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实践智慧能力

2015-12-07陈兆兰

文理导航 2015年36期
关键词:定理概念思维能力

陈兆兰

想要更好的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实践智慧的重构,首先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更为多元,要注重对于学生软性素质的综合培养。其次,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锻炼,这是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重要基石。此外,教学模式的多元不仅能够极大的推进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发展与锻炼学生实践智慧的重要渠道。

一、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目标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让学生的实践智慧得到培养与提升,教师们必须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设计上做出积极革新。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对于各类数学概念的认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们逐渐形成数学基础,这些内容的教学也能够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能够在看问题时形成更为广阔的视野与角度。在概念教学中想要深化学生们的实践智慧,这首先需要教师们“教活”概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让概念的讲授过程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们理解与接受。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概念教学的发散与延伸,让学生们能够对于概念的理解更为准确与透彻。这些都是好的概念教学的教学思路,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形成的教学设计必然能够让学生的实践智慧更好的得到培养与锻炼。

在学习《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时,对于概念的理解与认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们对于“分米”与“毫米”形成更有效的认知,这需要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引导与启发。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能够为本次课程的概念认识提供铺垫。在课堂上我首先会向大家提问:老师手上有一张纸条,如果要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度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呢?学生们纷纷思考起来,脑海里也在不断形成各种答案。这时,我继续向大家问道:你们能测量出10厘米并把它剪下来吗?鉴于大家对于厘米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们很快就完成了这个实践任务。随后我对大家说道:像这样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可以用dm来表示。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这根长1分米的纸条,牢牢把这一分米的长度记在心里。就这样,透过从厘米到分米的过渡,学生们很好的认识了分米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会进一步展开对于毫米的教学: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3个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所学的知识量一量咱们的数学书的厚度。不少学生都在实践中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所以,我们今天还要学习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那就是毫米,可以用mm来表示。就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实现了对于本次课程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与实践智慧也在一点点得到构建。

二、鼓励学生思维的发展

实践智慧最重要的组成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具备,学生的思维水平不仅会直接觉得他们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决定因素。关于定理的教学同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学生们接触到的定理都不复杂,然而,对于这些定理需要学生们对其有准确的理解与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定理的教学发挥实效。同样,教师在选取这些定理的阐述方式时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思维层面,教师要尽可能的简化知识点,同时,从生活中找到这些定理的体现实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将会起到很直接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也能够促进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的吸收,是培养学生实践智慧教学策略的一种非常直观的体现。

《平移和旋转》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与分辨是这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在展开这两个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以期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我会让学生们先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同时,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感知的经验,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普遍现象。首先,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简单界定,并且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例:像缆车、滑滑梯都是平平的直直的运动,叫平移,用符号-表示;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都是围着固定点做圆周运动,叫旋转,用符号○表示。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都很容易接受,对于相关定理的认识也在慢慢形成。小学数学课本中学生们接触到的一些定理都并不复杂,然而,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智慧,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们恰当的指引,让大家的思维能够得到拓宽与延伸。

三、教学模式更为多元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为积极,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多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以解题教学为例。解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同样非常重要,好的例题教学中同样能够让实践智慧的培养很充分的得到落实。在解题教学时关于题目的设置很重要,教师不仅要考察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考察学生的基础数学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要让学生们透过对于知识的实践不断深化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水平。

我经常会给学生们设置只列式不计算的思考题:

1)某机关精简后有工作人员75人,比原来少45人,精简了百分之几?

2)甲乙两地相距40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驶了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多少小时,这辆汽车就可以到达乙地?

3)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滚筒直径1.2米,长1.5米。现在滚筒向前滚动120周,被压路面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

这类习题非常凸显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察,能够让学生们专注于思考过程,并且可以全面展开对于知识的实践,是对学生实践智慧与实践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锻炼。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坎北小学)

猜你喜欢

定理概念思维能力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古代的时间概念
张角定理及其应用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一个简单不等式的重要应用
一个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