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探索※
2015-12-08陈明鹤荣宏庆
陈明鹤 荣宏庆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11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探索※
陈明鹤 荣宏庆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11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创新,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是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遭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重重危机背景之下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不断凸显的时代背景之下,对这一命题进行深入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内涵以及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概括阐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总结分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路径。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理论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人类社会经历了后工业化所带来的种种经验教训后作出的历史发展新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世界各个国家纷纷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中遭遇到的环境问题的灵丹妙药,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成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目标、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不断提升,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范畴之内,希望能够将半个多世纪以来快速工业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加以解决。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实现顺利转型,中国的经济社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会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反之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持续发展以及民族复兴。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之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阐述分析,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内涵、特征,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提供理论层面的坚实支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特征
生态文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不过在工业文明时代之前,生态文明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问题的不断凸显,生态文明才开始成为整个社会所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对于生态文明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生态文明开始进入高层视野,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环境改善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中,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经过历届中央政府的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成为了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确信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中国历届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特别注重依赖群众,通过充分发动群众力量来推进生态文明的持续建设。在中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就是依靠群众的真实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要做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将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使得社会成员牢牢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调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传统的资源投入高、浪费大的生产方式,转变经济收益低的粗放增长模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改造自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一个认知;二是具有典型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是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对生态文明的阐述,打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烙印;三是讲究法制和制度的系统性,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更加全面详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的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对于生态文明这一理论内容进行不断探索完善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的解读,需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进行,从社会发展内容、发展阶段、发展规律三个视角进行全面的阐述。
1.社会发展内容视角下的生态文明。从社会发展内容层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范围中去,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再到如今的生态文明,充分地反映出来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准确认知。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长期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片面的割裂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导致了社会建设内容的失衡。在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之上,长期以来存在这样的一种错误理念,那就是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不可兼得。在当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主导理念下,物质文明建设被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而生态文明建设被有意无意的忽视,结果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下滑问题明显,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危害。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迫切要求中国要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支撑,而物质文明建设的持续需要生态文明提供保障。
2.社会发展阶段视角下的生态文明。邓小平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创新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当前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都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中国生态文明体制形成的现实基础,对于生态文明体制的解决不能够回避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现实。马克思对于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他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将得到较好的解决,人也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人。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工业文明发展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来巨大生态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难题,而这一道路在中国很难走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是一个客观现实,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拿出大量的资源进行先污染再治理。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下,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要牢牢贯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时在全球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国要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为生态地球的保护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3.社会发展规律视角下的生态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逆转的规律,按照马克思的阐述,人类社会必然要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客观必然性。未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类在充分认识把握自然规律基础之上的改造自然,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生态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发展的核心思想,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出发,总结出社会主义制度是最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本身有着资本主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这为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保证。中国要利用好制度层面的优势,加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更长久的活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是冲破传统经济方式发展阻碍、解决资源短缺瓶颈、缓解生态承载压力、实现跨越式赶超战略持续发展、缓和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举措。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是一个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的社会形态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文明建设有着质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观念层面、方法层面,还体现在行动层面。中国18世纪就开始进行工业文明建设的探索,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工业文明的建设才算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成绩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思路就是要破解工业文明建设中无法解决的难题。世界范围内来看,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不同于工业文明建设,没有经验可循。毕竟工业文明建设发展历程长,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则不同,世界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式,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创新探索,摆脱工业文明建设固有桎梏,探索人类新文明。这也有可能使中国实现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并与其同步共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要解决人类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无限性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是人类发展追求的无限性以及社会资源之间有限性矛盾下的产物。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既定的历史阶段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辩证的来看人类追求社会财富的无限性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积极层面来看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极层面来看对于社会资源的无限索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中国虽然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在工业化对于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中也逐渐枯竭。中国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最近数年中国年进口石油、铁矿石数量以及依存度见表1。预计全世界范围内此类自然资源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消耗殆尽。这客观上要求中国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减缓资源的消耗速度,为未来的持续发展积蓄更多的资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要解决人类对社会财富公平享用追求的无限性与社会财富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追求公平始终是一个不变的话题。人类追求财富享用公平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同时也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向前。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急剧变革,社会不公都是重要的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由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当前通过改革开放一部分人确实富裕起来了,社会财富的不公平也越来越突出。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保守估计在0.5以上,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见图1。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于社会的危害是至深的,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有助于解决财富享用公平追求以及社会财富有限的矛盾。
表1 2006-2012年我国石油、铁矿石进口情况单位:亿吨
