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和谐课堂的构建
2015-12-07马振
马振
摘要:和谐的课堂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是秩序井然的课堂,是师生观点碰撞相互促进的课堂。课堂的和谐高效是每个教师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而德育课堂的高效和谐给任课老师带来的幸福感觉则更为直接和快速,因为学生会在下一秒表现出不一样的自己,他们会乐意把课堂上的经验感受外化出来。而在当下,德育课堂带给任课老师的这种幸福感变得越来越稀缺了,不和谐课堂却时常出现。本文对这种情况做了些浅显的初步探究,藉以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课;和谐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39-02
德育课在学校课程安排中一直比较特殊,因为德育课除了教授学生日常的社会伦理规范和社会基本知识外,还关乎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以及学生对社会的理性思考和客观认知。而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和信息媒介广泛介入的当下,各种观念和信息充斥在我们周边,在这种情势下,探索走出新的德育教育教学实践路子对和谐德育课堂的构建变得十分迫切。
一、德育课堂不和谐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和谐的课堂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是秩序井然的课堂,是师生观点碰撞相互促进的课堂。课堂的和谐高效是每个教师幸福感最直接来源,而德育课堂的高效和谐给任课老师带来的幸福感则更为直接和快速,因为学生会在下一秒表现出不一样的自己,他们会乐意把课堂上的体会结合以往生活中经验到的感受外化出来。而在当下,德育课堂带给任课老师的这种幸福感变得越来越稀缺了,不和谐课堂却时常出现。
经常可以看到,德育课堂里老师在上面讲得井井有条,学生却在下面或呆若木鸡,或心存异见而懒于交流。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和谐的局面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与德育老师对自身定位不准有关。在传统的德育课堂中,德育教师是社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是社会要求、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的传声者,常对学生提出各种大小期望和行为规范,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进行点评。这种居高临下的权威层级关系在客观上确实能引导低年级学生形成追求人生卓越和为国担当的使命感,但这种定位在师生关系中往往造成不平等,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容易形成师生价值观念的对抗。德育老师如果脱离社会实际用灌输的方法一味地说教,处于被动接受的学生情感关切就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亲其师不信其道上课睡觉的结果。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中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但家长与教师对这一改变的认识还不到位,依然像互联网革命以前一样对学生寄予过重学校学习期望,忽略了学生在网络时代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多元化的客观存在,忽略了他们对社会产生判断依据的多样化。在这个“大V”和“公知”影响力空前的年代,传统德育教师的道德权威角色优势已经丧失殆尽,德育老师对学生的道德引导已然比不过网络名人的号召力。
2.与德育老师对学生知识结构和知识量的把握不准有关。在传统的德育课堂中,教学内容以教科书和德育大纲的要求为准,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阅读讨论法等简单的方法,缺少灵活性。而今天,人们的观念、知识更新和信息获取越来越快,但当前的职业学校教材编写越来越简洁直白,淡化知识点、形成观点共识成了一种趋势,观点阐述过于简单功利,引用事例多陈旧且“编故事”痕迹强真实感弱。作为资深网络一代的中高职学生是在西方电影、流行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通过网络所获得的知识和价值观念早已超过了德育教材承载的范畴,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不重视这门课。
3.与德育老师专业素养不高有关。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而在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长期的学习和接受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这使得他们养成了不敢突破框架、墨守成规的教育习惯,由于德育课的特殊性很多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容易忽略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很少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之我国各级学校对各项方针政策千篇一律的正面解读、维护和讳莫如深的规避,各种宣教在学生的耳畔从小一直回响到大。当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听到的仍然是老一套时就不自觉地产生排斥心理。而随着网络信息的轰炸和青春期的特质他们越来越关注社会,而很多德育老师在触及社会热点话题和社会关切时,在专业素养也不高的情况下就表现出瞻前顾后、顾左右而言他的情况。这种低层次的专业素养无法有力地解决学生对社会观察后存在的疑虑,久而久之,造成了他们对社会失去信心,进而导致自暴自弃、随波逐流。
二、对德育和谐课堂构建的一些思考
