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涪陵的现代畜牧业建设

2015-12-07韩琴忠重庆市涪陵区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涪陵区黑山羊涪陵

文│韩琴忠(重庆市涪陵区畜牧兽医局)

涪陵的现代畜牧业建设

文│韩琴忠(重庆市涪陵区畜牧兽医局)

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畜牧业以“建设三峡库区优质畜禽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安全为重、特色发展”的原则,以科技为支撑,通过狠抓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生态化适度规模养殖、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促进养殖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在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一、涪陵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1.畜牧业生产能力稳定提升。2014年年末,全区出栏生猪83.29万头、牛1.54万头、羊2.8万只、家禽743.38万只,位居全市前列。畜牧业总产值18.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35%,为农民提供人均收入234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7%。

2.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明显。通过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加大了畜禽品种的改良升级换代力度,初步建立起了良种生猪、增福土鸡、渝东黑山羊、涪陵黑猪等畜禽繁育体系,优质畜禽出栏比例达到70%以上。目前全区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1个、外种猪扩繁场3个,存栏纯种母猪5000余头,每年可提供优质种猪2万头,直接为养殖户增加收入近亿元;有渝东黑山羊保种场2个,扩繁场103户,存栏种羊3400余只;有增福土鸡原种场1个,扩繁场4户,年可提供商品鸡苗200万只;有涪陵黑猪繁育场1个,存栏种猪500余头,是全市最大的黑猪繁育基地。

3.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近年来,畜牧部门通过加大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和动物卫生监督手段、严格饲料和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等工作措施,增强了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者和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全区近年没有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全区畜牧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畜牧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耗粮型生猪比重过大,节粮型牛、羊、兔等草食牲畜比重相对较小,分别为1.48%、4.68%和7.34%。产业结构与资源优势不协调,大量农作物秸秆和丰富的草山草坡未得到充分利用,形成资源浪费。

2.养殖污染治理形势严峻。发展规模养殖与污染治理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据统计,全区有各类规模畜禽养殖场3200个,其中规模养猪场1665个,占总数的52%。长期以来,一些养殖户只注重养殖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环保措施严重滞后于生产发展。由于大量粪污直排,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人饮安全形势严峻。

3.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近年来,涪陵区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上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总体水平不高。一是产业链条不完整,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一方面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各自为政,没有与养殖户结为联合体,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4.基层畜牧兽医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涪陵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队伍由于普遍年龄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现象较为突出,技术人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二是涪陵区目前还未设村级动物防疫员,现在的村级动物防疫任务多由乡村兽医承担,而乡村兽医普遍专业技能低下,且多数已经年老,行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5.融资难题依然未破解。由于畜牧业属投资回报率低、风险较大的弱质产业,缺乏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吸引力。再加上大多数养殖户的圈舍、设备及种畜禽等固定资产均无法抵押贷款,又很难找到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单位,大多数养殖户仍然苦于贷不到款,缺乏周转发展资金,“融资难”仍然是阻碍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科学合理规划,加快发展步伐。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规划很重要。一是认真总结“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建设成果,结合全区畜牧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发展现代畜牧业要求,科学合理编制涪陵区“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二是要制定出实现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并列出时间表,将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道,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同时要定期检查督促,认真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目标任务实现;三是重点把产业发展最基础的畜禽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生产、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畜牧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与推广六大体系狠抓落实,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特别要注重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做好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使全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存;另一方面,特别要做好渝东黑山羊、增福土鸡、涪陵黑土猪品种的开发利用工作,加强提高保种扩繁体系建设,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深化品牌建设,推动产业经营。一是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优质肉猪、涪陵水牛、渝东黑山羊、增福土鸡、涪陵黑土猪开展原产地保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认证,对获得市级、国家级著名商标认定和产品认证的予以奖励,同时加强畜产品宣传推介,组织开展增福土鸡、渝东黑山羊、涪陵黑土猪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参加各地组织开展的农产品展销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全区特色畜禽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知名畜牧产品立足涪陵、走出重庆、畅销全国。二是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提升组织化管理水平。坚持每个特色品牌都要有一个骨干龙头企业引领,有一批中小龙头企业带动。重点扶持特色畜禽原种场建设和畜产品精深加工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和扶持规模较大、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业进入增福土鸡、渝东黑山羊、涪陵黑土猪的养殖及加工领域。大力开发分割肉、冷鲜肉、熟食品、小包装及快餐食品,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养殖业效益。通过促进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共赢,实现资源环境有效保护,不断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管理水平。

3.强化科技支撑,确保质量安全。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畜牧产业科技含量和质量保障能力。通过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协作,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培训工程,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畜牧专家、兽医技术专家、技术人员结对帮扶规模养殖场,完善兽医包片负责制、挂牌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畜牧科技创新、科技推广服务和科技培训体系,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

二是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控,增强畜牧业安全生产能力。逐步建立完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进一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安全监管水平,增强对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应急反应和控制能力。

三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实施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管。应用电子标签、电子识别技术等,加强对养殖场、屠宰场环节的监控,逐步建立起畜产品生产经营全程控制的信息安全追溯系统,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备执法人员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施设备,提高检测手段和应急处置能力。

4.完善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发展。一是调整考核乡镇畜牧业的发展指标,不仅要考核生产总量和疫病防控,还应考核规模养殖率、标准化生产率、种养结合面等,以此促进乡镇畜牧业的发展;二是完善畜牧业扶持政策,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比例,着重扶持于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污染治理设施、疫病防控设备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节粮型黑山羊、肉兔、增福土鸡发展;三是加大对规模养殖场养殖粪污处理的扶持力度,制定统一的扶持标准,主要是对良种畜禽引进、标准化圈舍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修建等环节给予补助;四是保障必要的畜禽养殖用地,各乡镇街道要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区域内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明确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分布范围,制定畜禽养殖用地规划。

5.加强监督指导,强化污染治理。建议将养殖污染的治理作为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保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要实行环保“一把手”负责制,强化企业的养殖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细分污染治理目标,将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畜牧、环保、水务等部门相互配合,摸清全区养殖污染源情况,列出整改时间表,限期整改;三是要大力推广生物技术,利用有益微生物在提高畜禽生产和免疫性能、饲料转化率等方面的作用,完善现有粪便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处理病死畜禽,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猜你喜欢

涪陵区黑山羊涪陵
涪陵榨菜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涪陵区农学会召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广培训会
众志成城 迎着困难勇战疫情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战疫窥斑
涪陵:水做的城市 水润的容颜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
暮晚的黑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