体统一和共性与对立性统一的辩证哲学思维,同时,也使学生能用哲学的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哲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61-02

《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 and Embryology)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科,组织学是借助光学显微镜(LM)和电子显微镜(EM)观察研究机体正常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四个层次。而胚胎学是观察和研究生物个体发生、发育及其机制与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两性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1]。《组织学与胚胎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基础课程,而且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病理学、生理学和妇产科学等。本文旨在探索哲学思想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用哲学辩证思维方法去阐述和归纳《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规律,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人体微细结构与功能相关的辩证思维

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但研究组织结构时也兼及功能的研究。人类经过长期的进化,已经形成了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人体的各个细胞、组织、器官都有其固有的功能活动特点[2]。结构是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是结构的表现,功能的变化又能影响形态结构的发展。例如,血液中的细胞基本都是球形的,因其主要执行运输功能,球形结构有利于其在血管中的流动;血管和心脏上皮均为一层扁平的薄层内皮,内皮表面摩擦力很小,有利于血液的流动;骨骼肌细胞是长圆柱体的,因其主要执行运动功能,此结构有利于肌纤维的伸缩;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神经元主要起传导兴奋并调控神经冲动的作用,胞体可接受和整合信息,突起有利于它们之间形成网络并传导信息;小肠是各段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表面肉眼可见许多横行的皱襞,光学显微镜下小肠粘膜的上皮层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形成绒毛,电镜下还可见到细胞表面有很多微绒毛。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三级结构使小肠表面积扩大近300倍,这些结构有利于小肠行使吸收功能;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折叠、翻译后修饰和运输的一类细胞器,且对苏木精有特殊的嗜色性,因此,光镜下胞质染成蓝色或淡蓝色的细胞其可能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则意味着其蛋白质合成功能一定旺盛;此外,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都含有很多溶酶体(消化异物),且胞质HE染色呈嗜酸性,等等[3]。又例如,胎盘由母体的基蜕膜和胎儿的丛密绒毛膜构成,丛密绒毛膜浸泡于基蜕膜间的绒毛间隙内,此结构有利于母体与胎儿间的物质交换[4]。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应强调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并举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事物的发展、运动和变化不仅有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化,而且有性质的根本改变。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5]。《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的组织细胞和胚胎发育是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包括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而在教学上所用的切片以及一些医学资料中所见是某一时刻静止的标本或图片。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运动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6]。比如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子),早期的生精细胞是圆形的,具有分裂能力而无运动能力,而晚期的精子呈蝌蚪形,具有运动能力;早期的卵子数量较多、细胞较小和卵泡细胞层数较少,而晚期的卵子数量较少、且有明显的透明带和放射冠,这个结构可保证单精受精。比如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时多突起,胞质嗜碱性,表明具有旺盛的蛋白质合成功能,功能静止时也叫纤维细胞,其突起较少,胞体较小且嗜酸性,表明无蛋白质合成功能;膀胱的变移上皮在膀胱充盈状态时细胞较矮、细胞层数较少和较薄,而膀胱空虚状态时细胞呈柱状、层数较多和较厚。比如子宫内膜随激素水平的不同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在增生期内膜较薄、子宫腺少且细,到分泌期时子宫内膜较厚、子宫腺增长增粗且含丰富的分泌物等,而我们所观察到的可能是分泌期或者增生期的某一过程。又例如,胚胎的发育过程是从一个受精卵经过复杂的动态变化经约38周发育成一个胎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前8周主要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至一个“袖珍人”个体的质变,而第9周后主要是由一个“袖珍人”个体逐渐增大发育成出生时约3500g的胎儿的一个漫长量变过程。在质变和量变过程中有些变化是先后发生的,有些是同时发生的,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要渗透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思维,使学生更好更易理解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三、平面与立体的辩证统一

组织学最常用的观察手段是用显微镜来观察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所见仅是某一结构的平面,而机体的组织细胞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结构。应当注意,同样的组织因切面的不同(纵切、横切、斜切等)可以呈现各种不同的图像。例如肌纤维,如果横切我们所看到的肌纤维是圓形或多边形,如果是纵切我们所观察到的肌纤维则是长条形或者梭形;肝脏中肝板的结构,切面上我们所看到的是“长索”型结构,立体上实际是板层状结构;单层扁平细胞侧面观察是扁平状的,有核的部位略厚,而正面观察是多边形的,细胞边缘呈锯齿状相互嵌合;又例如次级卵泡,中间横切可见次级卵泡含外周的卵泡膜和颗粒细胞,中间含卵泡腔、放射冠、透明带、卵母细胞和卵丘等七个典型的结构。但如果横切较为表浅,就可能只能观察到卵泡膜、颗粒细胞或卵泡腔。此外,一些中空性的管道式器官(如消化管和血管),其切面不同也可呈现不同的结构,如可呈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甚至条形的结构。因此,授课时应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平面与立体间的辩证统一的观点且全面观察组织切片,这样学生才可充分理解其结构特点,防止“盲人摸象式”的学习效果。

四、组织器官间的共性与对立性的辩证统一

共性和对立性是哲学辩证思维的普遍规律。人体是由各大系统构成的,而系统是由器官构成的,器官是由组织构成的。人体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等。组成某一系统的器官一般是功能相近或相同的组织。比如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构成。这些器官都是中空性的,管壁由内、中和外三层结构构成,且内层上皮均为内皮。但因它们功能各异,所以各段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如心脏壁肌膜层比较厚且有不同切面的心肌纤维、大动脉中膜含大量的弹性膜、中动脉和小动脉中膜主要是平滑肌以及静脉含有静脉瓣等。又如消化管壁均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结构,且粘膜层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构成。但各段消化管壁各层结构有明显差异,特别体现在粘膜层。消化管两端主要以保护为主,如食管壁其上皮为较厚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复层扁平上皮。中段以消化吸收为主,如胃和小肠上皮为具有吸收功能的单层柱状上皮,且小肠往下上皮细胞间杯状细胞越来越多,而固有层均含有相应的消化腺。又如胚胎学中男女性生殖系统的发生均是由生殖腺嵴表面上皮细胞增生进入间充质首先形成初级性索,而后来自卵黄囊的原始生殖细胞迁移至此形成未分化性腺发育而来。但因根据是否含Y染色体指导合成的睾丸决定因子,继而进一步指导发育成睾丸或卵巢。除了结构的共性和对立性外,在功能上也存在共性和对立性,这样保证了机体微环境的稳定。比如胰腺的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而A细胞则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保证机体血糖水平出于一个正常的稳定状态,任何一方分泌异常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如低血糖和糖尿病;骨组织中的骨细胞,其功能具有成骨和溶骨作用,继而调节钙磷代谢的平衡。教师授课时应向学生讲解组织器官间的结构和功能的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使学生更易理解各组织器官间的发现规律,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用哲学观点和方法论指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解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理解胚胎发育的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开拓学生思维,通过哲学思维掌握专业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丛敬,刘晓萌,冯旭,等.浅探对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总结的改革[J].解剖科学进展,2014,20(4).

[2]陈晓蓉,徐晨.组织学与胚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邹仲之,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Mayhew TM.Turnover of human villous trophoblast in normal pregnancy: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do we need to know?Placenta 2014,35(4).

[5]逄錦聚,陶德麟,王展飞,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胡军,宫琳琳,王效军,等.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哲学思维—以组织胚胎学为例[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

猜你喜欢

哲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菱的哲学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读懂哲学书是件很酷的事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哲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