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过程性评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08朱锋
朱锋
【内容摘要】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要依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与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同步。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不能单纯地以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标准。笔者拟从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布置任务、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分阶段分层教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高中数学 过程性评价 应用策略
课堂教学中评价不仅必不可少,其地位尤为关键。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要依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与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同步。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不能单纯地以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而应以学生多元化的发展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一、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必然应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且便于学生准确、高效理解课堂学习内容。教师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数学活动的主题,这会使得相对枯燥的数学主题灵动、活泛起来,学生自然会很快乐的加入课堂学习中来。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实施过程性的教学评价,将会使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及时改正错误,学习能力将会逐步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新教材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V关于不等式课时中,可以如下安排教学过程:围绕教材中的知识重难点,合理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讨论学习。如已知-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注意制定相关的数学探究活动,紧紧围绕数学主题,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最终具备终生数学学习能力。 二、根据教材布置任务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数学任务布置比其他学科更为频繁。教师布置任务的内容、方式和评价方案设计可以以如何更利于学生思维训练为基点。这样,学生在积极探索教师任务的过程中,个性会得到张扬,也会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实施过程性教学评价,将会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学习优势与不足。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必修四第一章的三角函数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教学任务中的重难点。如函数y=2sinx的单调增区间是多少?在前期对相关问题分析思路的指导后,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思考该问题。教师以此前已经形成制度化的评价标准让组与组之间互相点评,也可以采取组内成员互相评价的方式,利用这些过程性评价生成更多的课堂精彩,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恰似射击体育运动员参与比赛一样,所有的一切行为均是围绕击中靶标进行的。因此,教学活动的展开也必须在教学目标的分解中实施。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必修三第三章概率的知识时,教师在给学生正式上课之前,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目标。在对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的分解中,寻求更好的知识载体。如分析明天是晴天的概率是多少?邻居家小朋友此次期末考试取得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的概率是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都要精心预设,决不可简单给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学目标的设定也需在对班级学情的科学合理的把握下,帮助学生自主形成严谨的分析问题的思路和习惯。 四、分阶段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应站立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知识基础、已有能力之上。再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性实施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帮助班级的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数学技能,逐步提高数学水平。教师对学生实施过程性的教学评价,将会帮助每位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形成完善的思想系统。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实施分层次性的教学活动。对于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1,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多少?教师在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后,逐渐设置一些较难的问题,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地教学,将会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技能。 总言之,过程性评价的效果显然优于点的评价,教师若能适时、适当、科学对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加以评价,就一定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智慧火花、知识漏洞、思维死角等,尽快帮助学生弥补不足,最终实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09. [2] 刘尊革. 浅议数学教学设计[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