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畜牧业带来新机遇

2015-12-07张钰顾传学李洪汇河北省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京津畜产品河北

文│张钰 顾传学 李洪汇(河北省畜牧兽医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畜牧业带来新机遇

文│张钰 顾传学 李洪汇(河北省畜牧兽医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既是河北现代畜牧业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现代畜牧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模式意义深远。

一、京津冀一脉相承,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很大

北京、天津、河北地缘相接、地域一体、山水相依,燕山、太行山连绵相接,永定河、潮白河、子牙河归于海河,通往京津的公路、铁路无不经过河北。风俗习惯相同,方言土语一致,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河北自古为京畿重地,新中国成立后是京津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供应地和生态屏障,多年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从京津冀三地基础数据对比情况看(数据来源于全国、北京、天津、河北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表1),尽管河北人口数量是北京的3.5倍、天津的5倍,土地面积是北京的11倍、天津的16倍,河北占京津冀近七成的人口和近九成的土地面积,GDP总量仅占四成多,人均GDP分别为北京和天津的40%和38%,城市化水平分别比北京、天津和全国低38、33.43和2.98个百分点,河北与京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差距较大。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拓宽河北畜产品消费市场

从1982年最早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2年的时间,期间曾4次提出了不同内容的发展合作战略(见表2)。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亲自部署,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三次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具体规划正在编制。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初具基础。这些都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京津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高收入群体为河北畜产品进入京津市场提供了新的难得机遇。

表1 京津冀三地基础数据对比表

表2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表

1.京津居民人均收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京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和1.2倍,分别为河北的1.79倍和1.45倍,京津年人均收入超过1.2万美元的户籍人口有600多万,是优质高档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2.京津居民人均消费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京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8倍和1.31倍,分别是河北的1.93倍和1.6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蛋奶支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3倍和1.31倍,分别是河北的1.82倍和1.67倍;畜产品市场容量巨大。

3.京津畜产品市场自给率不足。据调研,北京市提出了“疏解畜禽养殖总量,严格控制新增养殖规模,不再审批新建养殖场”的发展战略,天津市提出不再支持一般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京津畜牧业呈逐渐萎缩趋势。据调研推算,目前京津市场生猪的自给率分别约为21%和60%,鸡蛋分别约为18%和60%,牛羊肉分别约为10%和30%,自给率呈逐年递减态势。从2013年京津主要畜产品产量情况看,产量相近,天津略高,但北京的人口数量是天津的1.5倍,畜产品自给率低于天津,畜产品市场潜力大于天津。京津居民充足的购买力、旺盛的市场需求为河北发展现代畜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下畜牧产业内涵

目前,中央已经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原则、推进措施。提出要将三地的功能布局进行明晰合理界定,形成统一区域发展规划目标;提出要按照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努力打造现代化的新型首都经济圈;提出要推进京津双城联动发展,加快破解双城联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的措施。针对河北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在五个方面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一是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下河北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研究加快推进与京津畜牧业对接内容,三是研究河北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四是研究调整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畜牧产业内涵,五是研究加快推进京津冀畜产品市场协同发展进程。

四、河北畜牧业具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

河北地处北纬36°至42°之间,气候温和、地域辽阔、地形众多、交通便利,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是饲养畜禽的良好区域,濒临京津两大市场,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京津冀畜牧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

1.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河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2008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印发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这些文件突出了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经费和机构设置等具体的保障措施,将有力地推动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

2.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近年来,为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狠抓事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大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畜禽良繁体系不断强化。河北现有种公牛站3家,家禽祖代场13家,种畜禽场545家,种公猪站67家,牛羊标准化配种站点953个,主要畜禽配种改良网络初步形成;猪、牛、羊、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6.1%、89.6%、82.3%和96.4%,进一步提高了全省畜禽生产性能。

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渐健全。河北11个设区市和2个直管市全部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136个县(不含区)成立了相应机构,474个乡镇成立了独立的监管机构,1493个乡镇站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提升了畜产品质量。

