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球与地球仪”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因素

2015-12-07郭钢岁

地理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航海家球体半球

郭钢岁

摘要:本文依据教科书,联系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哲学、品德与生活,探讨了七年级地理“地球与地球仪”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因素。

关键词:立德树人;地理教学;地球与地球仪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生成。本文依据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地理》侧重探讨“地球和地球仪”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因素,期望抛砖引玉。

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通过阅读“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插图(如图1),这个目标不难达到。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瞭望得远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的认识成果,还要从前人的认识过程中获得经验教训或者认识上的启迪。

1.对地球球体不同认识阶段的评价

“盖天说”和“天圆地方说”,自然让人联想到熟悉的南朝诗句:“天似穹庐,覆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古代人们受活动范围的局限,把局部的感觉当作认识的真象。

西汉时期,张衡的“浑天说”是对地球形状和天地关系的伟大想象,正确反映了地球的形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年。但这种认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主要体现在:①认为天也是球形的。在人们的肉眼看来,天上的星星到地球的距离似乎一样遥远,把天看作以地球上的人眼为中心的球形。实际上,天上的星星到地球的距离千差万别,而且,宇宙是无限的,它在高速膨胀着,河外星系在离我们远去。目前对宇宙现象作出较好解释的是“大爆炸说”。②“浑天说”的地球在宇宙的中心,而今天我们知道,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太阳才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体现了冒险精神。世界航海家葡萄牙人费尔南多·麦哲伦,率船队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为人类历史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是人类历史上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同时,麦哲伦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也体现了航海家勇于探险、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敢想敢做,敢为人先、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教学中在给学生展示这段历史史实时,还可增添一些丰富的材料,如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比哥伦布船海探险早了87年,所到之处带去了中国人的友谊与文明。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发现……这些航海探险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勇敢无畏地面对一切,他们的海上探险行动,也许改变了整个世界!由此激发学生对古人勇于探索精神的敬意以及探索地球奥秘的愿望。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从“盖天说”、“天圆地方说”到“浑天说”再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的,宇宙飞船拍摄的地球照片进一步证实地球是球形的,这一认识历程从感觉到想像或者假说再到实践验证,反映了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也反映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

3.“地球球体日常体验”学习行动

教材中的“学习行动”要求利用篮球做实验,体验在球面上看船只航行的情景并交流结论(如图2)。这里着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这一课程基本理念。通过充分交流讨论,展示对地球球体的日常体验,如归来的航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远去的航船,先看不到船身,后看不到桅杆,以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向北走,北极星的高度越来越高;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的;超低空飞行的飞机能躲避雷达的监测;同一个地方,站在高山之巅总是比平地早见到日出等。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如图3)

1.利用数学公式计算

课程内容标准要求“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教材指出:“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这里用“平均半径”,说明地球是一个非正圆的球体。为避免死记硬背数据,不妨让学生依据平均半径(R)和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2πR)、球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4πR2)计算赤道周长和地球的表面积,也大体了解数据的约略程度。计算不仅训练学生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

2.学会简易制作学具

“学习行动”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这里应当提醒学生注意地球仪的地轴与水平面的关系:是否垂直、平行或斜交成任意角度都行?因为地球绕日运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相交成大约23.5°,制作地球仪时,一般让地轴与水平面约成66.5°交角,地球仪的基座所在平面相当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平面,这样与客观实际更相符。

三、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教材中的“学习行动”引导学生讨论关于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案(图略)。在地球仪上,因为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大圆,把地球分为相等的两半,用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可以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依据;本初子午线所在的平面是计算经度的起始平面,用0°和180°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似乎也顺理成章。但是,0°经线穿过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和非洲大陆,为使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于一个半球,人们选择以西经20°和东经160°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也可教育学生,在做决定的时候,不仅要看到事物本身,还应关注到事物所牵涉的各方面。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联系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哲学、品德与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晓菲.细看历史有学问[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航海家球体半球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半球体加工工艺的改进
越来越圆的足球
林肯航海家Nautilus加州海岸限量版
计算机生成均值随机点推理三、四维球体公式和表面积公式
2020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摄影类展示
畅游南极小雪的惊喜
“航海家” 汪潮涌
奇特国家趣闻
七月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