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存在于跪拜中吗?

2015-12-08马恩来

中学语文 2015年35期
关键词:作秀道德经弘扬

马恩来

传统文化存在于跪拜中吗?

马恩来

【新闻背景】

2015年1月11日上午,上海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 “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有学生家长表示感动。但专家表示,此种方式不可取。此新闻经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以后,引起舆论争议。一些学者认为类似活动为“作秀”,“磕头、膝行”更是非人性的礼教。在媒体跟踪报道中,该活动发起者、斌心学校董事长傅建清回应:“我们并不是在传承跪拜,而是想借助于这个形式来激发亲子之间的情感。当然,不可否认,我们在此次活动中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这还是有待商榷的。确实给学校带来一些压力。我们担心过多的负面评价,会让青少年对道德标准的判断迷失方向。”

2015年1月30日,有网友通过论坛发帖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方不仅要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还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 《道德经》,不少在校学生对此怨声载道。该校罗校长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学生跪拜孔子确有其事,但“他们对祖宗圣贤的崇敬是油然而生的”,学校并未强制要求学生下跪。

【媒体声音】

一、关于向父母集体行跪拜礼

1.正向。

传承孝道文化,总需要一定的载体和仪式,借助跪拜这种形式,来表达孝亲的内容,在弘扬国学渐成共识的当下,至少让我们的后代不致过于淡化对传统的记忆,这也是大有裨益的。跪拜父母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再隆重的形式也不为过,只要跪拜是跪拜者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的,并不会伤害和辱没跪拜者的人格与尊严。

——盛人云《对“跪拜父母”不必过分敏感》(东南网)

现在大部分人一看到类似的新闻,第一反应就是又来“作秀”了,鄙夷之情溢于言表。“作秀”也成为许多学校“挫折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新鲜尝试”不得不被扣上的帽子。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仪式”被作为一种充满文化意义的人类创造与实践活动。或许我们在拍砖之余,该弄清的是“作秀”与“仪式”的概念。与其说“孝敬文化节”上的“跪拜父母”是“作秀”,毋宁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类仪式”行为。

——王青玲《“跪拜父母”是“仪式”而非“作秀”》(荆楚网)

孝道任何时候都在,但“二十四孝”里的孝道已经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如果一定要说文化认同,那是对孝道精神的继承,而不是对形式的继承。穿穿汉服不会穿越到古代,背背《三字经》《论语》也不见得八股文就离大家不远了。我想当这些学生跪下去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一定不是“郭巨埋儿”“卧冰求鲤”之类的盲从愚孝,而是在构建个人幸福、社会和谐基础上的更理性的选择。跨越蒙蔽,文明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从容地审视传统文化那些可以被视为精华的东西,那些可以被丢弃的糟粕,大可不必为这些事操心,何况在生我养我的父母面前跪一跪又怎么了?感恩之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封建礼教的跪拜礼。

——高路《800学生跪拜父母,且慢指责》(钱江晚报)

2.反向。

90年前,鲁迅先生在著名的《二十四孝图》里猛烈批判过封建礼教的可怕,对其非人性的性质有深刻的揭露。人和人之间,包括父子、母女之间,其正常的关系是相互尊重,是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依靠类似搞活动、作秀的方式,来强行推广所谓“磕头、膝行”这样非人性的礼教。这种方式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做这样的事情,有违《未成年人保护法》。孩子对父母的爱可以有各种方式表达,但不是这种被要求下跪的可怕方式。

——作家、教育学者叶开

跪拜体现了森严的等级意识,早在20世纪初就被视为文化糟粕的一种,遭受过猛烈批判。即使今天以“弘扬孝道”的名义重现,同样让人感到刺眼。在一场跪拜之后,学生、家长都“泪流满面”,这到底是因为家庭伦理关系真正得到了关注,还是仅仅源于集体行为的情绪裹挟?更深一点追问,跪拜究竟对理解孝道、对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多大作用?应当深入考究。这所民办高校的做法不是个例,在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仅是刻板复制传统仪式,便声称是进行孝道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情况。弘扬孝敬文化当然没错,但还是应当少

一些博人眼球、急功近利,多一些循循善诱、沉稳厚重。

——杨慧婧《跪拜的孝道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光明日报)

在一个缺乏感恩文化传统、封建“孝道”时而作祟的国度,常常会上演各种跪拜闹剧,感恩教育甚至只是一个幌子,其中夹杂了不少炒作或利益的因素,一些感恩教育培训机构就是这么涌现的。打破感恩教育的困境和尴尬,就先要正本清源,搞清楚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孝德文化,弄明白什么才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恩教育。

