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理论与翻译的有效性
2015-12-07邓中敏
邓中敏
【摘要】语境理论的研究与翻译研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何运用语境理论知识更好地进行翻译活动,实现有效的翻译,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本文认为,充分透彻地解读语境所包含的各个层级与潜在信息是进行有效翻译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语境理论 翻译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study of context theory and translation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how to work out effective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text theory. It claims that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layers of context and the hidden information is base for effective translation.
【Key words】context theory; translations effectiveness
一、语境的历时性思考
语境这一术语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它的基本理论框架,认为语境分为两大类: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之后,他的学生弗斯(Firth)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语境理论, 将其分为言内语境与言外语境。弗斯之后, 语境理论研究贡献比较突出的当属韩礼德,他于1964年提出了语域(register)理论,把语言分成了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为翻译学界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二、语境的功能与翻译的有效性
语境对翻译有两大最基本的功能:制约功能与解释功能。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理论、以及基本词义,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以韩礼德语域理论中的三个维度:话语范围、话语基调以及话语方式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语域的功能与翻译的有效性:
1.话语范围的功能与翻译。形而上的话语范围制约着语言活动的性质,彰显了语言的纯理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制约与解释着译文的有效度。囿于篇幅,此处以法律语篇为例探讨话语范围对于翻译的有效性的影响。法律英文语篇的特点是:逻辑严密、语义清晰、思辨性强、句子结构普遍较长、指代明晰、介词多使用therein, thereafter, whereof, hereto一類。在英译汉中,目的语文本需用词精确,沿用术语等。因而了解源语言和目的语中不同话语范围的语篇特征有利于译者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提高译文质量。
2.话语基调的功能与翻译。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关心的是谁是交际者,以及交际者的主要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参数。Roger曾将话语基调划分成四个层面:正式性(formality)、礼貌性(politeness)、去人称化(impersonality)以及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语言学家 Martin Joos认为,随着交际情景的正式程度的变化,语域会呈现为一个变化连续体,并划分成五个等级,即俚语、口语、核心语、书面语与高雅语(Joos,1967:58)。在翻译中,目标语和源语言在语域的正式等级上越接近,译文的有效性越佳。
3.话语方式的功能与翻译。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指交际渠道与媒介、语言风格、修辞手段。根据韩礼德的理论,语域即与某特定场景相联系的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和话语方式(mode)三者的集合体,它们对语篇特征、人际意义等有诸多影响。随着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和话语方式(mode)的变化,两者在语法、语用及语义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准确把握语域的三个参数的语篇特征可以帮助译者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实现这三个界面的话语功能平衡。
三、结语
语境研究是一门学问, 有效的翻译离不开语境。译者必须深刻领悟原文的语境涵义,才能创造出有效的译文,而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也就体现在他必须把原作由语境意义化入译作之中。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Pergamon Press,1981:113.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Research Press,2000:30-36.
[3]Roger,T.Bell.[M].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1.
[4]司显柱.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翻译研究述评[J].外语研究, 2007(4):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