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春天诗会中馥郁芬芳

2015-12-07吕晓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德育

吕晓霞

摘要:教育规律揭示:道德教育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而且只有依赖于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风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开展经典诗文的诵读,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是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它能改变德育以说教为主的方式。本文通过“春天诗会”教育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美文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其独到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诵读;春天诗会;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263-02

余秋雨先生曾对经典诵读给予了高度重视,他说:“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这种诵读和重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著名少先队活动专家顾岫荫老师也多次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对儿童成长的熏陶滋养,功莫大焉。几年来,笔者的学校一直把经典诗文作为校本课程,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探索詩词诵读与校本德育文化相结合的新模式。

实践证明,中华经典文化展现的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能为学生绘制厚重的人生底色,其表现形式贴近学生心灵,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价值标准,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因此在整个校本德育文化构建过程中,我们以每年春天举行的大型经典诵读活动——“春天诗会”为切入口,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文化。

最是一年春好处——诗意校园,触动学生的道德认知

书香雅致的校园在春天最美,墙壁上、橱窗内、花圃里,处处飘逸着浓浓的诗香,小池边、大树下、教室里,处处都能听到朗朗的诵读声。学校面积很小,但环境设计却花了很大的心思,每一个过道的画框、每一个回廊的景点、每一面墙壁的文化都独具匠心,角角落落都追求“诗画育人”的功能。确实,在诗意盎然的环境中,学生积极的道德认知不断被触发、内化……

每天上学,总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在校门口的文化墙边摇头晃脑地诵读“实小三字经”——“我实小 好少年 学做人 记心间 孝父母 理当然 养育恩 报不完……”学生进进出出,时时诵读,行为规范不知不觉就记在了心间。学校操场边的墙壁上画着家乡风光,孩子们爱指着墙上的山山水水,讨论着这是“天姥山”、这是“沃洲湖”,然后情不自禁又念起李白对家乡的赞美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家乡有多少秀丽风光,就有多少千古佳句,随手俯拾,诗就从口中到了心中,传统美德也随着字字珠玑滋润着一代新人的心灵:爱国爱家、仁爱孝悌、勤俭朴实、和谐友善……

万紫千红总是春——品味经典,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学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相互统一的过程,它不能只停留在外在价值的灌输,还要触动他们的内心,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中华经典因其独有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在吟诵品味中极易引起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把经典诵读与学校课程建设相结合、与班级评比相结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诵读经典的条条途径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芳菲之春!

1.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汇编中华优秀诗词,要求学生通过晨诵、午读、暮吟等多种形式品读经典。学校开辟晨间、中午的专门诵读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学校还从地方课程中设置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课型可以是诵读指导、感悟交流、新书推荐、名篇赏析等,力求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多时间段的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多样的经典诵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在经典吟诵中感悟诗词中的价值取向。

2.举办一年一度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读书节”要求班班举行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古诗朗读比赛”、“诵读大王”、“小诗仙”评比、“读书知识竞赛”等。以活动促学生诵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积极性。经典诵读的经常化,使学生沉醉在唐诗风韵宋词意境的同时,人格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净化。

3.注重挖掘德育素材,把道德教育的“根”扎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大量经典诗文都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优秀读物。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改变了以说教为主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促进了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经典诗文的滋养下,学生渐渐变得彬彬有礼、与人为善、生活独立,而且随着经典文化的积累,其对孩子的道德认知、行为准则将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

春色满园关不住——演绎经典,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自2008年开始,每一年的春天,学校都会举办全校性的经典演绎展示活动——“春天诗会”,至今,“春天诗会”以圆满举行了6届,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活动。“春天诗会”为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它是一个全体学生参与的“大经典”,它是一个综合艺术教育的“大经典”,它更是一个最能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成长经典”。全校37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展示,他们通过合唱、舞蹈、诗乐舞、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演绎经典,将传统文化的魅力艺术地绽放。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提升了阅读能力,彰显、展示了经典诗文的启智导行的魅力,更让具有诗意的人格在更深层面上定格,成为人生路上最难忘的成长瞬间。

2014年的“春天诗会”迎来全县少先队辅导员老师的观摩,台上,学生演经典、赏经典,激情四射;台下,教师欣慰,家长震撼,经过一次次的诵读体验,孩子在台上已是光芒四射,入木三分的经典演绎一次次让舞台上下热泪盈眶。情境交融中,经典中的道德规范、人生哲理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行为规范,古代圣贤那“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抱负、“少年智则国智”的理想在五彩斑斓的诵读舞台上和孩子纯真炽热的情感一起升华。

“春天诗会”让学生成长,也让教师成长。六年的优秀节目展示中涌现出许多教师自己创作的文本,恰如自创节目《一路走来》的前言:一路走来,我们享受诗歌的润泽;一路走来,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一路走来,我们更加坚定我们前行的方向!

这一路走来,鲜花铺就:2009年,新昌县实验小学成为市首批“阅读力提升工程”试点学校;2012年,成为新昌县内首个市经典诵读基地,介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文章《文化寻梦》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2010年,还随邵俊杰校长赴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参加中美联合暑期教育研讨会进行交流。于此同時,经典诵读的舞台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朗诵、演讲人才。至今,新昌县实验小学已蝉联县级演讲、朗诵比赛第一名十多年,十多位选手参加过市级、省级演讲比赛、故事比赛:2010年,仅四年级的黄子瑶同学在“走进和谐的春天”演讲比赛中获省级第一名;2012年,五年级的徐楠凯荣获浙江省中华经典诵读朗诵大赛第三名;2013年,五年级的蔡芷仪同学获浙江省“中国梦 我的梦”演讲比赛二等奖;2014年五年级的高一轩同学获绍兴市演讲比赛一等奖。

绿叶成荫子满枝——回归生活,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当经典诵读走进课堂、开发课程、形成独特的艺术之花绽放时,我们要始终紧紧抓住教育的根本——让经典滋润心灵,让诵读伴随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悟经典给予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把经典中蕴含的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1.利用“唐诗之路”,播种乡土情结。乡土是无字的歌谣。经历了一千多年历史的石城古县——新昌,是浙东唐诗之路,素有“东南眉目”的美称。深厚的唐诗文化犹如一幅历史画卷,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眉眼盈盈处”的天姥山,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峰峦幽谷的穿岩十九峰,处处可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风光旖旎的沃洲湖又展示着“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神韵。因此,学校又以“家乡名篇”为主题举行了第三届“春天诗会”。在访家乡、拍家乡、诵家乡等系列读书实践活动中,学生品味经典的新昌唐诗文化,播种乡土情结,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全校93位教师一起演绎的大型朗诵节目——《走进李白》成为那一届“春天诗会”的独特亮点,也拉开了“家乡唐诗大赛”的序幕。

2.利用节日文化,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达方式也形态各异。在生活中通过有效地整合各种经典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养成道德习惯更能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元宵灯会,学校将诵读“元宵节”的千古佳句和“自制低碳花灯展”活动相结合,学生做花灯、制灯谜,吟唱着“月上柳梢头”,体验着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妇女节”、“母亲节”我们用“游子吟”、“孝文化”引导学生说孝、报孝、诵孝,用实际行动表现“学经典 做孝子”的感恩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六年光阴,欣然见实小学子在六届“春天诗会”中馥郁芬芳:他们从古诗文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中汲取千年文明,他们也从经典诵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有教养、有智慧、有气质、有活力的好少年。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经典诵读”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