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长远流传

2015-12-07余琼莹

曲艺 2015年9期
关键词:潮剧白素贞许仙

举办《清曲雅韵—余琼莹潮曲唱腔艺术专场》,让我深刻体会到,一首经典唱腔作品,必须词曲皆美。而对于地方曲子来说,还必须接地气,在演唱者对唱词深入理解的同时,赋予曲子感情,使之有了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流传。

一、选取恰当的曲艺形式:彰显地域文化

广东曲艺有两个比较有影响的大曲种,一个是流行于广州等地区的粤曲,另一个是潮汕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潮曲。潮汕曲艺形式多样:潮曲清唱、潮汕方言歌、潮州歌册等都属于潮汕曲艺的范畴。不同曲种的形成历史、演唱方式不尽相同,因而便形成了潮汕地区曲种的多样性。

笔者从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毕业分配到汕头潮乐团(汕头市曲艺团)工作,接触最多的表演形式就是潮汕方言歌表演唱。由王敏作词,陈丁谋曲的潮汕方言歌《请到汕头行一行》可称是团里的保留节目,我参加演唱的这首曲子一经问世便传遍潮汕大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唱到了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台湾等地区和国家,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这首曲目歌唱了汕头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自古是著名的百载商埠,近代是潮商帮崛起的摇蓝,今天更是充满着活力和生机的经济特区:

金凤花开满鮀城,碧海蓝天映彩霞,韩江鱼跃传喜讯,画眉翠堤闻呀闻莺声闻呀闻莺声。一湾两岸春一色,请到汕头行呀行一行,请到汕头行呀行一行……

2014年的6月6日,为纪念全国第九个文化艺术遗产日,弘扬潮剧潮曲唱腔艺术,宣传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精髓,由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汕头潮乐团等主办的我的专场演出便选取这一首潮汕方言歌《请到汕头行一行》作为开场曲目。这首曲子通过领唱、合唱、对唱、快板说唱的几种演唱形式体现了汕头的地域文化特色。

“汕头变化真正大,请到汕头行一行,潮州戏,南国鲜花结硕果,潮州乐,绿色旋律谱新声……”这一段我主要以歌唱方式演绎,如歌地唱出:汕头是潮汕传统艺术的展演中心,潮剧、潮乐、潮汕曲艺传统丰富,多姿多彩,到汕头行一行将会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筹备演唱会期间,我曾多次登门拜访并请教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王敏老师,他对我的演唱专场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并且悉心帮我讲解和指导,建议如何诠释歌词的内涵。为了能让歌词更贴近新汕头新时期的风貌,我向老师建议融入和更新一些新元素,这样更能将汕头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文化艺术、旅游等亮点统统加以表现。通过大胆的尝试,我们成功地吸引了不少青年观众驻足观赏。请看修改后的快板:

滨海明珠呈瑞气,四通八达标名城,抽纱刺绣工夫茶,潮菜飘香有美食,小公园,老妈宫,中山公园福合埕,蚝烙,炒粿,牛肉丸,粽球笋粿浮朥饼,乌橄榄,酸咸菜,鲜薄壳,菜埔仔,三棱橄榄香在喉咙底,红澄澄的蜜柑到处都是叫卖声,(合唱)到处都是叫卖声。

这一段快板以曲艺说唱的形式来表达,特别在咬字方面我运用了潮剧花旦中那种“嘴尖舌仔利”的咬字特点,同时又结合曲艺演唱的特点,或“轻”或“脆”,或“明”或“纯”,音乐则以三弦、扬琴、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这种说唱与音乐的结合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潮汕方言歌独特的魅力。

二、量身定制:尊重“角的艺术”

潮曲来自于潮剧唱腔,从舞台表演艺术剥离出来以后,又因为减去场景和特定角色的化装,被叫做潮曲清唱。潮剧艺术包括文学剧本、音乐唱腔、锣鼓伴乐和舞台美术,是潮汕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南戏,迟至明代已经形成独立的剧种,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戏曲史上流传一句话:“曲藉剧目而产生,剧目因曲而流传。”近代以来,一批优秀的潮剧传统唱腔、新编历史剧唱腔和现代戏唱腔,因唱词的正能量和旋律曲调的优美,一直在民间传唱,流行遍布海内外,成为潮汕曲艺演唱的主要品种,也为潮曲清唱受到群众欢迎打下坚实基础。

潮曲清唱《愿做凡人不做仙》是专场中一首新创作的潮曲清唱作品。该唱段选自国家一级编剧范莎侠老师的剧作《白蛇新传》,由国家一级作曲家李廷波老师根据我个人演唱的音域、音质、音色等唱声特点来量身谱曲。填新词、谱新曲是文字和音乐的创造,唱新曲是声腔的创造,因此凡演绎声腔艺术的演员都看重首唱。在第一次读曲本的时候,我已经被范老师的唱词深深打动,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一首真情至爱的赞歌!潮剧历来写《白蛇传》的剧目颇多且流传广泛,因此,让这首新曲得到观众认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看范老师诗化的雅词,还有李廷波老师的精心谱曲,已经能够让我信心倍增,这样的创作是一种新颖的艺术元素的集中体现。因我在行腔上、造韵上也是初创,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可谓千锤百炼不放松!

