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推进楚雄州蚕业快速发展

2015-12-08尹丽芳王保荣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楚雄州桑园蚕桑

尹丽芳,王保荣

(楚雄州茶桑站,云南楚雄675000)

建设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推进楚雄州蚕业快速发展

尹丽芳,王保荣

(楚雄州茶桑站,云南楚雄675000)

楚雄州自2009年获批成立楚雄综合试验站至今5年来,州茶桑站依托国家、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楚雄综合试验站平台,立足楚雄州蚕桑产业发展现状,紧紧围绕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内容,认真抓好项目落实,推进了楚雄州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

1 家蚕新品种品比试验及推广应用

先后从中国蚕研所、苏州大学、云南蚕研所等单位引进野三元、云7×云8、2081×2082、云9×中日、红菁×河皓、9803×9804、9805×9806、彩茧1号、彩茧2号、云限1号、云限2号、Hk2、Hk3、云夏3×云夏4、云蚕11、春蕾×锡方、新河×新秀、苏玉×虎锦、苏玉×吴06、苏秀×春丰、菁松×皓月(对照种),共计21对(含对照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品比试验,云7×云8已经作为楚雄州近2年春季饲养的当家蚕品种之一(占用种量的24.6%);苏秀×春丰仅凭着高附加值超细纤度的丝质优势,大姚县2012下半年至2013年已推广使用16 356张,平均张种产茧40.85 kg,较普通品种高5 kg,2014年确定推广2万张。

累计推广使用高产、抗病、质优的蚕品种30.5万张,平均张种产茧35.1 kg,较前5年平均张种产茧32.0 kg增加3.1 kg(+9.7%),良种应用率达100%。饲养的蚕品种都是通过楚雄州茶桑站蚕品种品比试验筛选出的在州内经济性状表现好、抗病性强、受到广大蚕农欢迎的菁松×皓月(占用种量的46.7%)、云7×云8(占用种量的25.5%)、苏秀×春风、苏菊×明虎、871×872等。

此项目新增纯收益3 288.6万元(项目新增纯收益=使用质优蚕种增加的产值总额-推广经费 =使用质优蚕种张数×平均张种增加产茧量×平均茧价-推广经费=305 438张×3.1 kg/张×34.89元/kg-150 000元=3 288.6万元)。

2 桑树新品种品比试验及推广应用

从浙江、山东、安徽、云南4省蚕研所引进国家或省级审定通过的新选育的桑树品种强桑1号、强桑2号(丰田5号)、丰田2号、昌盛、鲁插1号、鲁插2号、鲁插3号、皖桑1号、红星5号、云桑3号(云丰1号)、云桑4号(云丰2号)、楚桑1号、农桑14号(对照种)共计13个(含对照种),进行为期5年(2010-2014年)的品比试验,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楚雄州今后桑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同时,楚雄综合试验站的桑树品种比较试验数据库及桑树品种保持园内的品保品种在省内乃至国内属领先水平。

推广新优桑品种种植面积3 289.6 hm2,新栽桑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4.8%。栽植的新优桑树品种都是州茶桑站经过2002-2006年连续5年桑树品比试验筛选得出且推荐的栽培品种农桑14号、盛东1号、育711,并且所选用品种单位面积产叶量较对照种(以前大面积栽植品种湖桑32号)增19.9%~35.9%,实现了全州新栽桑品种的更新换代。

此项目新增纯收益1 036.5万元(项目新增纯收益=新增产值-新增成本=3 894.1万元-2 857.6万元=1 036.5万元)。

3 蚕桑优质高产示范样板的示范效果显著

从2010年起,在蚕桑主产县(市) 创建了66.7 hm2(大姚20 hm2、姚安13.3 hm2、永仁13.3 hm2、楚雄13.3 hm2、双柏6.67 hm2) 的蚕桑优质高产示范样板基地。主要的技术措施是在抓好桑园管理方面,选用高产优质桑树品种栽植、合理的树形养成和维护、适时进行中耕管理、适时进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合理实施间套种以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在养好蚕方面,选用优良蚕品种、坚持小蚕共育率、推广使用省力化活动蚕台、使用纸板方格蔟上蔟、蚕病综合防治四个百分之百等配套技术措施。仅2013年,66.7 hm2蚕桑优质高产示范样板基地的333户养蚕户,全年饲养蚕种量就达4 006张,产茧量达150 127 kg,产值达6 194 088元。平均桑产茧2 251.5 kg/hm2,较2012年1 905 kg/hm2增加346.5 kg/hm2(+18.2%);桑产值92 910元/hm2,较2012年73 758元/hm2增19 125元/hm2(+25.9%);与2013年全州平均桑产茧405 kg/hm2、桑产值16 725元/hm2相比,分别增1 846.5 kg/hm2(+455.9%) 及 76 185元/hm2(+ 455.5%),示范效果显著。通过高产示范样板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单位桑园产茧量,增加了蚕农的收入,而且还带动了示范样板周边养蚕户的积极性,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较好的促进了楚雄州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

加强省力化器械的推广力度。5年内共推广使用省力化蚕台4.9万套(蚕台育占饲养量的92.6%)、纸板方格蔟357.86万片(使用量占饲养量的65.2%)、方格蔟自动回转蔟架2 000个、机动喷雾消毒器械652台、小蚕共育自动加温补湿器520台、切桑机209台、桑树剪伐机11台、不同类型的烘茧机42套(台)、缫丝机17组6 800绪。通过省力化器械、优质茧蔟具的推广使用,因其具有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明显提高蚕茧、茧丝质量的作用受到广大蚕农的欢迎,起到了节本增收、提质增效的显著效果。单就推广使用省力化活动蚕台一项:每使用1套蚕台能节省工时费180元,农民得益率7.7,推广使用4.9万套省力化活动蚕台就实现新增纯收益5 390万元的可喜成效。另外,推广使用纸板方格蔟357.86万片,实现新增纯收益869.9万元。

