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的《心》中自我本位的分析
——以“k”、“先生”、“我”为中心
2015-12-08孙留芳
孙留芳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夏目漱石的《心》中自我本位的分析
——以“k”、“先生”、“我”为中心
孙留芳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巨匠,被称为日本国民作家,创作了众多的名篇佳作。他一生也经历多次文学思想的转变,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夏目漱石的“自我本位”,而他的作品《心》恰恰能充分体现它的“自我本位”主义思想。
夏目漱石;自我本位;先生;k;我
传统的日本文学作品解读一般都会围绕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展开,作品《心》也毫不例外,本文主要探讨夏目漱石的“自我本位”思想在《心》中的人物塑造上的体现。
一、夏目漱石的“自我本位”思想
“自我本位”思想是夏目漱石文学的核心,是他前期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他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于为学习院辅仁会所做的《我的个人主义》的演讲当中,对自我本位有相关解释,而 这里的“自我本位”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又有所不同,根据《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的解释,个人主义是极为重视个人自由的政治和社会哲学,个人主义者的一切价值都是以人为中心的,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反对没有经过认可的权威[1],总的来说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夏目漱石在《我的个人主义》中对“自我本位”所做的进一步论述:
“自我本位”主要指:①追求自己的个性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个性。②想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③欲想显示自己的金钱的力量,必须重视伴随金钱力量的责任。同时,他又警告年轻人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程度的“伦理修养”作基础,那么他没有发展个性的必要,也没有行使金权的价值。
二、英国留学经历与“自我本位”的形成
夏目漱石诞生于江户时代末期,正值新旧时代的交替时期,夏目漱石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深厚的汉学基础培养了他对传统的敏锐感觉。1890年,夏目漱石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1900年奉教育部之命到英国留学两年,深受西洋文化影响,两种文化在夏目漱石身上碰撞,这种冲击就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夏目漱石留学英国期间,耳濡目染的是和日本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其中最突出的是西方提倡的个人主义,他发现西方的个人主义注重的是个人充分的发展和自由,与传统日本以及东方的文化有着天壤之别,而当时的日本社会正处于明治维新前后,极度崇尚西洋文化,几乎称得上是无批判的西洋文化风潮。而英国的留学生活使夏目漱石感觉到英国社会或者说是西洋文明丑陋的一面,比如冷酷和拜金主义等弊端。他意识到不加约束的自我意识会转化为极端的个人主义,因此夏目漱石强调的“自我本位”是追求自我意识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个性,想要行使权利就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欲想显示自己金钱的力量,就必须重视伴随金钱力量的责任。
三、《心》与夏目漱石的“自我本位”
作者的作品理念往往脱离不了自身的人生经历,把夏目漱石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主张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征相对比的话,就能感觉出其中不可忽视的联系。
1.《心》中“k”的形象。
夏目漱石和“k”之间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幼年经历、人生所遭遇的苦难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上,他们同样被送到别家当养子,同样在求学道路上遭遇生活上的苦难和思想上的彷徨。
夏目漱石是家中的老幺,原名为夏目金之助,父母因为高龄时期迎来这个孩子而感到羞耻。当时正值明治维新后的混乱时期,夏目漱石自己家家道逐渐没落,他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杂货店当了养子。幼年的夏目漱石命途多舛,生活十分不安定,作品《心》中的“k”与夏目漱石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k”作为真宗和尚的次子,以当时真宗的地位而言,不能说家境贫寒,却被送到一位医生家里当了养子,原因未明。
这样的“k”和夏目漱石一样都没有从亲生父母那里得到过疼爱,他们从养父母那里得到金钱求学以及维持生活,这样看的话客观上是不错,而实际上夏目漱石的养父母图的是他上大学以后的前途而对他好,“k”的养父母图的是他上完医科后可以继承自己家的事业,他们都是带着目的性去衡量夏目以及“k”的价值去资助他们,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投资,而当他们回到自己家以后,由于养子的孤独经历,与亲生的家人就显得格格不入,无法完全融入亲生的家庭。不完整的家庭以及孤独的童年生活,形成了他们相似的性格,孤僻、执拗、对人冷淡。夏目漱石真正复籍时已经21岁了,他与父兄关系一直不睦,即使父兄反对,也还是坚持要在文学的道路上走下去。寺庙出身的“k”在明知养父母让他读医科的情况下,依然瞒着养父母读了宗教相关课程,即使后来被养父母知道后拒接支付他的学费和生活费,最后和亲生父母断绝关系,也依然靠着自己的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这部分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夏目漱石的“自我本位”中勇敢追求自我的理念,与夏目漱石自身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
