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中共“四大”述论
2015-12-07洪晓霓
洪晓霓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发言总结了广东的革命情况,发表了党的代表大会上的第一篇军事报告。在“四大”精神的指导下,他负责组建了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领导广东工农运动,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中共四大 周恩来 革命武装 工农运动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周恩来在大会上作军事报告,总结了在广东的革命经验,为组建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奠定了基础。会后,在“四大”精神的指导下,他积极开展广东工农运动,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组建了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和重要启示。
一、广东的革命实践为周恩来在“四大”发表的军事报告提供了重要依据
1924年9月,周恩来回国后,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等职,领导广东、广西、闽西南及南洋等地党的工作,并受党的委派参加“民族解放协会”的组织领导工作。回国不久的周恩来意气风发,积极遵循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示,迅速开展各项工作。他参与平定广东商团叛乱的军事指挥工作,在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建立了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制度,筹备组建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丰富的军事工作经验为周恩来在“四大”上发表的军事报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指挥平定广东商团叛乱的军事工作。1924年9月周恩来到达广州时,广州商团正在发动武装叛乱,共产国际发表《告欧美工人及全世界被压迫民众书》,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广州商团颠覆广州革命政府阴谋,号召各国工人支援广州政府的斗争,支持孙中山镇压商团叛乱。10月,中共广东区委积极响应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号召,在广州举行集会,周恩来在会上发表演讲声讨广州商团,他说:“不论帝国主义者、军阀政客、官僚或是买办与洋货商人,他们统统都是革命的对头。”他号召工、农、兵、学、商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南北军阀!打倒一切反革命派!”会后,各界群众游行,遭遇广州商团袭击,当场死亡二十余人。随后,中共广东区委发表宣言,强烈要求严惩广州商团。①在共产国际代表和周恩来等人的催促下,孙中山成立了平定商团叛乱的革命委员会,调集革命军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周恩来参加了平定叛乱的军事指挥工作。
(二)全面开创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在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以前,黄埔军校的政治部形同虚设。1924年11月,周恩来应邀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了解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实况后,他在政治部工作会议中指出:“过去黄埔军校政治部是个空架子,军校也没有多少真正进步的政治工作可言。”①上任之后,他对政治部进行大力整顿改革,“设立指导、编纂、秘书三股”,健全组织机构,制定政治工作的改进计划和具体细则,“明确了政治部的工作宗旨和各股的职责权限,实现了政治部工作的正常运转。”接着,周恩来又协助廖仲恺在军校中积极推行党代表制度,这样,就在黄埔军校逐步建立起一套崭新的政治工作制度。同时,周恩来主持政治部改进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政治教育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开了“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国近代史”等课程,加强革命理论教育。周恩来还经常聘请廖仲恺、张太雷等国共两党领导人到军校作报告或讲演,举行政治讨论会,组织创办刊物,成立血花剧社,进行革命宣传,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教育活动。由于周恩来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黄埔军校的政治状况和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不久,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学习借鉴苏联红军的经验,把政治工作推广到国民革命军的部队中去,加快了革命军队的革命化进程,增强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后来,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一时期的政治工作:“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②
(三)筹备组建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大革命时期,在统一战线中掌握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决定性条件,独立掌握军事武装是无产阶级取得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重要保障。因此,独立掌握一定的军事武装并争夺革命的领导权对于国共合作中的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要。周恩来是中共最早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他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共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必要性,非常重视掌握党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主张“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没有革命军,军阀是打不倒的。”1924年11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中共广东区委征得孙中山的同意,决定抽调力量,以大元帅府的名义,建立一支革命武装,周恩来负责此项工作。他从军校中抽调特别官佐徐成章和第一期毕业的优秀生周士第、赵自选,并从其他单位抽调了共产党员廖乾五、曹汝谦等5人,负责具体的组建工作。③这支革命武装的番号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支车队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就是后来叶挺独立团的前身。
在日益高涨的大革命形势下,1925年1月11日,中共“四大”召开,中共代表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等人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出席会议,周恩来作为旅欧支部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他参与了大会相关文件的制定并作军事报告。在报告中他主要谈广东的革命情况,是党的代表大会上的第一篇军事报告,也是党的历史上第一篇关于军事方面的重要讲话。报告引起了全党对军事工作的重视,为党的军事工作的开展和大革命的蓬勃兴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周恩来和其他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四大”总结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endprint
二、周恩来贯彻落实“四大”精神,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创造了经验
