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
2015-12-07谢仙勇
谢仙勇
【摘 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方法: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0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复位效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Pilon骨折患者时,应优先给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复位效果,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60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经过检查均符合Pilon骨折临床诊断标准[1],将60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9.21±4.15)岁;5例Ⅰ型,11例Ⅱ型,14例Ⅲ型。观察组20例患者给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0.32±3.98)岁;6例Ⅰ型,11例Ⅱ型,13例Ⅲ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均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选择钢板材料。
观察组30例患者均给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清创处理;闭合性骨折患者,消肿之后再进行手术。腓骨后外侧切口复位之后,使用1/3型钢板固定,在小腿侧切口显露骨折断端,清除断端的软组织之后,进行复位,对关节面进行修复,使用克氏针固定,必要时进行骨移植。外侧使用超踝关节的外固定支架固定[2]。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使用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判断患者的复位效果[3]。手术结束后的1-2年,使用Muzur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系统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三个等级:优:踝关节可以正常活动,没有不良症状或者关节强直情况;良:踝关节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正常范围内的3/4正常活动,不良表现轻微;差:患者踝关节功能受到限制,外观跛行、畸形,行走时有疼痛感,踝关节功能范围是正常活动范围的1/2。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得到的所有实验数据和资料都经过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经过t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复位效果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复位效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66.7%,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7%,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复位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1-2年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30例患者中,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皮肤坏死,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30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1例骨折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为6.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ilon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创伤,属于高能量创伤,治疗上比较困难,并且治疗结束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Pilon骨折患者时,应优先给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复位效果,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操儒道,郑军,马维初,辛宗山.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Pilon骨折26例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2013,06:815-817.
[2]肖睿,唐强,蔡程,裴富生,刘勇,单旭彬.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08:603-606.
[3]方欣,顾晓民,谢金兔.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疗效观察[J]. 浙江创伤外科,2012,02:215-216.
[4]段大鹏,尤武林,姬乐,张永涛,党晓谦,王坤正. 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骨伤,2014,01:29-33.
[5]顾卫东,刘锦波,刘瑞平,黄建峰,徐南伟. Hoffmann Ⅱ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初步探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