坚持推广小蚕共育,小蚕共育率5年平均达96.8%。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正是因为养好小蚕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着蚕茧能否获得高产丰收,所以要求小蚕共育。

加强了桑园立体套养模式的试验示范工作。近2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的减少及劳动力的转移,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笔者所在单位逐步加强了桑园立体套养模式的试验工作。2012年,在新老桑园实施间套种蔬菜试验33.5 hm2,套种品种有大豆、白芸豆、花生、蚕豆、萝卜、白菜,新增加产值31.4万元,增效益平均达9 375元/hm2。特别是在示范县大姚的大中、柳树2个村委会的14.7 hm2新栽桑园中进行间套种黄豆试验,平均单产带杆鲜黄豆9 225 kg/ hm2,增加产值27万元(带杆鲜黄豆按市价2元/kg计算),增加效益18 450元/hm2,农户增收效果明显。2009-2012年,在整个示范区域内实施桑园间套种面积166.7 hm2、增加产值189.5万元,平均增加效益11 370元/hm2;桑园养鸡2.8万只,产值168万元;自制桑果酒800 kg、桑芽茶560 kg,套种绿肥166.7 hm2。2013年,本站紧接着又在5个示范县进行桑园间套种试验128 hm2,品种有大豆、白芸豆、花生、蚕豆、萝卜、白菜,增加产值152万元,平均增加效益11 880元/hm2;特别是在示范县大姚县的大中、柳树2个村委会的113.6 hm2新栽桑园进行间套种黄豆、太子椒,增加效益13 035元/hm2,农户增收效果明显;桑园养鸡5.5万只,产值330万元;桑枝食用菌1万袋,产食用菌10 t,产值7万元。

桑园立体套养模式的实施,增加农业产值846.5万元。

4 建立、完善桑树病虫害、蚕病的预警及防控机制

经过2009-2013年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蚕病流行状态调查及家蚕病毒病、僵病防治药物的筛选,现已经建立、完善了桑树病虫害、蚕病的预警及防控机制。

5 加大了蚕桑科技培训力度

项目期间在全州开展蚕桑生产科技培训1 845场(次),发放技术资料6 376册(份),培训各类蚕桑科技人员 248 440人次。其中培训蚕农 1 829场(次)、246 975人次,培训蚕桑技术人员 16场(次)、1 465人次,体系团队成员355人次也接受了不同级别的培训。

技术支撑:2009年,楚雄州茶桑站编印《楚雄州桑蚕主要病虫害图》、《楚雄州栽桑养蚕技术操作规程》各2万份。2010年,楚雄州茶桑站编印出版《栽桑养蚕技术手册》1万册。2011年,楚雄州茶桑站编印出版《楚雄彝族自治州蚕业志》1 000册。2012年,楚雄州茶桑站参与主编及编著《蚕业实用技术》,出版发行2 500册。2013年,楚雄州茶桑站参与主编及编著《蚕业实用技术》中国公民读本,出版发行1 000册。

通过培训及栽桑养蚕技术资料的宣传发放,不仅使蚕农和蚕桑科技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认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蚕桑产业的科技含量。

6 产业快速发展,效益大幅提升

6.1 经济效益

实施项目5年来,推广使用高产、抗病、质优的蚕品种30.5万张,新增纯收益3 288.6万元;推广新优桑品种种植面积3 289.6 hm2,新增纯收益1 036.5万元;推广使用省力化蚕台4.9万套,新增纯收益5 390万元;推广使用纸板方格蔟357.86万片,新增纯收益869.9万元。累计增加纯收益10 585万元。

6.2 社会效益

项目期间,全州新栽桑3 470 hm2,到2013年年末,实有面积达8 944.3 hm2,投产面积达6 539.2 hm2。饲养蚕种 305 438张,产茧 10 724 t,产值37 419.1万元,平均张种产茧35.1 kg,平均张种产值1 225元,户均养蚕收入从1 844元增加到6 554元。与前5年(2004-2008年) 相比:蚕种增42 415张(+16.1%),产茧增2 315 t(+27.5%),产值增21 490万元(+134.9%),平均张种产茧增3.1 kg(+9.7%),平均张种产值增619元(+102.1%),户均养蚕收入增4 710元(+255.4%)。通过项目实施,延伸了蚕桑生产产业链,促进了楚雄蚕区制种、茧丝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州内有2家蚕种生产企业,累计生产蚕种145.5万张,产值5 488.5万元;有缫丝厂3家,累计生产生丝1 920.8 t,产值57 442.6万元;生产丝制品(衣服、领带)5 670件(条),产值71.6万元;生产丝绵72 t,产值1 964.9万元。与前5年相比:蚕种生产企业增1家,蚕种生产增130.3万张(+857.2%),产值增4 956.5万元(+931.7%);缫丝厂增2家,生丝生产增1 786.3 t(+1 328.1%),产值增55 427.6万元(+2 750.7%);丝织品(衣服、领带)生产增5 670件(条)(+100%),产值增71.6万元(+100%);丝绵生产增 47 t(+188.0%),产值增 1 514.9万元 (+ 336.6%)。另外,栽桑养蚕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有效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社会效益显著。

6.3 生态效益

发展桑园既能有效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又能解决农户的部份燃料问题,同时养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肥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2014-08-20

尹丽芳(1967-),楚雄州茶桑站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蚕桑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楚雄州桑园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助推高县蚕桑高质量发展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2020年楚雄州青年作家创作会暨培训班”掠影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