——陈广江《孝敬不是“跪”出来的》(黄海晨报)

感恩的精神从来都存在于柔软的内心中,而非坚硬的膝盖上。下跪也好、洗脚也好、磕头也好……这些只是感恩的形式,但或许并不完全都具有感恩的实质。情感的东西,本应是彰显在日常生活的细水长流中,过于轰轰烈烈的形式,反倒显得做作甚至虚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教育工作者,大概不会不懂得这样的教育理念。以集体“跪父母”的形式来进行感恩教育,动机也许是好的,但未免太过注重形式,太过心浮气躁而难免流于形式。

——时言平《感恩教育不是膝盖所能支撑》(深圳晚报)

3.建议和深思。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有异见很正常。对举办“孝敬文化节”的学校来说,也应该重视所有的异见,并吸纳其中的合理建议。对质疑者来说,质疑往往比建设更容易,更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片面但深刻”的形式出现。但是,建设需要承担责任,而质疑则往往不需要。所以,建设者应该淡定,要对异见进行鉴别;而质疑者,也应该尽可能作“建设性批评”,而不应该为了质疑而质疑。

——叶雷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二、关于向孔子像跪拜及传统文化教育

如果认定磕头跪拜属于非人性的封建礼教遗毒,有悖于自由平等的现代教育理念,或许有些上纲上线。但根据现有的报道,学生的下跪绝不像学校所说是油然而生的行为,发帖者就揭露没有跪拜的学生会被校方在大会上严厉批评,也有在校生承认是在学校领导要求下犹豫之后跟着下跪,还表示不能理解校方行为的同学还有很多。除了某些特殊的时间节点组织学生集会举行集体跪拜仪式,要求学生每天早晚两次诵经也同样有些强人所难。

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确存在强制灌输的情况。然而,作为智慧结晶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种死的知识和某种固化的仪式,弘扬之时需要切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灵动的诠释解读,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受用终生。否则,即便背得滚瓜烂熟也只不过是小和尚念经而已,就算煞有介事地穿上唐装汉服行三跪九叩之类的大礼也无非是逢场作秀罢了,最终只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深入内心。不仅如此,强制灌输还会使学生怨声载道,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更是得不偿失。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共识,之所以有学校屡屡把经念歪,关键就在于功利思维作祟,此次曝光的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就是最好的例证。发帖的网友称学校要求诵经的原因是“校长认为读经能上北大清华,学渣变学霸,学霸上清华”。另有网友跟帖称,作为“高三党”,高考前一周上早自习时,全体被要求搬凳子坐在孔子像前读《道德经》。学校的功利化用心却已经昭然若揭。尤其是高三学生在高考前集体坐在孔子像前读经,分明是将孔子视作庙里的菩萨,完全是在乞求神灵的庇佑,与那些在高考前组织学生烧香拜佛的行径又有什么差异呢?倘若一生“敬鬼神而远之”的先圣在天有灵,真不知该作如何想?

——佚名《学生拜孔是跪拜圣贤还是跪拜神灵》(新京报)

《道德经》中的“道德”两个字给提倡者造成一定误解,以为就是今天所说的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亦即“道德风尚”的那个“道德”。用冯友兰先生阐释《道德经》里的“道”,是“万物之所以生之总原理”;那个“德”,是“一物所以生之原理”。所以,《道德经》分为“道篇”和“德篇”,专门论述这两个问题。也就是说,《道德经》是一部相当艰深的哲学著作,并非通俗读物,中学生不适合诵读。比较而言,《弟子规》倒是有余热可以发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一些内容古今普适。比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又比如“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等等;“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更可推崇。但“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呢,还有“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呢?即便是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良莠并存、鱼龙混杂,一概囫囵吞下去,就要担心消极东西的不良作用。

——潮白《如何传承传统还真是个问题》

社会一刻不停地在向前发展着,在中国古代,古人或许需要借助三跪九叩之类的大礼来教化国民,宣扬国威;而在现代,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不需要借助“跪拜”这一形式来体现。对父母的孝顺应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传统文化的精华则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领悟。惟有此,才能真正感受其魅力,并将其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梅林中学]

猜你喜欢

作秀道德经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敬业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作秀过敏症
给“晒家底”的官员多些鼓励
作秀离灾难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