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
2015-12-07郭艳马捷
郭艳+马捷
摘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推进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多课程教学形式下学分认定,有效地推动学分制管理的实施。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学分认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1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因此,学分制的推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选择。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从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实施学分制管理才能充分体现重视学生个人发展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至今,全国范围内推广学分制已出现了四次“高潮”,逐步形成学年学分制、弹性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等。目前,我国高校围绕学分制改革,在学分银行、学分转移、学分互认等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出现了学分制改革的“第五次高潮”。许多高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课程建设等手段,有效地推动了学分制管理的实施。我校于2008年启动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及积累,2010年成功完成将人才培养方案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从2010级新生入校起正式实施学分制管理。我校在对学分制管理运行中涉及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借助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已形成一套可行的学分制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又大力发展网络教学课程,以微课和慕课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带动教学改革和学分认定改革。
一、信息化管理是实施学分制的有效手段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学习进程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选课制为核心,以学分及绩点的计算来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毕业资格获得的标准。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突出“三个自主”,即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和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及学习进程。
在学分制管理下,存在着基于学生、课程、教学管理及教学资源四者之间的矛盾,纵然学分制管理方案设计完美,但人工手段下实施学分制仍困难重重,因此许多高校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在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技术、课程共享和管理平台等技术的支持下实施学分制。
二、学分制管理框架的构建
1.课程设置。我校从2006年起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完善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将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文化素质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实践课、专业拓展选修课、素质能力选修课6大类课程类型。并对各课程类型在修学学分的制定上做了相应的规定,如文化素质课32学分、专业群平台课16学分等。除了对课程类型做了统一外,还对课程性质做了相关的规定,便于实施选课。如文化素质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实践课属于必修课,必修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专业拓展选修课和素质能力选修课属于选修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选修是学分制的基础。为把握住选修课的开课数量和质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专业选修课程的建设上普遍采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综合考虑学生本专业能力提升、跨专业发展、就业针对性等需求。对于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每学期第10周由任课教师提出开课申请报专业系审核,之后交教务处初审,初审合格的课程,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听取新开课程的老师进行说课、评审,评审通过后的课程,编制下学期选修课开课计划。经过近四年的建设,目前,我院公共选修课开设的总门次为158门五大类,即方向外语限选课、体育选项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职业能力提升类选修课、专升本模块课。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体现课程灵活性的重要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选课的空间。
2.学生选课。我校目前开课分为院系开课及全校开课。选课形式对应分为院系级选课系统及全校选课系统,在排课及选课时间安排上以先院系必修的专业课程再全校必修的公共课程,然后再安排属于选修的课程,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正确选择而不会出现该选的课未选上的情况。在选课的实施上采取三轮选课,第一轮选课主要针对专业必修课,此类课在开课形式上以各院系按教学资源制定的学习形式为主,各院系可以组织学生选课形成教学班进行开课。第二轮选课主要针对全校性公共必修课,学生可以错开自己的专业必修课程的上课时间来选择公共必修课;第三轮选课为专业选修课和素质选修课,在必修课选完的情况下再来进行任选课的选课,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兴趣、精力和职业拓展来选择想修读的课程。
3.学业导师制。为了指导学生的正确选课,我校建立了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辅导,以及课程选课的指导。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生的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选课提供有效指导。并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督促学生对未取得学分的课程进行重修。更多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学业上的帮助。
4.考试管理及成绩管理。我校对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两类:考试课和考查课。其中考试课又分为国家组织的等级考试和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国家组织的等级考试有2门:公共英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由教务处统一按课程教学班进行安排,一般在学期末进行;考查课由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时随堂进行。考试课课程的成绩为百分制,大于等于60分才能取得学分,并按要求计算绩点;考查课课程的成绩为等级制,由信息系统自动折算为对应的百分制(如及格为65,优为95等),大于等于65分才能取得学分。
5.网络课程、共享课程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下学分制的外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所拓展。我校部分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建立了网络课程,加上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资源、以及当前发展起来的网络共享课程和在线课程资源等,借助数字设备学生在课堂外随时可以在网上学习一些专业课、公共课、素质能力课,通过学校安排的考核或认可的考核方式后,获得所需要的学分。
6.学分置换。在信息为主的时代,学生对于职业发展需求的新理念非常敏锐,对于就业方向极为敏感,许多学生在校期间会自行补充和拓展各方面的知识,获取本专业要求以外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对于专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考试等技能方面的学习可以用获得奖项及相关证书来申请进行选修课类课程的学分置换
三、发挥信息化作用,实施网络课程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在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度普及的形式下,高校学分制管理近年来面临着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传统的学分制管理模式越来越显局限。微课、慕课和私播课等新教学手段的兴起为学分制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对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择网络课程。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专业类必修课程,是经过论证后按培养规格和素质要求进行确定实施的,这类课程不同的学校建设的网络课程要求有所不同,而本校建设的专业课网络教程主要用于课堂外辅导和重修学习,所以一般不建议通过网上教学的方式进行,专业选修课类课程,是学生在本专业或是相关专业进行拓展学习、获取先进知识的途径,这类课程要求开出门数多知识覆盖面广,要求教师对专业新知识把握程度高,因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所以可以采取引进共享网络课程来增加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是专业方向进行校内资源选课或是选择网络课程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全面教育的需要。公共类课程不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课程开课门类和班数都较多,为优化教学资源建议采取网络模式进行课程教学,并可以整学期滚动开设,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或重修。
2.实现网络教学与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目前许多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是独立性的,只在管理系统内部实现了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教学任务、课表、选课、成绩录入、学分计算等管理过程。随着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共享课程联盟的成立、学分互认制度的制订,必须要实现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有效融合,选课数据要上传到管理系统中,学生在网络课堂上完成的上课、提问、辅导、在线测试后,成绩最终录入到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中。
3.实现校际间的学分互认。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互联网多模式平台的应用,目前各高校学生都能方便地享受到更多更优的教学资源服务。加强高校联盟、校校合作,校际间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完善对接机制,对同类院校强势学科的学分给予互认,建立学分银行,形成高校联盟课程互认制度,以便更好完成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
总之,实行学分制管理是一项较为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管理工作,信息化背景下学分制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能否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要统一思想、统一协调,制定相关管理配套政策,加强网络建设的投入,建设校内网络课程及在线考试系统,引入优质网络课程,真正意义上完成有特色的高校学分制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燕.高校教育信息化对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影响[J].考试刊,2013,(1).
[2]许景润.对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模块教学管理问题的思考[J].职业,2008,(09).
[3]张力飞.对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教育学文摘,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