2.《心》中的“先生”的形象。
夏目漱石和先生的重合点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上,作为这部作品的核心人物,“先生”与作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背景,“先生”原本是善良单纯的学生,在父母亡故后把家产托付给叔父打理,“先生”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只有假期会回家里,结果叔父因为觊觎自己的家产提出把女儿嫁给“先生”,被拒绝后就立刻没有好脸色了,最后“先生”变卖了财产,连自己家都不回了,去了东京。这段经历使“先生”受到很大打击,性格大变,多疑又不信任任何人,“先生”住到房东夫人家里后也各种观察,害怕她和叔父打着同样的主意。“先生”看自己的旧友“k”断绝金钱供给后生活清苦,便邀请“k”与极力劝说他与自己同住,并且暗暗帮助经济拮据的“k”交了餐费,这也是在不触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才这么做。这个时候,“先生”是把“k”当做好朋友的,而当这个好朋友搬来和自己同住,与小姐有了接触并渐渐动了心,向自己的好朋友“先生”倾诉了自己对于小姐的仰慕之情,也把自己对于恋爱与自己追求的“道”之间的彷徨告诉了“先生”,先生这时也对小姐有感情,这样一来,“k”就不再是自己的朋友,而是把他当做情敌来对待,在“k”陷入两难境地来向自己倾诉时,“先生”用“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混蛋”这句“k”的原话来回复他,并且在“k”不知情的情况下跟房东太太向小姐求了婚,最终如愿以偿,近而又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在发现“k”死了的时候,看到他的遗书,“先生”首先想到的是上面有没有写关于他的不好的事情,在看了一遍内容后,才算放下心来,感觉自己得救了,不至于在房东夫人和小姐面前颜面扫地。
这种行为已经和他之前的样子有着天壤之别,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而关于自己的过失“先生”对小姐只字未提,一直陷入自己的抑郁中,致使小姐也变得郁郁寡欢,“先生”到死也没有对小姐讲,这一点也可以说是“先生”利己主义的表现,而在结局,夏目漱石安排了“先生”自杀这一点表明夏目漱石是不赞成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做法的,文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表现也随着“先生”的死告一段落。
3.《心》中的“我”的经历。
作品《心》中“我”看似没什么特别,其实他的形象和年轻时期的“先生”很有相似之处,都是单纯善良的学生,而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的“我”的家人,“我”的家人主要出现在第二部分“父母和我”这一部分中,主要是父母和哥哥,“我”因为父亲的病情回到家中,父母知道“我”毕业并且没有工作,就催促我拜托“先生”帮忙找个工作,他们觉得既然是“我”尊敬的人,就不会是个没工作,游手好闲的人,这期间,父亲的病每况愈下,最后打电报通知了哥哥和妹妹让他们赶回来。因为“先生”之前提醒过“我”,要尽量在父亲死之前把家里的财产问题解决掉,有一次兄弟两个一起睡时就聊到父亲的病,好像两兄弟都在盼着父亲死,但是两人又都不说破,最后聊到财产的事,接着提到“先生”。在哥哥看来,既然我那么先生、先生地尊敬的先生,想必是个知名人士,至少也该是位大学教授吧。既没有名气,又什么都不做的人,那有什么价值呢?在这一点上,哥哥的心理同父亲如出一辙。[3]
从这一段表达看,作品中的“我”是一个相对单纯的人,而父亲和哥哥已经是最普遍的有些功利的人了,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我”也会成为像父亲和哥哥一样的人,而最后一部分“先生的遗书”中,“先生”反省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之后,在自杀之前给“我”写信,也是在提醒“我”,不要成为同样的人,这与夏目漱石的理念相一致。
四、结语
夏目漱石的《心》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自己“自我本位”的思想,是一部完整的心灵剖析之作,其中的三部分层层铺垫,每部分都包含自己思想理念的展现,夏目漱石在《心》的出版广告中写道:“向意欲捕捉自己之心的人们推荐这部捕捉了人类之心的作品。”[3]《心》中塑造了具有典型特征的“k”、“先生”、“我”,每个人物都与作者息息相关,书中的为金钱背叛亲人,为爱情背叛朋友的情节正是当时社会的写照,也是作者创作理念的体现,夏目漱石揭示并批判了人心的贪婪与自私,读了这部作品,能充分理解夏目漱石的“自我本位”。
注释:
[1]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中对个人主义的解释。
[2][心][M],青岛出版社,2009,05(02).
[3]夏目漱石.心広告文[N].時事新報,1914.
[1]夏目漱石,[心][M],岩波书店,2000(01).
[2]夏目漱石著,林少华译,[心][M],青岛出版社,2009,05(02).
[3]三好行雄编,[漱石文明论集][M],岩波书店,1986.
[4]王爱军,[从《心》的创作思想看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01).
[5]赤语学,[夏目漱石的《心》与个人主义精神][J],日本研究,2005(01).
[6]徐哲敏,[夏目漱石的《心》与利己主义探讨][J],文学鉴赏,2013.
I106.4
A
1671-864X(2015)12-0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