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问题和对策
2015-12-07张晓燕
张晓燕
摘要: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本科院校学分制实施的必要性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当前普通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实施学分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学分制;必要性;教学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79-02
高校教育是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而高校教育改革则是高校教育不断自我审视、修正、调整的一个良好模式,高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动。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更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实施了学分制管理制度。
以计算机为媒介给出的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好坏依据的教学综合管理制度,就是学分制教学模式。它是以选课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形态出现的。它同导师制、班建制统称为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期,美国哈佛大学创立并运用了学分制教学。1918年,北京大学首次在国内运用“学分制”。1978年国内部分具有资质的高校开始试用学分制,现在我国高校已经全面展开学分制教学。
一、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
1.计量作用:学分制是一种测量计算学生学习质量与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
2.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本科教育不同于中学的定量和定性教育。通常是以学分制的实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促进。同时,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也是要以自身的兴趣爱好所选择出的课程为依据。因此,不同的本科院校需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资源和配置,以及学校的培养计划,积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同时教学的资源配置也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
3.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学分制的教育模式对教学资源、学校资源、教师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整合。这样可以避免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学生学习的时间,甚至,有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自己的学分,对学生就业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收费的透明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大学生学费收取更加透明。由原来的盲目一次性收费变成对每一科目、每一个学分“明码标价”。这样的教育模式收费透明度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克制了高校的乱收费现象。
我国高校开展学分制教育所实施的途径,依然是沿用了国外高校的教育途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学分制改革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成效不大。在中国,高校之间的实际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因学校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高校学分制的有效实施。
二、本科院校学分制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知识结构与学年学分制问题。一是当前的高校对科研较为倚重。很多高校都难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很难给出足够多的课程来供学生选择;二是各高校开课较为随意,现阶段高校教师很难开出可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的相关课程。事实上,一般本科院校的必修课程占了绝大多数,而选修课程只是点缀。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自主权的作用发挥不足,学生只是被动地选择了具有某些学分的课程。
2.课堂教学与学年学分制问题。以前的高校授課方式就是只针对同一个年级或同一专业的学生来进行的。而在学分制度下,课堂教学则是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来进行的,这样就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学生的考核上,往往会因各个年级的上课时间不同而产生矛盾,同时也会因为综合测评和考核在不同专业的学生间存在实际差异而产生矛盾,所以学分制教学对考核提出新的评测标准。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果比较差。还有的教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选择自己开设的课程,增加自己的收入,不惜对学生“放水”。这样更扰乱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变成盲目选课,只为了获得学分而选课。
3.资源配置与学年学分制的问题。跨校和跨系选课是因为资源共享和学科融合为前提而产生的,但是由于我国各高校、系科之间经济实力与经济独立性相差悬殊,往往会使得学分之间也出现了较大的经济价值差异,使得教师的教学报酬和学生的学费之间存在了较多的矛盾。
4.学年学分制收费标准难以合理、公平确定。在我国,学分制的收费标准都是以各省市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等三家联合下发的文件为准,具体的学费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并不是按照学科、专业的实际教学成本来测算。这样的学年学分制收费是否科学、合理、公平值得商榷。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城市,对于不同院校的学分收费,学生通过对比,容易产生心里矛盾。
学分制的实施从本质上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可是,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上面的问题也不断加深。怎样有效地实施学分制,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在认清目前形式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学分制的对策措施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目前很多高校不断的引进人才,所谓的人才仅仅是通过学历单方面判断,甚至把科研排在教学之上,盲目的引进形式上的团队。引进时,不注重教学,引进后,培训机制跟不上,众多的年轻教师盲目的教学,导致了学生为了学分而学习。所有这些都需要改进。一要在引进、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到高校任教同时,不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和从教能力;二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奖励制度,采取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三要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需要。四要大力加强各级教师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的根本责任,给学生上好课的前提是具有过硬的教师职业素养。
2.建立网络弹性学分制管理系统。必须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研制或引进基于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网络弹性学分制管理系统。这种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目前先进、流行的大型数据库系统为基础,建立网络化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从而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
3.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标准。突破思维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多形式的质量评价。比如,打破课内外与假期、校外与校内的常规局限,对学生在校内所取得的与专业学科相关的成绩予以承认。
4.协调各个二级学院,促进资源融合。实行学分制,高校各个管理部门和学院需要共同努力,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合适的选课机会,需要学校各级部门统一战线,从大局出发,共同协商制定开课内容。互利互助,切实做到资源配置跟得上,学分制建设横向发展均衡。为了使学分制得到合理的实施,各个二级学院要认真修订培养计划,合理安排必修课比例。在培养学生完成各自专业课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激励学生自主选课。对于本学院开设的各门选修课程要仔细审核,尤其是对各个开课教师认真评定,严格做到对学生的学业负责,对学院的发展负责,对学校的声誉负责的“三负责”精神。
5.清晰核算大学生培养成本,建立完善的学分制收费管理平台。学分制收费模式下的學费金额是社会最关注的内容,它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资金分配,而这个内容又取决于高等教育的成本。大学的行政成本、科研成本与教育成本是怎样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学校学分制下学分费用的多少。为了适应学分制收费改革所带来的收费对象、收费范围、收费金额的不确定性和个体化,高校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尽快建立一个内部教学管理系统的学分制收费系统。完善学分制收费管理和监督制度,尽可能多方面满足学生需要、教师需要、学校需要,从而达到高校的多赢模式。
综上,鉴于学分制管理模式在高校中实施的时间不长,众多的管理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为了在各个高校中合理运用学分制,必须更新学分制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盲目的随波逐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学分制管理体统。当然,学分制的完善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各个高校教学建设的根本。学校各级部门都要很好地思考,从问题中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地进行激发,积极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相信,随着本科院校对学分制的认识不断提高和教学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一定可使得这个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模式逐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苏美珍,等.美国学分制特征及其启示[J].同济教育研究,1994,(01).
[2]徐薇.对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北2003,(12)
[3]费英勤,石萍.完善高校学分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4]陈阳.高校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5]曾凡仙.浅析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中的主要难点和对策[J].教育探索,2011,(24).
[6]李子霞.论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必然性[J].新课程研究,2013,(11).
[7]祗新生,张君维,周振军.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5,(3).
[8]哈丽达·祖尔丁.略论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s1).
[9]李福洲,李雪早.如何让高职弹性学分制“弹”起来?[J].计算机教育,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