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服务业结构性改革与实践※
——以沈阳市为例

2015-12-08吴振华

党政干部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餐饮业沈阳服务业

吴振华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生活服务业结构性改革与实践※
——以沈阳市为例

吴振华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伴随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的转变及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转移,沈阳服务性消费娱乐需求快速增长,本文通过构建生活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从五个视角十七个维度分析沈阳生活服务业结构改革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专业化批发零售业、做大做强住宿餐饮业、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以促进生活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高生活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生活服务业;结构性改革;实践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四篇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是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的现实需要,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优化经济结构,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可见生活服务业的重要性日趋凸显,由于涉及面宽而杂,统计资料少且缺乏连续性,目前缺乏对生活服务业结构性改革发展的深入研究。本文选择这一独特研究定位,通过对沈阳生活服务业进行全面细致分析,总结该城市生活服务业的优势及弱势行业,以利于沈阳经济快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沈阳。

一、生活服务业的基本内涵及指标体系构建

(一)生活服务业基本内涵

服务业由来已久,但学术界对于服务业的定义和范围未达成共识,加之服务业存在统计和制度差异,因而较少有生活服务业的提法。黄繁华(2002)将我国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现代消费性服务主要满足个人提高生活质量和能力扩展所需要的服务,2007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在此认为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重点指生活服务业。周勇(2007,2008,2009)从不同要素类型角度对生活服务业细分后研究,包括资本、劳动和信息密集型服务业等。目前得到商务部认可“生活服务业”内涵由洪涛等(2011)提出,认为生活服务业是利用一定设备、工具为消费者提供一定服务性劳动或少量商品的企业和单位总称,是社区商业重要内容。首次提出生活服务业9大体系,包括餐饮与早点、住宿业、美容美发美体、沐浴、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洗染业、照相业、维修服务。本文认为生活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商贸流通、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娱乐健身、社区服务、文教卫生等行业,是连接物质和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物质及精神产品只有经过生活服务业才能被人们消费。

(二)生活服务业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当前生活服务业发展实际情况,对生活服务业综合评价分五个方面: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即生活服务业规模和结构;生活服务业成长能力,动态评价生活服务业发展;生活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及区位环境;生活服务业发展公共环境,即政府投资公共服务业和教育科技情况;生活服务业比较优势,即各地区服务业区位商。该指标体系分3个层次,一级指标分解为5个二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又分解为17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基本为统计指标或通过统计指标运算而得。(具体见表1)

表1 生活服务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生活服务业评价指标说明

1.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生活服务业现状静态描述,通过产出和就业规模及结构表示。规模选用生活服务业增加值和从业人数,从业人员越多,增加值越大。各自对GDP的贡献率反映生活服务业在经济和就业中的地位。结构选取生活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判断内部组成合理性。

2.生活服务业成长能力。通过效益、增长能力和市场化程度表示,效益选取生活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即投入于生活服务业的劳动力量与服务业产出品总量的关系;增长能力选取生活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反映就业和资源投入规模增长,这两项指标反映生活服务业动态发展趋势。市场化程度选取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即非公有制投资在生活服务业所有投资占比。

3.生活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和地理区位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选用消费品零售额;城市化水平选取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基础设施选取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电话普及率;地理区位选取开放度,即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比重。

4.生活服务业发展公共环境。通过政府投资和教育科技水平表示。政府投资选取采用公共服务业的投资,政府投资越大,越有利于推动公共服务业发展。教育科技水平选用人力资本、拥有专利总量、科研成果,衡量各地科研及人才储备实力。

5.生活服务业比较优势。区位商(LQ)通过测定各行业在各地区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结构和方向。LQ=(某地区A部门产值/该地区全部产值)/(全省A部门产值/全省全部产值)。LQ>1表明该地区A产业专业化程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产品有一定外向度,属地区专业化部门,L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产品输出越多。LQ=1表明A产业专业化水平与全省相当,产品基本自给自足。LQ<1表明A产业专业化水平低于全省,需从区域外输入。选取沈阳各市生活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与全省生活服务业增加值与服务业的比重相除。

表2 2013年沈阳市9区4县(市)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

二、沈阳生活服务业结构性改革现状

(一)发展水平

1.规模分析。2013年辽宁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比38.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1%。沈阳三大产业中服务业占比38.0%,低于辽宁和全国平均水平。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大了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13年辽宁三大产业结构比8.7∶55.2∶36.1,沈阳市2.3∶59.7∶38.0,沈阳服务业高于辽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沈阳各地生活服务业发展特征:(1)地区差异大,沈河区生活服务业增加值最高,占比24.2%,为康平县的15倍,其次为和平区。(2)9区4县生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差距明显,和平、沈河和皇姑占比分别为88.99%、85.23%和74.22%,高于全市水平。和平占比最高,法库占比最低。(3)各地生活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与增加值比重类似,位居前三的和平、沈河和皇姑,占比分别为3.18%、3.18%和2.57%。辽中和康平位居最后,占比仅为0.30%。

