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肉鸡产业转型升级
2015-12-07邱兴玉海尔产业金融食品农业事业部总经理
文│邱兴玉(海尔产业金融食品农业事业部总经理)
金融助力肉鸡产业转型升级
文│邱兴玉(海尔产业金融食品农业事业部总经理)
纵观肉鸡产业在中国从1960年发展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发展史,我们认为这也是最早的和国际贸易相对接的板块。
一、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个人认为,肉鸡产业的技术、人才储备上不存在太多问题,相对还是比较充裕的。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本的问题。我们能够获取资本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债权融资,二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根据期限又分为中长期债和短期流贷。中国资本市场上传统的债权关注两个,一是关注历史。从历史角度来说,肉鸡行业过去几年是持续亏损的。二是它是重资产投入的板块。对于重资产投入的企业,它的资产负债率是非常高的,它的经营性现金流是相对比较差的。在这种情况下,以银行的审核行业和客户的角度来说,显然不是非常理想的状态。我们的债券机构看历史、看资产,养殖板块的土地主要以租赁为主,所以我们并没有这个资产的所有权,没有办法进行抵押和担保,我们可抵押的资产相对有限。现在很难到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融到资金,这也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
另外一个是股权市场的融资。大家目前对股权市场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对肉鸡行业整体的投资基本面不是非常了解。在进入肉鸡行业的时候,海尔产业金融从股权投资的角度进行过一个分析。从国际上来说,大家对于股权投资有一个衡量的指标叫作ROIC,我们取了国内发展相对较好的非上市龙头企业以及现在已经上市的龙头企业,包括泰森,做了一个对比。大家可以看到,从ROIC这个投资指标来说,2013年国内肉鸡行业的投资收益率指标相对比较低,还没有超过10%。泰森在2013年的投资回报率ROIC的指标是46,到2014年是19。当这个指标没有超过10的时候,是没有投资价值的。我们最好的企业按照金融投资的角度来说,相对也是不理想的。如果在这样一个层面下,大家也可以理解,股权资金其实对于这个行业也会表现出相对谨慎的态度。
肉鸡行业无论是从债权市场还是从股权方面,融资相对都是比较有限的,这跟目前行业的产业组织方式和财务结构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机会,市场空间相对大,产业也在加剧地升级和整合,同时它也会面临一些风险。前段时间我跟肉鸡龙头企业的合作伙伴坐下来聊天的时候,大家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是金融和产业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产业的组织模式和它的组织结构相对不理想的情况下,金融其实很难切入。比方说前段时间提到股权,如果股权资金不引入,就会导致我们的财务结构得不到本质的改善。股权资金需要引入的话,目前的财务状况和产业模式也很难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价格。从金融的角度,现阶段可以多关注产业模式和财务结构的持续优化,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从金融的角度以及我们对这个产业的理解,我们认为从产业的组织方式来说,产业龙头更应该把它的资源配置在终端,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食品端。养殖大户应该把他们的资源配置在养殖端,提高养殖的效率和质量,控制养殖的成本。公司+农户的合同养殖模式应该是未来的主要养殖模式,产业化自主养殖模式应该变成一种必要的补充模式。未来对产业链的一个控制能力,会变成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几种养殖模式比较
我们比较一下这几种养殖模式。一是全产业链自建的模式。从五个方面来看,第一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第二是从财务的结构,第三是从盈利能力,第四是从员工激励,第五是商业生态。全产业链在食品安全方面控制力是最强的,食品安全也是最有保障的,这是它最大的优势。除此以外,全产业链持有的话,其实还能够获取在养殖环节的利润,所以它的获利能力也算是它的优势。它最大的缺点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它的财务结构。一是以重资产方式投入的话,意味着长期经营性资产的周转会非常慢。二是以重资产投入的方式,资产负债率会非常高,现金流也会相对比较紧张,这是财务结构上的不利影响。第二是员工激励的问题。从全产业链自主建设的方式来说,员工激励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对养殖来说,员工的这种责任心在全产业链的模式下是很难得到激励的。第三是从商业生态来说,全产业链自建的模式也就是自主投入资产、自主养殖,它的增长模式是从1到N的复制过程,有利于控制成本,但是对于增长的速度而言,也是它非常大的一个缺陷。
