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肉种鸡笼养管理技术
2015-12-07粟永春孙学高陈智武沈前程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530049
粟永春 孙学高 陈智武 沈前程 (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530049)
黄羽肉种鸡笼养管理技术
粟永春 孙学高 陈智武 沈前程 (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530049)
黄羽肉种鸡笼养常规管理技术和关键控制点直接影响鸡群健康和生产性能,只有做好鸡群管理的每个细节,才能维持长的产蛋高峰期,提高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最终提高经济效益,为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 进鸡前的栏舍准备工作
(1)在进鸡前2d把鸡舍和饲料存放间屋顶、墙壁、内外地面打扫干净,并清理周围环境和水沟的杂物、积水,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室内外消毒,同时填写好 《鸡舍消毒记录表》。
(2)冲洗饮水系统的加药桶、水箱、供水管,并在兽医的指导下将饮水系统用消毒药溶液浸泡24h以上,在进鸡的前1天用清水冲洗干净。
(3)仔细检查各种饲养设备功能,如有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的,在进鸡前维修好。
(4)在进鸡的前1天要了解清楚进鸡数量、耗料量、饲料种类、具体进鸡的时间,提前储备好饲料。
(5)在进鸡前2h内凭兽医开具的处方单到药房领取抗应激药物,提前10min将药物添加到饮水系统中以供鸡群饮用。
2 鸡群日常管理技术
每天早上要更换消毒盆的药水,上班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口罩,进入栏舍前先把鞋底在消毒盆浸泡,清洗双手,方可进入鸡舍。
2.1 查看温度计
夏季舍温超过30℃时,首先要增加通风量,如风机全部运行舍温还是降不下来,在饮水中投服抗热应激药物,若舍温超过32℃,使用水帘降温。春冬季鸡舍降温超过3℃时就要减少通风量,如果舍内空气质量差,适当加强通风换气,但要保证鸡舍所要求的温度。
2.2 喂料
开产种鸡要按规定时间和标准投料,上午冬春季6:00,夏秋季5:00开始,下午14:00,投料的要求如下。
(1)饲料检查:饲喂前要检查饲料有无发霉、结块,若有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主管,要求有关部门核实处理。
(2)喂料数量要按饲喂标准计算出整条料槽鸡群投料量,也可按一铲饲料的重量饲喂鸡只数,确保准确、均匀投喂。
(3)喂料过程应认真仔细操作,减少浪费。
(4)投料后再匀料1次。
2.3 饮水检查
认真检查饮水系统的水流量是否正常,若发现乳头堵塞,应立即冲洗。冲洗后再重新逐个检查一遍,直到每1个乳头饮水器水流量正常。注意观察鸡舍的水流量是否正常,如果发现缺水、断水立即查找原因,尽快恢复。
2.4 鸡群检查
(1)采食量:可与前1天相同时间的情况进行比较,若出现采食突然下降或上升,要立即报告主管或兽医。
(2)精神状况:如发现有伸颈张口呼吸、精神不振、冠白或呈黑紫色、羽毛松乱、闭目呆立、废食的鸡只,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并报告给主管兽医。
(3)粪便:拉黄、白、青绿稀粪等不正常的鸡只及时隔离,并及时汇报。
(4)检察鸡群有无意外伤害,及时发现挂头、别脖、扎翅的鸡;注意观察有无脱肛、啄肛现象,及时处理。
(5)及时捡出死鸡,放在指定的位置,标明栏号、日期并于9:00之前送到病理解剖室,经过兽医检验后做无害化处理。
2.5 清理卫生
每天早上把鸡舍和饲料存放间的尘埃打扫干净,并把水沟的脏物、杂物清理干净。
2.6 捡蛋与送蛋
(1)每天捡蛋不得少于4次,具体捡蛋的时间如下,上午8:00,11:00。下午14:00,17:00。捡完蛋后,将品质好的种蛋放入蛋托内,粪蛋要用木板刮除蛋上的粪便,然后放入蛋托。
(2)不合格蛋的处理:双黄蛋、小蛋、水印蛋、沙壳蛋、薄壳蛋、软壳蛋及破蛋均为不合格蛋,单独存放不得与合格蛋混淆。
(3)送蛋:用粉笔在最上层蛋上标明栏号、品种、数量后交给专门收蛋人员做熏蒸消毒。
2.7 人工授精
授精前做好授精器材、药棉等消毒和稀释液准备工作,下午3点开始人工授精工作,严格按照 《人工授精作业指导书》操作。
3 关键技术
3.1 温度与通风换气控制技术