2.结构分析。生活服务业内部组成成分是否合理是衡量生活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鉴于统计指标现状,现从服务行业统计门类中选取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个行业反映生活服务业基本情况。2005-2013年,沈阳生活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中,批发零售业占比最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21.69%降至2009年的19.3%,2010和2011年稍有回升,2012年开始下降,2013年降至19.65%,但对第三产业贡献最大;其次为交运仓储邮政业,占比从2005年的11.69%降至2013年的9.47%;第三为教育业,整体下降幅度较小,从2005年的8.31%降至2011年的8.28%;文体娱乐业最低,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2.93%降至2011年的2.80%。

表3 2005-2013年沈阳生活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

2013年下半年以来,得益于“十二运”以及大力发展夜经济等利好因素推动,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及部分居民服务业市场总体经济运行趋势平稳向好。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0.4亿元,增长6.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8.8亿元,增长11.2%。住宿业增速放缓。截止2013年底,登记注册住宿企业3591家,从业人员8.5万余人,床位25余万张,实现营业额20.4亿元,同比增长6.8%。全市共有星级酒店100家,床位2.6万余张,其中国家旅游局正式认定的五星级酒店8家,四星级酒店24家,星级酒店客房收入15.77亿元,同比增长5.2%。“锦江之星”、“如家”等连锁经济型酒店成为住宿业新亮点。餐饮业企暖回升,截止2014年末,登记注册餐饮企业14340家,从业人员20万余人,实现零售额428.8亿元。全市餐饮业积极落实“厉行节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形成餐饮业调整结构、优化服务倒逼机制,高端酒店客流量有所回升,餐饮消费回归理性。

相比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代表城市,2013年沈阳生活服务业中排名前四位分别为:批发零售业、交运仓储邮政业、教育、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教育占比远高于三大城市,交运仓储邮政业和住宿餐饮业占比低于三大城市。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占比与三大城市相差甚远,卫生社保社会福利占比略高,文体娱乐业占比较低。传统服务业产值占服务业产值比重高,居民及其他服务业、文体娱乐业等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由于起步晚,品种少,发展缓慢导致发展水平低下。沈阳生活服务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知识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少,高新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信息化程度低。

(二)成长能力

1.效益分析。2005-2014年批发零售业劳动生产率排名第一,在此期间提升了49.34%;居民及其他服务业位居第二,2009年前递增,2009年后迅速下降;第三为住宿餐饮业,劳动生产率2009年之前第三,2010年后升至第二,超过居民及其他服务业;文体娱乐业和交运仓储邮政业排名第四五位,劳动生产率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分别从2005年的18.39%、12.92%升至2014年的45.42%和27.30%。教育和卫生社保福利业排名最后两位,2005-2007年教育劳动生产率最低,卫生社保福利业劳动生产率从2008年之后排名最低。

2.增长分析。2005-2014年就业人数排名前三分别为交运仓储邮政业、教育、卫生社保福利业,居民及其他服务业劳动投入最低,增幅最高,文体娱乐业增幅最低。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递增,表明政府对生活服务业供给支持力度加大。其中批发零售业投资额最高,其次为交运仓储邮政业,2008年后居民及其他服务业取代教育升至第三。居民及其他服务业增幅最高,其次为交运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教育业增幅最低。

3.市场化程度。2006-2014年沈阳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呈逐年递增趋势,投资于生活服务业额度从687.4亿元增至1444.9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比整体呈递增趋势,2014年比2013年下降10%,但仍占全市比重一半以上。相对前一年,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逐年增加,但增幅逐年递减,2013年增幅仅为10.4%。

(三)基础条件

1.经济发展水平。2007年沈阳经济总量进入“3000亿元俱乐部”,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进入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消费需求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拉动住房、汽车、教育、旅游等生活服务业快速发展。从国内贸易看,沈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递增,至2013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零售额2712.3亿元,增长15.4%;乡村零售额89.9亿元,增长19.0%。9区4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呈上升趋势,城镇零售额高于乡村。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前三为沈河、和平和铁西新区,法库和康平排名最后。

2.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反映生活服务业需求,城市人口变化直接影响需求总量、变化及趋势。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对生活服务业需求扩大,提高了生活服务业增加值。沈阳城镇人口规模逐年递增,2013年城镇人口规模2550684户,城市化率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0.708升至2013年0.720,增长了0.012,说明城镇人口对生活服务业需求潜力显著增强。

3.基础设施。根据IMD《世界竞争力年鉴(1998)》,基础设施国际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相关系数0.85,国家竞争力通过产业竞争力实现,因此基础设施也影响产业发展。2013年沈阳基础设施状况良好,法库和于洪民用汽车拥有量排名前两位,沈北新区汽车拥有量最低;沈北新区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远高于其他地区,其次为新民市,辽中移动电话用户数最少。