该唱段先以几句幕后歌作铺垫:

雨纷纷,泪纷纷,泪雨纷纷洒塔门。许仙泣血把妻唤,塔下醒转女钗裙。

李廷波老师在设计唱腔的时候运用了潮剧中端庄、稳重、深情的重六的调式,由于是潮曲清唱,在观众的视觉中没有了整个剧情的故事情节作为铺垫,在角色的情绪处理把握上需要更恰当的表达,这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我非常感谢范、李两位老师给我设计了这一段真切动人的词曲,许仙和白娘子的千年情缘家喻户晓,曲的开头的合唱中“许仙泣血把妻唤”已经能让观众了然这段曲子的故事来源,这已经是最好的切入点了。

随着幕后歌的女声合唱结束,我在第一段入曲,在中快的二板过门音乐后悠悠地轻唱出:

声声悲唤耳边响,

阵阵暖流涌心垣。

昏冥中顿觉三春暖,

冰冷的身躯又回阳。

白素贞被压雷峰塔下,许仙年复一年在塔前哭塔唤妻,这时的白素贞才慢慢地从“冰冷的身躯又回阳”。在这一段中,我将气息控制为弱、轻。苏醒过来的她又深情地呼唤:

爱许郎啊,

你塔前哭妻啼血泪,

我塔下呼郎泪不干。

西湖风雨又如旧,

往事历历心头翻。

这一段以慢板的节奏来演唱,通过对比、排比的表达方式来演绎回忆中白素贞与许仙或温馨或甜美的美好姻缘:

想当年,风雨同舟天作合,

仙家凡俗情相牵。

我爱你温良诚朴人勤勉,

我爱你谦谦君子品貌端。

我与你齐眉举案创家业,

我与你悬壶济世同苦甘。

我与你山盟海誓对星月,

我与你是千载修来的好姻缘。

在李老师的悉心辅导下,经过精雕细琢,在这一段中我以轻盈飘逸、柔婉多情的声腔来演唱,以抒发白素贞柔婉多情的心绪和对许仙倾心爱慕的款款情意。而当唱到“谁料到,禅师道破前尘事,端阳杯酒起祸端!”时,我在演唱“端阳杯酒”时,特别着重把“酒”的含义表达出来,在“酒”的演唱字音上加上“下滑音”,强调许仙与白素贞的冲突的肇始—打破他们美好姻缘的祸端正是这杯端阳酒。

[许仙呼声:“娘子,妻呀……”白素贞 (震动)许郎,我的许郎!

(接唱)许郎呼妻情悲切,

句句揪动我肝肠,

此情得来非容易,

磨难锻就好鸳鸯,

到如今,仙籍可舍情难舍,

铮铮誓言对苍天!

(夹白)禅师,仙长—

但求得恩爱夫妻长相守,

白素贞愿做凡人不为仙!

这一段也是整首曲目的高潮部分,节奏也随人物情绪的推动已经变为稍快的二板,在情真意切地哭喊“许郎,我的许郎”时,随着铿锵的锣鼓过门音乐,以饱满的声腔和坚定的信念唱出:“但求得恩爱夫妻长相守,白素贞愿做凡人不为仙!”真情使白素贞感受温暖,也感动了上界仙佛。在雷峰塔倒毁之际,白素贞面临着归仙籍还是为情而舍弃千年修行的痛苦抉择,此唱段抒发了人间的真善美,赞美了崇高的爱情,是潮曲清唱的绝佳演绎曲目,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传承经典的意义。

三、创新形式: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

许多观众看完专场后都很喜欢其中的一首曲目,那就是我自弹自唱的潮曲清唱《宝篆香销》。《宝篆香销》是潮剧电影《荔镜记》中的经典唱段,唱词描写的是女主角黄五娘满怀心事、愁绪万端的一幕,这个唱段经过电影的传播以及我的老师,潮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姚璇秋老师的演绎,广为流传。我在决定举办专场的时候,特意收入了这首曲子,同时通过自弹自唱的创新形式对这其加以演绎。

宝篆香销,银台烛谢。半规残月照疏棂。欲眠眠不得,欲坐坐不宁,心中事,千重万叠向谁诉,空皱损两黛青。想昨日相思分两地,喜今朝同聚一门庭。他屈身为我,如此多情古来少,我一意怜他,不知何日结鸳盟。怕只怕一朝泄漏春消息,礼法家规不容情,终宵辗转苦无策,泪随残蜡点滴到天明。

这首唱词风格典雅,文字优美,旋律动听。唱词之中,五娘与陈三同处一家屋檐之下,但是却不能见面,她心中有满怀的心事说不出来,对着蜡烛,心中在滴泪。在演唱这首曲子之前,我逐一理解唱词含意,专程登门向姚璇秋老师求教,老师在咬字、抒唱方面给了我许多的技巧指正。在专场演出现场,我借助古筝演奏,自弹自唱,加上洞萧,铜钟伴奏,通过形式的创新,以及个人的独特理解,赋予这首曲子新的生命力。这次在传统基础上形式的创新,获得了成功,受到了观众的肯定。

四、结语

通过举办《清曲雅韵—余琼莹潮曲唱腔艺术专场》,我有机地梳理了潮曲演唱方面的技巧。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使得作品得以长远流传的真谛—艺术之路漫漫,仍待矢志求索。

猜你喜欢

潮剧白素贞许仙
发胖也有好处
非遗项目
白素贞飞行时为什么要一只手伸向前
南国奇葩——潮剧
白素贞飞行时为什么要一只手伸向前
许仙人
许仙人
《白蛇传》新编
千年等一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