(1)鸡舍空气质量、温度的控制是涉及产蛋鸡群正常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条件性疾病的发生多与此因素的控制不当有关。鸡舍内温度应保持相对平稳,尽量减少温差过大带来的冷热应激。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可通过投喂抗热应激药物、喷水、拉防晒网及风机的调节等综合措施来实现;冬春季主要是防寒保暖,通过提高鸡舍的密封性、风机开启的数量及进风口的大小来调节。
(2)水帘纱网的管理:纱网由于孔密易堵塞,要经常清理冲洗。正确的做法是两天冲洗1次,此操作应在早上关掉风机后进行。
3.2 光照管理技术
通过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可使鸡群在理想的时间达到性成熟并维持繁殖性能,若体重不达标时应延迟光照刺激。一般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光照达到17h为止。光照要求详见附表。
附表 种鸡光照时间与强度要求
3.3 种鸡分群技术
鸡群转入3d后,要进行逐只称重,按鸡群的平均体重为基准分大、中、小3个档次,体重小的放到上层的鸡笼或光线较好的地方,体重大的放到下层的鸡笼。分群后要经常进行小调整,将高冠、矮冠,肥瘦,强弱,大小分开,以便制订控料、投料计划,使之迅速达到标准体重,同时开产。经过鸡群调整后,及时淘汰不合格的鸡。
3.4 种鸡的饲喂技术
3.4.1 预产期的饲料过渡
由后备鸡料变换成种鸡料时要逐步过渡,方法是1/2、1/1、2/1的比例混合过渡,时间为3d。
3.4.2 高峰期的管理
要实现高产稳产,产蛋前期饲喂要按标准要求进行,并结合鸡群体重及产蛋增长幅度增加饲料量。同时要观察双黄蛋的数量 (以2~3%为好),过多可能为加料过快,一般每周增料2~3次,每次加料1~2g。以24~25周龄达到5%产蛋率为目标,27~28周达50%左右的产蛋率,29~30周进入70%的产蛋高峰。在达到最高产蛋率前 (一般为29~30周)10d左右加至最高料量。产蛋高峰期原则上不能减料。
3.4.3 产蛋高峰期后 (41~66周)的管理
由于产蛋率开始下降,根据鸡群的产蛋和体重情况,喂料量要逐步减少,每周可减1~2次,每次减料1~2g。
3.4.4 增减料量的原则
最高料量的确定和高峰期后的减料,要采取试探性加减料方法,每次加减料1~2g/日/只 (产蛋高峰期加料幅度稍大),增减料要循序渐进,不能大起大落。若减料后3~5d产蛋率下降较快,同时又无其他方面的影响时,则需恢复原来的料量,并且1周内不要再尝试减料。
3.5 称重与体重控制技术
为监控鸡群体重是否达到饲养要求,母鸡和公鸡都要每周称重1次,每周周4或周日早上18:00~21:00进行抽称,抽称鸡只应相对固定,以免混乱,造成称重差异大,抽称的鸡数为全群的2~3%。应根据抽称的结果对照饲养要求来确定饲料的投喂量:如体重增加过快则保持原料量,直到抽称结果达到饲养要求;如体重未达到要求则每周每只增加2~3g料,直到体重达到标准。
3.6 消毒管理技术
3.6.1 带鸡消毒
每周带鸡消毒两次,一般在当天清完鸡粪后进行。消毒前要将栏舍内鸡蛋全部捡完;使用的剂量应按 《鸡场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的要求;消毒时喷雾器的喷头朝上,让消毒液慢慢飘洒下来,喷头离鸡身最少不得低于0.5m,消毒剂应交叉使用。
3.6.2 环境消毒
每隔3天都要进行1次环境消毒,特别在经常进出的过道、操作间及鸡舍周围,应按场部统一的规定,使用消毒剂及剂量。
3.6.3 饮水系统消毒
每周进行1次鸡群的饮水消毒,一般在饮水系统冲洗干净后进行,在天黑之前将饮水系统中的水排尽,按兽医指导意见加入消毒药水,将整个饮水系统浸泡1个晚上,第二天天未亮之前将饮水系统中的消毒水排尽,换上洁净的饮用水供鸡食用。鸡群进行活疫苗免疫接种前后3天不得进行饮水消毒工作。
3.6.4 消毒记录
每完成1次消毒工作后,要及时按要求填写 《鸡舍消毒记录表》。
3.7 公鸡的前期管理技术
开产前 (20周)要对公鸡进行每周2~3次采精训练,经采精训练4次以上还是采不出精液的、精液量过少或过稀、精液颜色不正常 (黄精、血精的)经选出治疗没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只选留精液品质好符合品种要求的公鸡使用。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CARS-42-Z18);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肉鸡产业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 (nycytxgxcxtd-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