图1 2006-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数据来源:联合国发展规划署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要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无限性和自然环境支持人类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前所未有,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无限性,另外一方面是环境支持人类活动的有限性,二者之间的矛盾高度集中在当今的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高速的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是中国自然环境承载力的不断下降,中国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危机的边缘。要想破解资源环境支持人类活动有限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追求无限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必然选择就是通过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来实现这一矛盾的解决。通过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充分的考虑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活动承载力的要求,确保在人类追求以及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解决社会发展的长远性与功利国民时代所导致的必然后果的问题。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处理好社会当前发展以及长远发展,当代人利益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问题。当前社会发展功利性凸显,由此带来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社会环境的严重破坏。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已经难以找到一条干净的河流,一块干净的土地,生态承载体已经濒临极限。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为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至少占GDP2%,具体环境损失情况见图2。各种自然资源更是在人们无限的索取下趋于枯竭,社会发展的潜力严重受损。面对功利国民时代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国需要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方面不断努力,解决好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外部各种不利环境问题影响,本着长远发展以及发展中解决问题的理念,持续的推进生态文明,确保当今社会发展中生态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图2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损失情况单位:千亿数据来源:国家环保局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要解决人类社会以高科技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过来又会影响到生产力。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被不断的证实。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了人类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人类高科技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实现生产关系的极大变革,反之则会给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不利影响。目前高科技巨大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与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的凸显,各种形式的生产关系改革不到位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高科技发展中伴生的各类负面问题,亟须通过要变革各种陈旧的生产关系来充分的释放高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前科技高度发展与生产关系落后之间矛盾的合理途径,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以高科技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所带来的各种负面问题。生态文明既属于生产力范畴也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先例可循,这就需要中国在建设路径的探索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充分的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基础之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的进行努力。
1.注重法制建设,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从法律层面给予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支撑,进一步的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国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内增加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内容,在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始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保相关法律的前瞻性以及适用性,确保法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足够的保障。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体系设计涉及到两个关键内容,一方面是对于法制内容的确定,法制内容要全面、具体,能够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的加以规范,实现对于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内容要注意到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相互衔接,实现相关法律体系的融合,避免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内在冲突;另外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相关法律的地位,由全国最高立法机关出台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效力。与此同时,在法律的执行方面要严格执法,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部门要严格的制定责任追究机制,提升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2.依靠制度创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文明与当今工业文明区别很大,这对于现有的制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颠覆,需要制度创新的跟进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建设与完善。制度创新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法宝之一。针对当前制度层面的滞后僵化问题,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关键就是要依靠制度层面的不断创新。制度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到观念层面的思想解放。制度的创新不能受到固有落后思想的桎梏,政府要开展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全面观念更新,集全社会的智慧来进行制度创新。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制度创新要依靠群众,确保制度创新方向的正确性;二是制度创新要注意借鉴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国家这些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可圈可点,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来说弥足珍贵,因此充分利用中国的后发优势来实现制度的创新可以少走弯路,实现弯道超车;三是制度创新要做到动态调整,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毕竟现代社会“变是唯一的不变”,制度创新要紧跟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制度创新要坚持上述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在建立奖惩机制,通过奖惩来正强化或者负强化各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模式以及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行为模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稳步前进。
3.发展循环经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中,要注重依托科技创新,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助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实现绿色生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正是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才得以实现。然而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而科技创新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创新的不足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处于粗放增长的一种状态。而实践证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长期以来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大大透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背景下,循环经济以及节能减排成为了中国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国家要加强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需要国家进行财政投入来加以引导,尤其是在基础性的科技创新领域,用财政投入来支持科技创新是各个国家通行的做法,同时对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采取来引导循环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4.培育环保理念,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依靠某一个人或者小部分人的努力就能够成功的,需要整个社会具有浓厚的生态环保理念,每一个人的环保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有效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向前。环保理念要求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度认同,并外化为各种具体的环保行动。中国目前环保理念普及不够理想,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由此导致各种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随手丢弃废旧电池、浪费水资源等,这种做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要注意通过环保理念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先行,毕竟观念是行动的基础,只有观念层面正确、重视,才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处体现出来。在环保理念的培育方面,国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告知公众环境保护要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让公众在持续强化的环保宣传中具有良好的环保理念,在工作生活中能够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开展工作。在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等,这样就能将每一个人的环保力量汇聚成河,每一个人都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身力量,从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前进。
5.加强区域合作,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形式。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话题,需要区域之间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够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区域之间的合作涉及到国内区域之间的合作以及国际区域合作,从国际间的区域合作来看,这些年来中国为了发展经济,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向中国进行的产业转移,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导致大量污染的产生。一些发达国家与邻为壑,将那些污染严重的产业纷纷转移到中国,导致中国成为世界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遭遇到了巨大的困境。从国内区域合作方面来看,地区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如长江上下游流域各个城市都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结果造成长江流域生态的不断恶化。针对此种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要重点将区域合作以制度、机制的形式加以固化,把国家制度优势发挥到极致。为了更好的加强国内外区域之间的合作,这些年中国陆续加入各种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制订了二氧化碳减排计划,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逐一进行分辨,对于那些污染危害大的项目转移要用法律的手段加以治理、处罚,切不可为了当前的利益而损害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在国内方面则强化区域之间生态合作,出台了有力的整合措施。未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形式方面,要充分发挥区域合作这种形式的作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提升。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人类发展从远古文明过渡到了农业文明,然后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成绩不容否认,但是其所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以及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客观上要求中国选择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通过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来破解当前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诸如环境恶化、生态退化、资源枯竭等,从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考虑到生态文明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需要中国立足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指导,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不断进取,从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环境等方面不断的去完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不仅仅需要顶层设计,同时更需要基层切实有力的执行,需要在发展中去不断的纠正与完善,从而为中国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理论层面的指导。
[1]李欣广.使命初探:21世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江汉论坛,2011,(2).
[3]周涛.生态文明辨析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2009,(10).
[4]季开胜.略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经济问题,2008,(6).
[5]牛文浩.生态消费模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J].生态经济,2012,(8).
[6]袁银传.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13,(8).
[7]黄世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3).
[8]高惠珠.论马克思生态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4).
责任编辑 宋桂祝
D06
A
1672-2426(2015)12-0034-07
陈明鹤(1984-),女,吉林辽源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
荣宏庆(1962-),男,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省情研究所所长、教授,辽宁省委省政府咨询委员,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委党校、黑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区域经济整合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研究”和辽宁省委党校2014年度重大省情调研基金项目“辽宁完善现代市场化经济体系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项目号:2014ZDSQ-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