中共“四大”闭幕后,周恩来在国共合作中始终把握“四大”的精神和打击右派、孤立中派、扩大左派的政策,与国民党右派和党内机会主义进行斗争。党的“四大”指出,“民族运动必须得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才能防止其妥协,发展为正比例,不但在推翻外国帝国主义的争斗中,须依靠无产阶级及农民等一切劳动群众之努力,即此等争斗得着胜利,亦须无产阶级及农民等一切劳动群众有他们强固的阶级组织及其政党,才能够保障革命的胜利,并抵抗新的反动势力,进行自己阶级的革命。”①周恩来坚持依靠人民进行战争的思想,认为战争的实力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必须武装民众,把军队和群众的武装斗争结合起来。因此,在“四大”思想的指导下,他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积极领导广东的工农运动,大规模开展了建党、建军和建政的工作,并组建了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创造了经验。
一是负责组建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周恩来组建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成立以后,徐成章任队长、周士第任副队长。在1924年底至1925年期间,该队援助广宁农民运动,镇压反动地主武装。中国共产党在派员参加黄埔军校工作和领导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有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在陈延年、周恩来的领导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于1925年11月在广东肇庆正式成立。这支部队实际上是我党领导的大运帅府铁甲车队的全体成员和黄埔军校的一部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组成的。周恩来亲自从黄埔军校抽调许继慎(共产党员)等30多人到该团任营长、连长等职。周恩来强调要把独立团培养成为一支最可靠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革命军队。他要求该团制定新兵训练计划和干部的培训计划,编写政治教育提纲,对广大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当兵是为了拯救中国,是为了解放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②1926年,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锋,开赴湖南前线作战。5月1日,叶挺独立团主力由肇庆到达广州。周恩来召集连以上党员干部,作了重要讲话。在周恩来讲话的指导下,党员干部在独立团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这支队伍由周恩来组建,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队伍。
二是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周恩来在广东工作期间,为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维护党的统一战线,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势力越来越猖狂,尤其是戴季陶主义和西山会议派相继出现后,更是肆无忌惮地进行反共活动。国民党的二大召开之前,周恩来、陈延年等人建议在这次大会上采取“打击右派、孤立中派、扩大左派”的方针,计划在选举新的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时多选左派、少选中派、争取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占优势。但由于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反对,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最后决定向国民党右派让步。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等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主张,执行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决定。而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篡夺了国民党的高级领导权,国民党右派势力急剧膨胀。东征结束后,蒋介石与国民党右派勾结起来,策划挑起事端,进一步破坏国共关系。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震动全国的“中山舰事件”。“中山舰事件”后,许多共产党员被排挤出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周恩来领导中共广东区委军委聂荣臻、黄锦辉等同志,通过各种办法,在国民革命军和黄埔军校中开展工作,向这些单位派遣干部,向党员传达党的方针、政策。1926年5月,周恩来遵照党的指示,以国民政府政治训练部名义,把“中山舰事件”后受蒋介石排挤的250余名共产党员集中到广州大佛寺,举办“高级政治训练班”,周恩来任班主任,这个训练班的党团员后来成为北伐的骨干。③
三是积极领导广东工农运动。周恩来在广州的日子里工作十分繁忙,既要从事军事工作,组织革命武装,又要领导工农运动。1925年,广州、香港的工人爆发了省港大罢工,6月23日在广州组织了10多万人的反帝示威游行,周恩来与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一起领导了这一反帝示威游行。7月31日,周恩来到省港罢工工人代表第六次大会作报告,热情歌颂了工人的革命行动,还提出了实现工农兵大联合的具体设想,他的报告给罢工工人以极大的教育和鼓舞,有利地支持了省港罢工斗争。同时,他还大力支持农民运动。在第一次东征期间,他每到一处就召集农民开联欢会,号召农民组织起来,支持革命战争。第二次东征时,各地农民在东征军的宣传帮助下,农民协会得到恢复和发展,周恩来给予大力支持。1926年5月至9月,周恩来应聘担任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讲授《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的课程。他结合自己从事军事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实际经验,阐述了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的密切关系。他讲课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三、周恩来在广东的革命实践为党的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中共“四大”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大历史功绩,它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有了重大进展,已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这是全党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其中也有周恩来的贡献。会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共“四大”方针,扎实地深入开展工人运动,很快出现了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周恩来在广东的革命实践推动了广东革命形势的发展,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周恩来在广东的革命实践证明:
(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周恩来在广东的实践,用正确的理论和四大精神作指导,维护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工农运动,建立人民军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正确理论。事实证明,革命统一战线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正确与否关系革命的成败。这是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周恩来和广东区委很早就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在区委中设立军事运动委员会(军事部),在领导农民运动时率先建立了农民自卫军。他和广东区委先后领导建立的人民军队成为大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大革命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三)党和人民的紧密结合,是民族振兴,革命胜利的关键。周恩来在广东的革命实践促成了党和人民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力量。当时的广东形成了党的组织紧紧地依靠当地的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又自觉地接受、拥护党的领导的生动局面,大革命由此被推向高潮。周恩来广东革命实践和全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经过毛泽东和全党的总结,形成了称为“三大法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