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5-12-08于广文
于广文
(辽宁省岫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岫岩 114300)
岫岩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于广文
(辽宁省岫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岫岩 114300)
食用菌产业作为岫岩地区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调优种植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效益和建立保障机制等解决方法和发展建议。
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考和建议
辽宁省岫岩县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人工栽培食用菌,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加之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使之已发展成强县富农的支柱产业,并先后荣获了“中国滑菇第一县”、“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辽宁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等殊荣,成为辽宁省首个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
1 岫岩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1.1 政府引导,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近年来,各级政府始终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予以重点推进,使岫岩的食用菌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走向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一县一业”食用菌特色产业,多措并举,强势推进,使全县食用菌产业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到2013年底,全县食用菌接种量已达到6亿袋,总产量达60万t,实现产值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9%。
1.2 产业化经营,形成“三区一园”发展格局
“三区”,即北部以牧牛、石庙子镇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香菇专业种植区;中部以石灰窑、红旗、大营子镇为主,辐射桓盖公路两侧乡镇的滑菇专业种植区;南部以杨家堡、洋河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草腐菇专业种植区。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小区1 200个,其中温室小区120个,冷棚小区1 080个。食用菌产业已辐射到全县所有26个乡镇区、98%的行政村、40%的农户和50%的农民。全县共有20多万人从事食用菌及其相关产业。“一园”,即以食品工业为主体的前营蘑菇深加工特色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规模以上食用菌加工企业20多家。
1.3 合作社牵动,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增加食用菌合作社、协会数量,提高菇农的组织化程度,使菇农以合作社或协会的形式参与社会管理和市场竞争,获得最大权益和效益。截止2013年底,全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达130多家,占全县农民专业合
作社总数的32%,其中市级星级合作社15家。全县食用菌合作社入社会员已达1 600多人,经营规模可达1.5亿袋,通过对物料、技术、销售等环节统一指导、管理,极大地推动了全县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成为推动全县食用菌产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1.4 标准化生产,建设成果明显
一是制定标准,先后制定出台了《岫岩县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食用菌无公害生产标准》等50多项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相关文件及技术规程资料,确保全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得以顺利实施;二是规范实施,以大营子镇双赢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牧牛益临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引导农户按操作流程规范种植,产品达到出口标准。全县确定了牧牛镇、大营子镇2个标准化出口示范基地,建立了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共同构成的全程追溯体系。此外,全县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达到100%,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占辖区耕地果园面积70%,共申报无公害农产品50多个,中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绿色食品品牌9个。
1.5 完善服务体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全县建立了科技服务队和乡镇、村级服务站,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为菇农提供产前定向、产中管理、产后销售的“三帮服务”。全县现有各类食用菌协会20余家,经纪人数100余人。定期对农村经纪人进行培训,经纪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县每年举办各种各类菇农培训班200多人次,培训菇农5万多人次。另外,县直有关部门从政策扶持、贷款协调及工商、质监、水利、电力等方面也提供了服务。
1.6 区域市场拉动,销售渠道越发畅通。
全县先后建成了日吞吐量100 t以上的食用菌产地专业批发市场6个,年成交额12亿元以上。在阜昌区建设了2个大型食用菌交易市场,总面积达7 000 m2,年交易额达10亿元,已成为辽宁省香菇市场的价格信息中心。目前正在规划和建设食用菌物流园,力争在食用菌网上销售、物流配送、鲜货交易等方面有大突破。
2 岫岩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成因
2.1 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在“三区一园”产业布局的食用菌发展区域中,发展速度及产业规模差距较大。如牧牛镇今年接种1.2亿袋,目前又生产菌种200多万袋,可接种1.3亿袋;而有的乡镇重视不够、措施不足,发展速度慢。个别乡镇实际接种量与计划安排数不相符,只占50%~70%。
2.2 种植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岫岩县食用菌接种仍以香菇、滑菇等木腐菌为主,种植量达90%,但草腐菌种植比例明显不足,作为木腐菌种植传统县,在发展草腐菌种植上投入相对不足,生产规模小,致使草腐菌发展缓慢。
2.3 菌林矛盾日益突出
菌林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木腐菌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挑战。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全县木腐菌产量在60万t以下为宜。其二,据调查结果显示新建冷棚98%以上为木结构,进一步增加了食用菌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例如,建一个长80 m、宽15 m的标准冷棚,其中拱柱杆640棵,立柱120棵,木材需求量偏大。
2.4 牵动能力相对较弱
一是菌种研发能力薄弱,新品种研发与推广缓慢。目前仅有辽宁省微生物研究院岫岩分院、绿洲研发中心等几家研发企业,对食用菌菌种、生产流程、新技术、新产品等进行一系列研发、推广水平和能力有限;二是加工能力不强,目前全县食用菌深加工能力仅达到总产量的1/3,不论是加工量上,还是精深加工上,都有很大的空间;三是市场流通能力不足,目前全县食用菌交易量不足总量的2/3,部分乡镇食用菌流通缓慢,导致市场价格不稳定。