中国开始合同养殖应该在1979年左右,这个时候刚好正大进入中国,在深圳这边投产,也把全球合同协作的方式引入了中国。从那个时候,中国就开始了对合同养殖的探索。合同养殖一般分为两种:市场合同和生产合同。它典型的优点:一是在员工激励上。它跟养殖户是合同的生产方式,只要你的利润足够高,养殖户有足够的养殖动力。二是财务结构。合同协作的模式对于龙头企业而言,是一种轻资产的模式。不管是固定资产的投资还是养殖的流动资金投入,都由养殖户来承担,龙头企业的财务结构是比较轻的,现金流相对也会比较好一些。它最大的缺陷就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尤其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它的稳定性还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传统公司+农户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近两年来,龙头企业也在跟金融做很多互动,龙头企业以传统公司+农户的模式,龙头企业对上游的控制力是非常弱的。怎么样能够增强它的控制力和它的监管能力?随着信息化和金融的发展,目前也在探索这种类似于生态圈的模式。金融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来解决更多监管和技术的一个传递。从金融的角度来说,加强龙头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不管从产业的闭环还是从资金的闭环来说,都要加强龙头企业跟养殖户的合作关系,保持他们合作的稳定性。之前我们在做的轻资产模式,养殖户要融资建基地,他需要三到五年的一个中长期资金。龙头企业如果支持养殖户的投建,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不短于融资年限,这样就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龙头企业和养殖户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金融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在商业生态模式下,龙头企业会考虑的问题可能就变成了三个:第一,对于养殖户而言,他需要多少的资金才能建立和运营30万羽的养殖场。第二,对于品牌而言,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建立和运营300万羽的产业链。第三,养殖户、品牌商、服务商怎么样在财务结构上达到共生共赢的一个状态。这是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海尔产业金融在食品农业这个板块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两类,合到一块儿其实只有一类,那就是海尔主要服务的客户是大型的龙头企业,服务的第二类客户是跟这个龙头企业建立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的产业链。除了这两类以外,海尔几乎不开展其他方面的合作。因此,不管是针对第一类的龙头企业还是第二类的依附于龙头企业的产业链而言,每一个客户和产品都是进行高度定制化的。
三、合同式养殖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主要有两个方面。针对产业链金融的方案,从金融的角度来说,合同式养殖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过去我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跟龙头企业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我们把它叫云养殖金融解决方案,一会儿会跟大家举两个例子,一是农场租赁,一是公司+专业大户的生态圈合作模式。我们认为龙头企业自建,是必要的辅助模式。
金融产品还包括生物质融资。我们之前提到在养殖板块中,家财万贯带毛的是不算的。但是在去年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和龙头企业研究出来,把我们的生物质资产作为一种标的进行融资,这个是所谓的生物质融资。然后是针对下游大型商超所面临的账期提供的应收账款的保理。
另外还有存货融资。存货融资主要是我们跟饲料的龙头企业开发出来的针对饲料的存货融资。在养殖板块里,在流动资金方面最大的资金需求,一是种苗,另外就是饲料。在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我们跟龙头企业一起探索了存货融资的方式,到目前为止,这一块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当时我们还是局限在一两个龙头企业上试点。
杠杆收购。虽然目前肉鸡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我们的合同式协作和自主养殖规模的扩张,但是我相信杠杆收购,未来肯定也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只不过我们收购的标的是什么?是收购养殖板块的标的,还是我们的养殖资源配置在终端的时候怎么样进行下游的组合。杠杆收购之前最早是在蛋品行业试点,目前处于试点过程中。我们也还会有股权融资,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产业金融,所以做股权融资不是海尔的目的。在龙头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的伙伴,会进行战略股权投资,但是比率会比较少,最多不超过15%,一般在5%~10%,主要的目的是跟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战略协同。
接下来举一些金融产品当时的解决思路以及为什么我们会提出这样的金融产品。首先看云养殖中的农场租赁。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什么?针对目前市场上有土地,有一定的资本金,但是对养殖行业并不了解,也不具备经验的合作伙伴。他来提供土地,走环评的手续,海尔金融提供资金,帮助区域合作伙伴建设基地,区域合作伙伴跟我们的品牌商之间签订长期租赁的协议。品牌商把这种租金支付给区域合作客户,区域合作客户再把这个资金支付给海尔,作为海尔金融提供金融服务的一个回报。在这种模式下,对于区域合作伙伴来说,他们能够获得的是租金方面的收益,包括农业补贴。对于品牌商来说,解决了轻资产的问题。