1.德育课教学要做好“三贴合”,德育老师要主动提升专业素养。所谓德育课教学“三贴合”是指贴合生活、贴合实际、贴合学生。教育者必须走出教教材的窠臼,灵活运用教材,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跨越。德育教师应加强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世界、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使德育教科书的理论与鲜活的现实统一起来。当今世界在信息化的助推下发展一起千里,各种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如大数据、O2O、蓝海、红海、互联网思维、众筹、刹三风打老虎等等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流程,这样德育课程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断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激发学生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
笔者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时,有一章关于“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在谈及“为人民服务”这个共产党的宗旨时很多同学会纠结在官员贪腐、社会贫富差距、社会不文明、民主上面。老师不能回避学生提到的这些问题,在承认各种负面客观存在的同时可以结合时政从以下两个层面做正面引导:第一,十八大以来执政党的决心和行动,如“开短会说短话、轻车简从不封路;刹三公改四风、老虎苍蝇一起打;说实话交实底、司法公开促公正;抓大不放小、务虚更务实”等等。第二,要引导学生把对国家的责任和自己联系起来,要求做良心公民有责任公民,倡导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相信这种社会倒逼会促进执政党改进并提高执政水平,不然就会出现执政危机。通过阐述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分析网络、媒体、大数据带给中国的变化,很容易引导学生相信:这种社会倒逼已经使中国共产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执政危机,这种社会倒逼一定会促进中国共产党认真面对人民关切、积极消除人民“怨望”、努力实现人民愿景,改进并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实现“为人们服务”的宗旨。通过解读很多同学都点头认可,一个看似艰巨的难题就这样在对时政热点的解读下得到了注解。endprint
2.德育课要正面回应学生的关切,给学生说真话说实话的机会。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即教师要淡化教学过程的预定性和同一性,重视课堂交流的激发出的再生性和多元性成果。职业学校学生是处于青春期的思维活跃、关注社会的学生,如何让他们把关心生民的这份情怀一直保持下去需要老师彻底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观念,从生活出发,从身边出发,联系实际,正面回应学生的各种关切。
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关于道德水平章节内容时,学生满脑子装的多是当前国人的不道德行为。这些行为被媒体和舆论放大和夸张解读后,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国家前途产生了疑惑甚至失望。如何让他们重拾希望,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因的特殊性,激发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笔者运用谈话式教学法,让学生从总结校园十大不道德现象开始,通过设计大量话题,学生在参与讨论这些话题时畅所欲言。师生在这些感性材料的探讨中产生了思想碰撞,在一问一答中发现问题,及时正面回应、解释问题,学生的疑虑得到了解决,心结得到开释。进而引导学生崇尚善德、学会坚持,认同“没有正义与道德品质低下的民族,既丑陋又下流”这样的网络名言也就水到渠成,对道德操守的信心很容易就重新拾起来。
3.德育教师要修正自身定位,着力提升职业素养增强构建和谐课堂的能力。中国进入2000年以后,社会大环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趋势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变也促进了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的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德育教师更应树立牢固而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提升把握学科的能力和职业素养,从深层次上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德育老师改变传统观念下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定义,放下对师道尊严的执念,放低身姿真心做学生的朋友,使课堂变成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课堂,在相互碰撞下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点就要求德育老师需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优良人格魅力、高尚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的人。也只有这样,在知识获取便捷、途径多样、不受时间时空限制的当下,德育老师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职业价值,找回亲其师信其道的价值意味。
不难想象,身处信息化浪潮中的德育老师将会面临越来越复杂多样的德育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德育老师只有投入到学习和运用先进教育信息技术的海洋中,能熟练使用各种互联网资源,开拓自身视界,让自己的知识永远活跃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才有可能解决不和谐课堂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