2.5 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多年来,除省、市、县政府对食用菌产业扶持的有限资金外,全县食用菌生产投入大部分以菇民自筹和贷款为主,多数农民资金有限,进一步发展食用菌资金面临严重不足。另外,信用风险管理困难,资本市场发展渠道不畅,利用外资较少等诸多原因均造成了食用菌投资渠道萎缩,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3 思考与建议
3.1 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实践证明,食用菌产业不仅是发展岫岩农村经济的有效载体,也是强县富农的一个“朝阳”产业。应继续坚持发展岫岩“一县一业”农业主导产业决心不动摇,坚持打造“全国蘑菇大县”目标不动摇,在鼓励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安排资金上给予支持,在服务监管上给予全方位,在组织领导上给予保证,上下形成合力,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快速发展。
3.2 调优种植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本着“一稳二扩三推广”的原则,稳定木腐菌规模,扩大草腐菌种植比例,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丰富产品种类,实现产品多元化。要着重对原有食用菌种植小区进行改造,使之提档升级,实现区域规模化、管理规范化、产品标准化。要特别注重种植方式转变和种植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草腐菌生产。一是要依托科研机构加快选育草腐菌优良品种,加快引进、开发和推广步伐。大力提高大球盖菌、双孢菇、杏孢菇等草腐菌种植规模;二是大力搞好珍稀、产值高菇品的开发、种植和推广,特别是着力开发北虫草、蛹虫草、竹荪等名贵品种,搞好试种和推广;三是进一步提高种植质量,推进食用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树立我县食用菌产业安全、绿色、营养的品牌形象。
3.3 扶持新型主体,带动产业发展
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和生产带动作用。要管理使用国家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入到符合条件的合作社,探讨财政资金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给合作社持有和管理办法。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合作社等形式,带动合作社发展,促使产业集群效应密切与农户、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关系。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
3.4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体系
以食品工业园区为平台,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统一规划,集中扶植,建设一批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加工型和外向型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发挥食用菌特色产业园区的集聚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自主研发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以品牌为核心开展营销活动。按照“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协会、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的货源基地。积极打造具有岫岩特色的食用菌品牌,不断增强我县食用菌产品的知名度和广誉度,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形成强大的牵动力。
3.5 完善流通体系,提高产业效益
一是要巩固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食用菌市场体系建设,要建设好覆盖全县的销售网点,牧牛、药山、黄花甸等几个乡镇要进一步完善交易市场建设,各种植小区要建销售点,同时要进一步加快食用菌物流园规划建设步伐。建立健全食用菌交易市场准则,稳定食用菌市场价格;二是要着手研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食用菌销售网点,派驻专业销售队伍,负责岫岩食用菌的推销活动,抢占国内市场,要开通食用菌信息网站,搜集和发布食用菌行情走势、价格、供求等信息。要搞好农超对接和农企对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创造食用菌直接进入超市、走进工厂的通道,推进食用菌产品的市场化;三是加强扶持食用菌出口企业,积极推进出口企业开辟国际市场。
3.6 建立保障机制,保障产业利益
为切实保障农户利益,降低菇农种植风险,应联合保险公司开展食用菌保险试点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险条例,对食用菌冷棚、菌棒及其相关设施等纳入保险范围,对于自然灾害引起的农业损失给予相应的补偿。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由政府与保险公司出台一系列扶持食用菌保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明确食用菌保险工作的协调机制、推动措施、补贴范围、补贴比例、资金筹集、发展规划、操作规则等具体政策;二是要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财政、农业、林业、保险公司等部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多方联动,共同推进。
3.7 加大招商力度,助推产业发展
各相关部门、园区及各乡镇区要加大食用菌深加工和科研企业的引进力度,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搞好招商引资,吸引食用菌加工企业、工厂化生产企业、菌种研发及流通企业入驻岫岩,催生更多的食用菌生产加工等企业,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1]潘力.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2,(3):26-27.
[2]张金霞.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J].食用菌学报,2010(S1):15-18.
[3]龚凤萍,竹玮.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J].食用菌,2013(1):8.
[4]王锋尖,江爱明,赵国富.丹江口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食用菌,2012(5):4-5.
[5]吴素蕊,赵春艳,侯波,等.近5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区域布局情况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3,32(1):51-53.
[6]李涛,王元忠,刘鸿高.大白口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5,24(6):17-30.
(责任编辑 戚佳妮)
Investig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Xiuyanv
Edible fungi;Industry development;Consideration and suggestion
S646
A
2095-0896(2015)05-065-03
于广文(1970-),男,鞍山岫岩人,本科,副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015-04-10
YU Guang-wen(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in Xiuyan,Xiuyan,Liaoning 114300) Abstract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were existed in edible fungi industry development,which was the important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Xiuyan.Aiming to the questions,the plant structure adjusting,industrial upgrading,industry benefit improving and security mechanism establishing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