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签名印章伪造亲手签名笔迹的鉴定方法
2015-12-08王勇衡珊
王勇,衡珊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庆 401120)
利用签名印章伪造亲手签名笔迹的鉴定方法
王勇,衡珊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庆 401120)
长期以来,因签名笔迹独有的证据价值,其在实践中被伪造的情况最为频繁。近来出现一种特殊的伪造方式,即当事人将他人亲自书写的签名镌刻成印章,印压在文字材料上形成兼有印章印文特征及手写签名笔迹特征的印文。此类印文极易被误认为签名笔迹,若案件的争议点在于该签名是否为其本人书写,那么鉴定过程中就要考虑采用该方式伪造签名的可能性,由此,便需要鉴定人在充分认识此类印文痕迹特点的基础上,发掘相应的特征并对其加以鉴别。
签名印章;伪造签名;文检
一、运用签名印章伪造签名笔迹概述
如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签名章”或“签名印章”等关键字,不难发现,关于提供制作签名印章的业务已发展到了泛滥的地步。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文字材料皆以打印的形式出现,签名因而愈加彰显其独特的证明力,尤其对于很多在长期工作中需要签名的人群,如政府官员、学校领导、公司经理等,手写签名仍不能满足他们对于快捷高效工作的追求,签名印章便契合了使用者提高效率的需求。
但是,这种便捷易得到的特点及其与手写签名笔迹的高度相似性,使其也可用于实现不法目的。试想,仅仅需要将签名扫描即可制作签名印章,而这种签名印章的印文又可表现出原签名人的笔迹特征,若不法分子将其充当具有证明力的签名以达成其犯罪目的,通过现有的鉴定方法能否有效地甄别以维护司法的公正?在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在探究伪造签名笔迹的方法时,往往将目光局限于传统的套摹、练习模仿或者激光打印上,容易忽略这种新兴的伪造方法,由此导致错误的司法鉴定意见。有鉴于此,本文以新思路审视、发掘更多的可能性,从探究签名印章印文的特点入手,引申至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以期进一步完善实际检验过程,满足鉴定准确性、科学性的客观需要。
二、签名印章印文的特点及用其伪造签名的鉴定依据
(一)签名印章印文特点
签名印章是对原签名扫描、拍照后,将所需的印面图文特征刻制出来的,当前实际应用中最广泛也最易获得的为光敏印章。它是通过专用设备瞬间发出强光辐射,使一种特殊的化工合成材料表面发生光氧化及热交联作用,从而制成的印章,它具有纤毫毕现、章面清晰的特点,符合签名印章的需求,尤其适用于制作签名印章。下文主要以光敏签名印章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签名印章印文的特点。
图1、图2分别为原始签名笔迹和由该签名制作印章后盖印形成的印文。
图1 手写签名
图2 印章印文
签名印章印文,即当事人将他人亲自书写表现出其书写特征的签名镌刻在印章表面,印压在文字材料上形成的兼有印章印文特征及签名笔迹特征的印文。
从其形成原理上不难看出,签名印章印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手写签名相似度极高,甚至可以以假乱真。其兼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签名印章的内容与传统印章不同,并没有统一字体规格、样式,而是体现了原书写人的笔迹特征,包括运笔、搭配、比例、交叉、起收笔方向等特征,制作精良的印章还可表现出起收笔、转折、连接、环绕的细小动作特征及各笔画间照应关系的特征等。另一方面,该类痕迹本质上是印章印文,形成机制未跳脱传统印章的桎梏,可依据传统印章印文检验方法发掘特征点,如线条粗细特征、露白、磨损等特征。
(二)运用签名印章伪造的签名笔迹与手写签名笔迹特征比较
1.相似点。目力观察,运用签名印章伪造形成的签名笔迹与手写签名笔迹具有极高的相似度,这是易造成混淆、疑问的症结。首先,表现在文字布局上,印章的印文不仅各个字间间隔一致、字体大小比例相当,并且相同单字内部上下、左右照应关系也较为自然;其次,从一般特征和细节特征上来看,包括转折、连笔等的运笔形态特征、笔顺特征、搭配、比例、交叉特征、起收笔的方向特征、笔顺特征等,印章的印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极易让鉴定人误以为是反映书写人动力定型的特征点。
