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12-08张延昆佟胜志张立波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绥化市体育场地体育教师

□张延昆 佟胜志 张立波(绥化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61)

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延昆 佟胜志 张立波(绥化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6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影响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新农村 学校体育 体育发展 影响因素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以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绥化市农村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新农村学校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学校体育作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社会各界和体育工作者关注。本文主要对绥化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下的农村学校体育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和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绥化市在新农村建设下的新农村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课题成员讨论,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调查内容。从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对绥化市所辖的北林区和望奎、青冈、兰西、绥棱、明水、庆安6个县以及安达、海伦、肇东3个县级市共40所新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 4200份,其中教师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为98.5%;学生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58,有效率为96.5%。

(2)数理统计法。

将统计的数据导入Excel工作表中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师资情况分析

(1)体育教师的年龄、性别情况。

表1 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年龄、性别统计表(n=197)

由表1可知,从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分析,40-50岁之间的人数比例最高,为39.60%;50岁以上人数比例为24.36%,两者总人数比例高达63.96%;而40岁以下教师比例之和为36.04%,仅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有余。数据表明: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中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新生血液的补给不足,将造成绥化市新农村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知识陈旧、战斗力不强等多种不利现象出现。

从体育教师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教师的总人数比例严重失衡,所占比例分别为:89.84%、10.16%,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选择报考体育院校的女生生源较少,毕业女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女体育教师转岗的概率较大等等。诸多因素多年来恶性循坏,使得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2)教师职称及学历结构。

由表2可知,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中体育教师职称,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所占的百分比为23.35%;中级、初级教师所占比例总和达到了75%以上;特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所占百分比为0。数据表明: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级别普遍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新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教学条件简陋和教学理念相对滞后;职称晋级名额较少;重智轻体的思想比较严重;教师体育科究的氛围不好,进取心不强;领导对体育教师及体育工作不重视等因素所致。

由表3可知,绥化市新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情况,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百分比为3.55%,本科学历的人数百分比为35.54%,专科及以下的人数百分比为60.91%,超过体育教师总人数的3/5。数据表明: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偏低,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学年龄较长的体育教师自身学历较低,且参加工作以后由于诸多因素没机会外出学习和提升学历;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落后和工作条件较差、工资待遇不高等原因,使得一些较高学历的体育毕业生宁肯选择其他职业就业,也不愿去农村学校任教。

表2 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职称统计表(n=197)

表3 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学历统计表(n=197)

2.2、绥化市新农村学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1)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动机。

表4 学生参加体育课动机调查统计表(n=3858)

由表4可知,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动机情况,中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主要是结交朋友、喜欢体育游戏,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6.57%、66.41%,排在了前两位。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爱好广泛,喜欢结交朋友等,这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相符合的。由于新农村的教学条件较差,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等原因,使得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没有实质性的教学组织活动,长期处于“放羊式”的教学状态。因此,在针对中小学生的体育课教学时,体育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编排合理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杜绝“放羊式”的教学现象。

(2)学生每天参加早操、课间操活动情况。

由表5可知,学生参加早操和课间操情况,活动时间低于20分钟的学生人数分别占76.18%、75.01%;活动时间高于20分钟的学生人数分别占23.82%,24.99%。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早操和课间操活动时间较短,运动量较小,达不到增强身体素质的要求。且由于早操和课间操活动项目单一,流于形式,没有教师组织和指导,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没有明确的运动爱好。即使参加早操和课间操活动,也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和教师检查的心理状态,没有真正投入到体育运动锻炼中,体会不到运动的快乐和意义。

表5 学生参加早操、课间操活动的持续时间统计表(n=3858)

2.3、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情况分析

图1 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评价柱状图

如果我们把能够满足和基本满足视为基本满足,剩下的视为不能满足。由图1可知,选择体育场地和器材能够满足需求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分别是 81人、1235人,所占比例分别是41.12%、32.01%;选择不能满足需求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分别是116人、2623人,所占比例分别是58.88%、67.99%。由数据我们可知,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资源较少,不能满足老师教学和学生运动训练的需要。另外,在进行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学校的运动场地比较陈旧,多数还是土质地面,且不符合正规场地的标准和要求;器材设施老化严重,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基础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

3、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建议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的大坏境下,应积极改变绥化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人数不多、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知识不强、职称及学历偏低的现状,从实际出发,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绥化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首先,应积极引进大学毕业的体育师范生,配备充足的专职体育教师,保证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其次,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知识能力。针对农村体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学历职称偏低的普遍现象,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师业务培训,全市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确保新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3.2、开展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及运动竞赛

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相对落后,各新农村学校体育条件比较差,因此,应从实际出发,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如踢毽子、跳绳、投沙包等等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教师都可以进行合理的组织编排带到体育课上,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再如,绥化市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雪量较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打雪仗、堆雪人、建雪墙迷宫等等用大自然环境创造条件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另外,新农村学校应多组织多种项目的运动竞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勇于拼搏,顽强勇敢、力争上游的精神。

3.3、加强体育场地、器材建设

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场地陈旧、器材设施较差。主要原因新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金投入较少,大多数人对体育运动存在偏见,学校领导层面的工作重点对体育运动项目不够重视,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坏境下,应加强运动健身的宣传力度,增加体育教育资金投入,补足新的体育器材和修建标准的体育场地,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延长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寿命。

4、结论

(1)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结构老化,男女体育教师失衡,教学观念滞后,教师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

(2)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及课外环节活动项目较少、运动锻炼形式比较单一。

(3)绥化市新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注“本文威绥化学院2014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R1402010)

[1]崔伟,张晓磊.河南省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模式构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31(4).

[2]卞利亚,吴琨.新农村建设下连云港市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研究[J].时代人物,2008,(5).

[3]关金永.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J].许昌学院学报,2011,30(5).

[4]罗勤.新疆昌吉州农村学校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调查与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

[5]薛聪慧.建设新农村背景下河南省焦作市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6]焦卫宾.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

[7]鞠明海.绥化市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观察,2014,(6).

[8]张燕中.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再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7,(2).

猜你喜欢

绥化市体育场地体育教师
“我”的说明书
童年趣事
夜空
绥化市粮食局 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我国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