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激趣 以趣促学
2015-12-07吴正宪
吴正宪
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学习行为的前提是“有趣的我才喜欢学”。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上,他们会形成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持久的注意力,迸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想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和好胜的心理,积极创设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变“教”数学为“玩”数学,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新课伊始,笔者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拍球比赛。“同学们,咱们分两组来做拍球比赛好吗?”“怎么比?”学生们喜出望外。眼看每人都来拍球,时间来不及,大家提议选代表,于是每组派4人,并当场根据每一代表的拍球个数作了统计。不一会儿,甲组发现本组拍球总数超过乙组,高兴地欢呼起来。此时,笔者自告奋勇也参加比赛,并把自己的拍球数加入乙组之中,顿时乙组的总数明显增多,学生们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有的说:“甲组也再加1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学生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把每组几个人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
适当的情境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激发他们的巨大活力,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创造条件。笔者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拍球游戏,由游戏活动自然而然引入到对数学的学习中。当学生大呼比赛“不公平”时,“平均数”呼之欲出。这一“匀乎匀乎”,表明学生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笔者便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数”,随即与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小小的比赛激发了学生对探寻“平均数”的学习需求,比赛虽结束,但学生学习的兴趣愈来愈浓。正是,课伊始趣已生。
二、巧设问题串,打破学生认知平衡
有了问题就会有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一个个有趣且有价值的“问题串”,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认知平衡,一个个问题的抛出,一个个思维高潮的迭起,搅动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在自发的学习状态下,感受着学习数学的乐趣。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笔者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地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之中。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
生1: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笔者肯定了他们,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生2: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
“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笔者称赞道。停顿片刻,笔者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问:“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学生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
生3: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
“很有创意。”笔者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但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笔者给学生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求圆周长的方法,在学生经历了思考、操作等过程,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后,笔者通过对不同情况求圆周长的追问,打破了学生自主建构的认知平衡,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受到了挑战,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产生了找到一条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的兴趣。笔者恰到好处的追问,促使学生的学习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渐进、发展。而打破已有的平衡是为了建立起新的平衡。此时,正是课继续趣更浓。
三、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的学习素材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上课前,笔者做了这样的教学安排:请学生到附近的商场、超市购物。课上,呈现学生的购物小票,请学生向同伴介绍购买的物品,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一起帮助解决。笔者出示了学生A的购物小票。
学生A提出问题:
(1)1本笔记本和1块橡皮共多少钱?
(2)1盒铅芯比1副三角板少多少钱?
随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解答起来。有的学生找出了整数加减法法则做依据,有的学生悄悄地打开了教科书,想从例题中受点启发,有的学生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笔就试着做……学生们尝试着,争论着,最后终于发现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计算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一张小小的购物小票,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计算教学赋予了生活的气息。这看似简单的安排,正是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由于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因此他们会投入极大的热情,主动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
笔者认为,数学学习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架设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只有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探索兴趣,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王薏老师对此文有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