2.差异点。两者的相似点是疑问产生的基点,而探究签名与印文间的区别,则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关键。明晰区别的重中之重是追根溯源,从运用签名印章伪造签名笔迹的原理、制作方式等来深刻剖析,从而进一步将印章特点与由此形成的印文特点相互联系、印证,归纳总结出鉴定的依据。
(1)签名印章制作过程可能形成的特征
签名印章印文信息的获得主要来源于扫描、拍照等,“扫描法伪造印章印文的主要仿真信息来自扫描所获得的印稿效果”[1]。签名印章的制作大体分为三个步骤,每一步骤都存在众多导致原签名和印文之间差异的因素。
①扫描/拍照将文字材料上的真实手写签名转化为图片并输入电脑阶段。在此过程中,若扫描/拍照的精度不高,对原签名的还原程度低,就可能造成如起收笔等细小特征模糊甚至消失,在笔画繁复位置形成粘连;假设扫描拍照本身足够清晰可靠,但是被采集图像的客体不正常,如笔迹本身模糊、破损,或者时间跨度较长,与现在书写人的书写特征差异大,也会导致签名印文与真实手写签名笔迹不相符;此外,如果原签名材料附近空白区域有污损,亦会转化为输入的图画信号,最终体现在印文上就是稳定的、与签名字迹特征无关的、反映签名印章特点的稳定特征。
②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图片修改编辑后再输出阶段。在这一制作步骤中,计算机软件本身会对信号进行符合使用要求的处理,比如边缘的平滑或者锐化等,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笔迹产生“部分编辑功能变异特征”[2]。
③利用激光打印、光敏技术进行印章制作。具体指用激光打印机将章稿打印在具有透光特性的硫酸纸或激光胶片上,将其覆盖在光敏材料上后放在曝光机内曝光。由于章稿本身具有黑度不能透光,章稿覆盖的光敏材料没有受到光照仍然可以储油渗油,而其他部分则由于受到光照发生凝固不能渗油,从而实现了印章的制作。在此过程中,激光打印机本身的使用痕迹、透光材料的材料污损痕迹、曝光不均匀等等都可能表现在印章上,从而呈现出与笔迹习惯无关的稳定印章印文特征,如污点、线条不均匀等。
(2)运用签名印章印文伪造签名字迹过程中可能形成的特征
①从物质材料的层面来区分特征。印章形成印文的介质是印油,而手写签名的介质几乎都为签字笔笔油或墨水,它们在纸面的亲和性、溶解能力等物理性质,抑或是对不同试剂的反应等化学性质往往不完全相同。另外,由于痕迹反映出作用面的特点,手写签名字迹笔画是笔尖与纸面压划作用形成的,笔画线条往往表现了笔尖形态,而签名印章印文是印面图文一次印压成形,笔画线条的细节处会反映印章印面的材料特征,如材料表面粗糙、有气泡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纸张自身的特性亦影响
巨大,例如在凹凸不平的纸面上,印面无法充分均匀地接触到客体,该签名印文笔画通常表现出缺失或粗细不均。
②手写签名与运用签名印章印文伪造形成的签名字迹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两者的作用方式不同。对手写笔迹来说,整个书写动作既是联系紧密的整体,又能机动地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而印章印文的笔迹则是一次盖印、一次受力形成,印章使用者和外部环境条件对印文的形成共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使用者决定着盖印力的大小及角度,想要留下清晰逼真的印章印文签名,必须兼顾力度适中和方向垂直于纸面。若力度过轻,可能造成某些笔画呈现虚无状甚至缺失;若力度过重,则会导致笔画线条浓重,油墨挤出、洇散明显,空白部位出现灰尘状散墨,笔画繁复间隙小的地方甚至连成一片。而印章作用角度不恰当反映在印文中也极为突出,笔画线条粗细即着墨量会随力度的变化表现为沿一定方向递增或递减。此外,若印压水平动作发生偏转,很有可能出现重影。
③外部环境因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其中,影响最为突出的当属衬垫物。为了保证印面与纸面充分接触完成物质交换,最恰当的衬垫物应为坚硬、平整、光滑的平面,衬垫物过软一则导致难以受力,笔画不清晰;二则易产生位移,出现重影现象。如果衬垫物凹凸不平,就同纸面凹凸不平造成的结果类似,出现笔画缺失或油墨分布不均。
三、运用签名印章伪造签名笔迹的鉴定方法
利用签名印章伪造签名笔迹的鉴定与传统笔迹检验和印文检验不同,其主要解决的是签名笔迹的形成方式问题,而非系笔迹特征的比较分析。鉴定人在鉴定时应将运用签名印章伪造签名笔迹的可能性纳入考虑范畴,必须意识到除传统的套摹笔迹、练习模仿笔迹以及打印笔迹以外,运用签名印章伪造签名笔迹也是签名伪造方式之一。