第二个案例是云养殖,就是公司+专业大户。这种模式是针对有一定的资本金、有土地资源,也有养殖经验的客户,但是资金可能不足。针对这样的合作伙伴,我们最早在去年的时候探索出来了一种合作模式叫“五方合作模式”,最早是在蛋品行业里测试的。它的合作模式由海尔产业金融投建固定资产,由饲料企业提供饲料、疫苗,并且现场驻点人员。由担保公司提供流动资金,这些流动资金锁定在购买饲料和种苗上面,专业大户专门负责养殖,养殖的产品交给品牌商,跟品牌商之间是一种固定价格的生产合同。在这种模式之下解决了几个问题:一是食品安全的问题。造成食品安全有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养殖环境。从我们固定资产的投资上面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第二是投入的原料、饲料、疫苗、种苗都有指定的产品。第三是技术监管问题。饲料企业有技术员驻点,品牌商有现场人员驻点,这样就从基础设施、原料的投入和生产过程,解决了食品安全的问题。
二是大户和品牌商签订的是固定生产的合同。对于品牌商来说,下游是商超和连锁餐饮的客户以及食品工业的客户,上游价格的波动对它的影响不是非常大的,这是由它的渠道结构来决定的。养殖户之前面临比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通过跟品牌商的合作,签订固定的价格,就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每只鸡会锁定固定的营业利润,专业大户可以利用金融的杠杆,比方之前只能养10万只,现在能养50万只,收入增加了。在这种体系下,多方都是共赢的。
刚才我提到了跟产业链的合作方式。龙头企业跟上游之间,不管是租赁农场还是公司+专业大户还是托管模式、代养模式,其实原理上都是差不多的。合同式协作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进一步可以演化成公司+家庭农场,但是目前中国的合同式养殖相对还是比较粗放的,它的合同条款和风险分担的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对于自建养殖来说,也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模式。
金融产品里面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项目融资。其实是我们在进入肉鸡板块的时候,对肉鸡进行的深度研究。在融资租赁里面,它只能做到设备融资。因此,我们在跟公司高层做互动的过程中提到如何理解肉鸡行业,设备资金占整个固定资产的投资不到1/3,而且整个固定资产的投资占整个项目投资的1/2。如果我们对于合作伙伴的金融支持只能支持到设备,对于整个产业的推动和项目的推动,其实是没有太多意义的。从我们关注的角度来说,养殖设备拆分出来没有任何价值,就是一堆废钢烂铁,但是整个养殖基地是有价值的。在这个模式下我们提出了项目融资的方案,包括项目的基建、设备、一定的流动资金。
最后一个案例是生物质融资。最早我们在蛋品行业里做测试。我们这边开展产业金融,是以做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主,最早切入的是蛋品行业,蛋品行业的金融产品开发到现在一年多,已经开发到第十代,它也是金融产品开展最深入的一个板块。肉鸡是从今年年初才开始切入的,产品发展速度比蛋鸡稍微缓慢一些。我们当时开发生物质融资,是我跟我们的同事一块儿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蛋品行业里面,固定资产的投资和流动资金的投资,基本上是一半到一半的比率。如果我们只解决了固定资产的条件,没有办法解决流动资金的话,其实整个项目是运转不起来的。所以说在那个阶段,我们就开发了生物质融资。蛋鸡整个的生长期是520天,从0~1天是孵化,主要在种鸡孵化的企业里完成,中间会经历两个养殖主体,一是青年鸡养殖,一般养1~60天或者1~84天或者最长1~112天,这个取决于商品养殖企业和青年鸡养殖企业之间的沟通。在不同的区域管理会不一样,但原理上是一样的。蛋鸡开始产蛋的时间是到150天的时候才能产蛋。因此在150天之前,只有投入,包括鸡苗的投入、饲料的投入,但它是不会带来经济收益的。怎么解决此期间的流动资金问题?我们把它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青年鸡的养殖户。那个时候我们跟保险基金也是共同洽谈了这个合作。最早我们的客户是养84天,从第一天进栏开始,每只鸡按照鸡的品种,大概2.5元~3.5元,整个饲料加起来要投入20元左右。从鸡进栏的那一天开始,我们把资金融给客户,到鸡出来的时候,再还本付息,这就解决了这个阶段鸡苗和饲料现金流的问题。
另外是商品蛋鸡的养殖。这个例子里面是从84天开始的,从84~150天大概有60多天的时间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从一开始进栏,一只鸡大概25~35元,加上各期间的一些饲料,那就是38~45元,这个时间我们会一次性融资给他们。在84~150天之间不收任何的利息,从产蛋开始的低峰到高峰再到低谷,按照这样的规律,匹配它的现金流,偿付租金。这样一个层面上,解决在养殖期间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另外匹配现金流做一定的偿付,就把整个养殖环节给打通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肉鸡行业从它的发展空间来说,市场一方面还在持续地增长,一方面也在加速地整合。在这个行业里面优秀的龙头企业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当然,它也会面临食品安全的问题以及价格波动的问题等。从一定程度来说,通过产业模式的调整和对财务进行持续的优化,肉鸡行业是有非常良好的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