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健康的曲艺评论

2015-12-07

曲艺 2015年9期
关键词:行家评论家曲艺

谈到文艺评论对曲艺的重要意义,我想起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声改革的一段往事。

当时侯宝林先生尝试创作的几个新相声段子颇受欢迎。但他认为这些相声还不成熟,新相声光靠自己摸索还不行,需要更多人的参与。于是,一批相声艺人自发地聚在一起,发起成立了北京相声改进小组,这个小组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节目演出后一起讨论新作品的得失,并研究怎么改。正是在这种直言不讳的艺术批评之中,一批相声改革的经典作品诞生了。

从艺术评论的角度来看,这段往事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有价值的艺术评论来自行家的品鉴,改革小组中的相声艺人在专业眼光上有着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其次,评论应该是真诚坦率的,相声改革小组成员之间的切磋是挑剔的、直率的,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要让相声在新社会继续存在和繁荣。

当代曲艺对于评论的要求已大大提高,对于评论家的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理论的深度决定了评论的高度。但无论标准如何提升,文艺评论的基本要求没有改变,那就是:评论家应具备真正的行家眼光,并能对作品作出客观、真率的批评。

毋庸讳言,在当代文艺评论中,曲艺评论是比较沉寂的领域。分析原因,其一,曲艺作品一般而言都是清晰而通俗易懂的,并没有给评论家提供太多需要阐释的空间,各种分析工具和方法难以施展,有劲使不上。因此,艺术评论工作者对曲艺较少问津;其二,从事曲艺评论需要专业的艺术素养,进入方知门道很深,使一般评论者望而却步。“不愿”或“不能”造成了评论在当代曲艺发展中的“缺位”“缺席”。

文艺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曲艺作为文艺“轻骑兵”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价值,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是其先天的艺术要求。但通俗不等于简单,文艺评论对于曲艺创作、表演与传播,对于观众的鉴赏,都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

当代曲艺评论至少在三个层面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其一,艺术创作一开始总是不成熟的,优秀作品既需要创作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评论家专业的建议。因此,评论对于曲艺作品创作是一种重要的支持;其二,曲艺表演需要行家挑剔的眼光,评论家应该是曲艺表演最苛刻的观众,对表演得失做出及时的反馈;其三,要对曲艺艺术现状做出敏锐的判断和思考。当代曲艺市场的冷热与作品的优劣往往并不对等,在热捧或冷遇之间需要评论家理性、客观的判断,并及时对观众、市场发出提醒的声音。而后者在当前尤其重要。

客观而言,当前曲艺的创作、演出存在着许多令人遗憾的情况。低俗化倾向、快餐式消费等现象的存在,固然有多重原因,也不仅仅是曲艺的问题;但缺少健康、有力的文艺评论,在创作与评论、观众与作品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对话,是一个重要原因。

健康的文艺评论,要有直言褒贬的勇气和与人为善的初衷。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正经受着多重冲击的曲艺艺术,更需要评论界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呼唤健康的文艺评论,对于当代曲艺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行家评论家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班门弄斧新传
《曲艺泉城》
基于奖励值RNN和A2C模型的音乐生成
梁晓声“报恩”
呆若木鸡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