(一)启动签名印章印文鉴定的条件
启动此类鉴定的条件具体为:争议双方各执己见,一方认定检材是另一方具有证明效力的签名笔迹,而另一方否认签名的真实性。此类鉴定的前提是:以笔迹鉴定的方法检验发现检材和样本笔迹特征基本吻合,不存在无法解释的差异点,排除了套摹、练习模仿的可能性;检材签名字迹所表现出的特征可能系印章盖印所致。这些在鉴定实践中需结合案情和检材自身特点由鉴定人综合分析判断。
(二)样本条件
签名印章印文的鉴定主要是对检材自身的检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样本。样本收集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为启动该类鉴定前的笔迹检验所用,另一方面用于与检材重叠检验。因此必须收集充足且可比性好的签名笔迹样本供检验。其具体要求为:检材和样本形成的方式和条件尽可能一致[3],最好收集同期样本;样本应清晰完整,能独立表现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特征;样本的来源必须真实可靠;形成条件尽可能一致,如纸张、油墨浓淡;数量充足,收集可能伪造者能接触到的全部签名以供重叠检验。
(三)鉴定要点
1.重叠检验溯及制作印章的签名。签名印章的印面图文必定有其初始模板,因此有必要获取足够多的手写签名笔迹,应用重叠检验的方法来寻找可能的原始签名。笔迹形成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书写人书写的签名,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若在重叠比对中出现样本与检材完全重叠的情形,那么该检材为签名印章印文就存在极大的可能性。由此为基点,可进一步结合案情分析该检材的来源、出处、对谁有利,有时甚至可以顺线寻觅到伪造的印章,这是确认签名印章印文最直接的手段。
2.书写压痕的鉴别。在盖印力的作用下,印油与纸面黏附而发生渗透,但由于受力面积大且章面材质有弹性,力的作用比较均匀,相对不及书写时笔尖的抑压力,也就不会出现笔迹特有的笔道沟痕特征。表现在文字材料上,签名印章印文的笔画无立体感,以指尖触摸无明显凹凸感,侧光灯观察亦无明暗对比,且在立体显微镜下笔画平实,无凹陷。
3.油墨浓淡分布特征的把握。如果是手写笔迹,通常情况下同一人在自然流畅的状态下书写完成的签名,油墨分布都自然均匀,但印章盖印形成的签名印文却在诸多情况下油墨分布不均:盖印时未垂直于纸面,而是一端先落于纸面,直至全面接触,那么油墨分布就是从先着力的地方,由浓渐变至浅(见图3);盖印时衬垫物或者纸面本身凹凸不平,凸处先与印面接触,受力较大,油墨相对较浓,凹处后接触,相对受力较小,油墨较淡甚至缺失,出现不自然的笔画断离、空白(见图4)。上述两种油墨分布不均特征也是签名印章印文的重要特征。
图3 盖印油墨分布不均
图4 盖印衬垫物不平
4.笔画细节特征。由于手写签名和签名印章印文宏观观察差异点少,在观察笔画时要借助显微镜,力求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的印章印文特征点。第一,印章印文笔画相对手写笔迹来说通常边缘不光滑,呈毛刺状,甚至有挤墨现象出现;第二,本应流畅自然的笔画线条粗细不均,尤其是在转折或者笔画繁复处。笔画形态特征主要受印章制作过程的影响(见图5、6、7)。
图5 手写:边缘自然,粗细均匀
图6 印文:边缘毛刺
图7 印章:粗细不均
此外,作为印章的一种,签名印章在制作、使用过程中也很有可能形成缺损、磨损、油墨缺失等特征。笔画内部出现露白、缺损甚至部分缺失的现象时,可作为鉴定为签名印章印文的一个依据。
5.承载客体空白部位遗留的盖印特征。检验是否为签名印章印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察点就是检材上的空白部位。签名印章印文具有区别于手写签名的显著独有特征是空白部位的散墨现象(见图8),且出现率很高,尤其在盖印力较大或印章磨损严重时,较为细小密集。同时,如空白部位出现油墨疵点(见图9),也可纳入检验的考虑范围内。
图8 印章:空白部位散墨
图9 印章:油墨疵点
6.印章边框特征。印章印面的边框特征有时也反映在印文上,如将签名印章印文作为伪造笔迹手段的一种,通常伪造人都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虽然它出现的概率较小,但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其表现出的痕迹特征主要有两种:一为油墨边框痕迹,二为纸面边框压痕。前者表现为签名周围的有色的边框轮廓痕迹,后者则是无色的纸面变形,可侧光观察。它们同样反映边框轮廓的形态,两种特征较易在衬垫物软或者印章磨损的情况下出现。此类特征为印章独有的,是签名印章印文鉴定强有
