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是抓住“关键少数”

2015-12-07陈谏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9期
关键词:监督者监督制约关键少数

文/陈谏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就是把“一把手”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因为,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权力集中在“一把手”手里,“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一把手”成了“一霸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反腐倡廉蓝皮书称,“一把手”权力一家独大,腐败的主要问题几乎都发生在“一把手”位置上。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关键是解决好对“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问题。无数事实表明,群众对“一把手”的监督太难,班子内部对“一把手”的监督太软,同级纪委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太弱,是导致“一把手”滥用权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制约收效不大呢?其原因比较复杂,就监督本身来说,一是由于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几乎在一切方面都受制和依赖于被监督者,使监督流于形式,难以行使真正的监督权。二是现在的监督大都停留在通报、批评、警示等“口头的责备”上,寄希望于被监督者的觉悟和自纠,忽视监督的强制性,乃至督促不力,惩罚不到位,不能发挥监督的“硬”作用。三是在现行体制下对“一把手”监督难,一方面,“一把手”处在关键地位,最需要受到监督;另一方面,他们领导监督者,主观上往往不愿意接受监督,因而在客观上对“一把手”的监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解决好对“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健全“一把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发挥制度的硬约束作用。我们有理由深信,只要坚持用制度管人,把“一把手”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一把手”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能遏制住“一把手”的权力腐败问题,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猜你喜欢

监督者监督制约关键少数
监督过失:因果性、注意义务与定罪实践
监督过失犯“归因-归责”路径之厘定
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射洪县:抓“关键少数”落实主体责任
将“关键少数”法治观念纳入干部考核任用体系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牢牢抓住“关键少数”
以制度监督制约公安边防部队权力运行刍议
问责,如何对准“关键少数”?
关于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探析
官员更需要“不自觉地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