三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日益完善。河北11个设区市、2个直管市和所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全部建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1058个乡镇建有动物防疫站。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P3实验室所有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完成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健全了动物及其产品的全程追溯长效监管机制。

四是兽药饲料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河北现有857家饲料生产企业,饲料总产量1300万吨,产能位居全国第五,南和宠物饲料和沧州胆碱全国市场占有量分别达到60%和45%,形成了现代饲料产业体系。河北现有兽药生产企业160家,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三。

五、创新的工作模式和机制顺应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

在系统研究河北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了与河北实际相适应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

1.大力推进奶牛场(区)标准化建设。推行“四统二分”的改造模式,目前有68%的奶牛小区达到了“四统二分”的改造要求。所有奶站全部实现管道式挤奶、合同收购,并由乳品企业派人监管,60%以上的场区实现视频监控。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了乳粉用标准化奶牛场建设,河北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领先全国至少5年以上。

2.探索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建设。率先在河北建设21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2013年,投入1.2亿元推动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部、省、市、县“四级联创”活动,实施动态监管,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

3.实施发展畜牧产业链条经济。选定奶牛、生猪、肉鸡、肉牛、肉羊、蛋鸡六大主导品种为重点,着力培育以君乐宝、双鸽、秦皇岛正大、廊坊福华、保定唐尧、沧州万雉园等企业为龙头的20条以上产业链,通过发挥龙头产业优势和大型企业带动作用,注重把畜牧业增值部分留在当地和农民手中,实现养殖加工共赢。

4.创新强制免疫模式。对规模饲养场严格实施程序免疫,创新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免疫小分队免疫模式和“补免周”制度,全面提高了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5.开展养殖场动物疫病风险评估达标升级工作。对河北23036个养殖场开展动物疫情风险评估,达到A级3698个、B级8024个、C级11314个,将C级作为重点监督对象,开展达标升级活动,走在了全国前列。

6.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动物疫情解析预警工作。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了设区市政府驻地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开展了动物疫情解析预警工作,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实施了畜产品可追溯制度和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

7.“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步入常态。严格执行检疫与“瘦肉精”检测同步制度,全面实施“溯源单”制度,规范养殖、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制度,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

8.健全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重点工作竞赛、技术练兵、应急演练和督导检查调研活动,提高了干部的技术水平,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9.全面推行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定点联系监管制度。明确了所有生产企业定点联系质量监管负责人和监管员,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监管档案,实现了“痕迹化”管理。

这些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将在畜禽标准化生产、重大疫病防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瘦肉精”案件查处等方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六、河北现代畜牧业完全能够保障京津市场有效供应

河北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多年来为全国乃至京津市场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

1.河北一直是京津畜产品市场的主要供应地。河北肉、蛋、奶产量大、占全国的比重高,分别位居全国第五、第三和第三位,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十九分之一、八分之一和八分之一。河北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1.2%,位居全国第四位,占全国畜牧业产值的十二分之一。据行业统计,兽药生产企业销售总额4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饲料工业总产值376亿元,位居全国第五。

2.河北畜牧业优势产业集中。奶牛、生猪、蛋鸡等主要畜禽品种集中程度都在60%以上,除蛋鸡和特种养殖外,其他品种都集中在环京津核心区域内,为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河北规模化养殖程度高,为京津优质畜产品供应提供了保障。按照农业部标准,河北畜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均在50%以上,生猪、肉鸡规模化养殖比例高出全国7.5、12.5个百分点。特别是全省300头以上的养殖场(区)奶牛存栏占河北总数的97.97%,奶牛全部实现入场入区养殖。

七、河北已经成为京津畜牧业主要转移承接区域

近年来,河北的承德、张家口、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等市主动承接了一些畜牧业转移项目。据行业摸底调查,涉及京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25个项目,总投资24.8亿元,生猪饲养量达800万头,蛋鸡饲养量达3000万只,肉鸡饲养量达5000万只,生产的畜产品全部供应京津市场。

猜你喜欢

京津畜产品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慈善工作者文艺作品展示:韩京津绘画作品选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