力的证据。
7.重影现象。重影现象是盖印过程中由于手抖、颠簸等因素,在相同部位遗留的有极小位移差的两个印文。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小,但其证明力很高。当签名整体重影时,除非有合理解释证明此现象存在于手写签名,否则即可认为它是签名印章印文(见图10)。
图10 印章:重影
8.油墨成分特征。除物理手段以外,化学分析毋庸置疑是鉴定领域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利用签名印章印文伪造手写笔迹的检验中。当物理检验手段穷尽了之后,检验可得出一个初步的结果,是或不是签名印章印文,进一步的鉴定结论最好在油墨成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化学检验的基础是印章印油与笔油的成分差异,应用光谱法或色谱法分析检材油墨的成分,与常用的印章印油和笔油、墨水相比较,也可直接与当事人所指称的书写工具比较,确定该检材的形成物质,可得出明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四)综合评断
1.对特征点的评判及综合分析。得出鉴定意见的前提是应用重叠检验、显微检验、化学检验的手段发掘文字材料中尽可能多的特征,与签名印章印文一般特征相印证。可将所有的特征点分为三类:与签名印章印文特征相符合的点,与手写笔迹特征相符从而与签名印章印文差异的点,在签名印章印文和手写笔迹中都可能出现的特征点。
首先,客观看待同那些签名印章印文一般特征不相符的差异点,以及难以确定其形成原因的特征点。很多时候,发掘的特征点在手写字迹和签名印章印文中都有可能出现,仅从检材出发无法得出科学准确的判断,而要结合当事人提供的情况,分析在该检材的形成、保管过程中的各方面因素是否会导致产生鉴定中的存疑点。例如文字材料笔画上不自然的断离,既有可能是印章未与客体充分接触导致的,也可能是书写时纸面有异物导致的,这就需要以当事人提供的情况为依托。此外,对于某些当事人亦无法说明的存疑点,可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确定特定情形下是否会产生某些现象。例如用当事人所指称的书写工具在相同纸张上、相同书写环境下完成书写动作,观察笔画细节特征是否符合。
其次,综合评判符合点,不仅要看符合点数量是否充分,更要关注特征点的证明力强弱。如印章边框特征、重影特征、空白部位散墨特征的特征价值最高,它们在真实书写过程中不会出现,可由此初步判断是否为签名印章印文。油墨分布浓度渐变、油墨成分特征、笔道无沟痕立体感等证明力较高,在手写字迹中基本不会出现,可以将其作为分析的依据,进一步与其他特征点联系,组合为证明体系。而笔画的边缘粗糙特征、线条断离和露白、油墨疵点等特征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纸面有异物、纸张纤维粗糙、书写工具自身特点、书写环境等,因而他们虽然也可作为评断的依据,但证明力不强,不能单独作为评判的依据,往往还需与其他特征点相结合分析,起佐证作用。总之,兼顾特征点数量充足与否和证明力强弱两方面要求的有机结合,是鉴定人作出科学的鉴定意见的坚实基础。
2.得出鉴定意见。若检材的特征与签名印章印文一般特征相比对,其差异点和存疑点都能得到相应的解释,符合点数量充足、证明力强且相互之间彼此印证,即可得出其为签名印章印文的鉴定意见;若检材的特征与签名印章印文一般特征相比对,其差异点和存疑点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或者符合点达不到得出肯定性结论所需的证明力,应当作出否定性鉴定意见;此外,若检材既体现签名印章印文的特征,又兼有手写笔迹的特点,且证明力相当,可作出倾向性鉴定意见。
[1]贾治辉.利用激光、光敏印章机伪造印章印文的鉴定[J].中国司法鉴定,2009,(5).
[2]刘辉忠.激光刻制印章印文的检验[J].刑事技术,2003,(增刊).
[3]贾治辉.笔迹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02.
责任编辑:贾永生
DF94
A
1009-3192(2015)05-0048-05
2015-07-19
王勇,男,四川通江人,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证技术、司法鉴定制度;衡珊,女,安徽马鞍山人,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