4.地理区位。沈阳地处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是东北最大中心城市、全国工业重镇和区域商贸中心。在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推进下,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面临极好发展机遇。2013年外商在沈生活服务业直接投资中,批发和零售业外资投资最多,新签合同数39个,新签合同外资额3297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279万美元。批发零售业开放程度最高,为5.14%,其次为交运仓储邮政业。居民及其他服务业开放度最低,仅为0.03%。

(四)公共环境

1.政府投资。2009年以来受扩大内需和鼓励服务业发展政策影响,全市服务业投资步伐明显加快,部分行业增势强劲。2013年,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6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0.5%,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4.3%。从投资结构看,生活服务业中卫生社保福利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倍;教育增速超过50%,占比68.3%。交运仓储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位居前两位,占比分别为9.8%和9.3%。全省最大的服务业集聚区—沈阳金廊工程于2013年6月底竣工29个项目,总投资规模1112.9亿元,沈阳金廊核心段29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沈河、和平、皇姑和浑南四区。

2.教育科研实力。生活服务业虽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对知识和技术含量要求高,人才要求较高,沈阳从事生活服务业人力资本具有比较优势,43所高等院校全部设立生活服务业相关专业。各县市也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训体系。2013年全市拥有市及市以上独立科研机构104个,全年市以上登记认定的科技成果229项,技术贸易成交额120.7亿元,发明专利授权1595件。可见沈阳服务业科研实力方面具有非常雄厚的经济基础。

(五)比较优势

2005-2014年住宿餐饮业区位商>1,表明其专业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品有一定外向度,LQ越大说明专业化水平越高,产品输出越多。2006年之前产品输出增加,2007年输出程度稍有下降,2010年比较优势回升,LQ升至1.12。LQ低于1为批发零售业、交运仓储邮政业、居民及其他服务业。这些行业专业化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需要从区域外输入该产业产品满足区域内需要。

三、政策建议

综合沈阳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可知,需要找准生活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方向,缩小生活服务业发展地区差异,促进生活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高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

大力推动流通创新,改善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新技术改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申通、韵达等物流业快速发展,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企业应开拓新型流通业态,大范围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方式,提高流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二)专业化批发零售业

近年专业市场逐步向批发市场转换,市场数量和营业面积逐年上升,成交额大幅上涨。未来专业市场明显趋于规模化和批发功能,沈阳五爱小商品批发市场,若做好专业批发功能将进一步发展。大型超市重要性降低,拓展零售小店生存空间,中小零售店应与大型超市差异化竞争。中小零售店方便快捷,未来在零售终端实行连锁化经营,统一店面设计、服务规范及配送货,竞争力和方便性超过大型超市,连锁化是未来中小零售店发展方向。

(三)做大做强住宿餐饮业

酒店分层次发展,高端酒店建于城市中心但总量不宜过多。重点发展中小型酒店,以客房为核心产品,连锁经营方式实现规模经济,尤其是大众旅行者为对象的旅游经济型酒店是沈阳酒店业发展重点方向。餐饮特色化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绿色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餐饮企业应走健康养生餐饮之路。以标准化为依托、连锁化为经营模式中式快餐是沈阳餐饮业发展潮流。因此,吸收社会资本投资餐饮业,发展名店,培育名师,推出名菜。加快传统餐饮业步伐,推进餐饮业标准化建设。

(四)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社区就业、养老、救助、卫生和计划生育、文体教育、公共安全、商业服务体系。引导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方式到城市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等便民利民网点,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促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解决居民就近购买放心菜、放心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社区信息平台,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

(五)着力推动农村生活服务业

按照以城带乡发展原则,促进现代生活服务方式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邮政、储蓄和通信设施建设。鼓励有实力的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经营网点延伸农村,构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解决农民购买日用消费品不方便问题,形成为农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终端网络,

[1]毕吕贵.上海郊区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思路与规划布局[J].上海城市规划,2007(6):37-38.

[2]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释放生活服务业发展潜力,打造辽宁经济增长新引擎[J].辽宁经济,2013(2):4-10.

[3]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邢世博等.加快创新沈阳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3,(16):76-77.

[5]周净.完善生活服务业体系,促进消费升级《2011年我国生活服务业体系发展报告》发布.

[6]俞华.高度关注,采取措施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2(5):26-30.

[7]王鹤春.核心城市边缘中小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25-27.

责任编辑 宫秀芬

F719

A

1672-2426(2015)12-0062-06

吴振华(1986-),女,山东烟台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研究。

※本文系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沈阳生活服务业结构性改革发展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13011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餐饮业沈阳服务业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关于餐饮业征收增值税的若干思考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餐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