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七大特征

2015-12-06林银叶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消费国家经济

林银叶

(福建省漳浦县委党校,福建 漳浦 3632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就骄人,举世瞩目。其顺应世界经济大潮,立足国情、扬长避短,攻坚克难、经受考验,展示出稳健向前的大好态势。纵观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突出呈现以下七大新特征。

一、以质量取胜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世界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期之后都开始逐步下行,步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中国也不能逃脱这一基本的经济规律。在经历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的经济也将转为向中高速发展,但仍处于领跑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一种状态(见图1)。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应再停留在追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规模之上,而是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发展质量上来,更加关注人均GDP,并将经济发展成果普遍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以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图1 我国2006年到2013年的经济增长走势

目前,中国除了正在致力于完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建立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为提高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政府建设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也将在2020年达到20%以上的覆盖率,再加上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和制造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劳动人口绝对数量持续下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失业率的降低和贫富差距减小,都是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对于稳定社会需求结构,拉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周期具有积极作用。

二、消费引领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消费拉动作用就会变得显著,消费因素在GDP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亦会明显增加,我们的经济发展正在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早在2008年,中国的新增消费就已经超过了美国,站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上;而到了2012年,我国的消费贡献率就首次超过了投资贡献率,达到了51.8%。对此,世界银行报告亦做出了预测,中国到了2020年,消费贡献率将有可能达到60%,超过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在未来的10年里,中国将迎来以消费为主要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摘自《摩根士丹利报告》)。由此可见,消费需求引领经济增长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之一。此外,中国还将继续出现新的消费增长点,例如旅游消费、汽车消费、网络消费等,尤其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兴信息消费也迎来了增长的春天。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地深入扩展,城镇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上网人数都已位居世界前列。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上,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和电子商务的销售总值将分别超过30万亿元和20万亿元,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三、世界贸易和资本的聚集地

2012年末,中国的海外投资总量达到了5319亿美元;到了2013年,中国的海外投资量一跃排到了世界第三位。据统计,1984-2012年中国利用外资以年均18%的速度在增长,可谓是世界各国家之最。而在未来10年,这个速度也并不会有所减缓,而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将产生的结果就是:到2020年,我们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将有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中国的对外投资不仅只出于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其他需要资本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所以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以葡语国家为例,至2013年底,葡语国家的实际对华投资金额为7.47亿美元,相对的,中国对葡语国家的累计投资额(除开金融类)也已达到了24.65亿美元。对此,我国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姜增伟指出,未来中国还将充分利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商贸升级,构建一个更大、更便利的交易平台,使贸易双方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总之,中国将以一个更为开放的、开拓的、包容的、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国际市场之中,争取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自由贸易区等,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和资本的聚集地指日可待。

四、科技和人才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脑力则是科技发展和更新背后的力量,二者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未来10年里,我国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完善基础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抓紧建设学习型社会;同时营造宽松积极的创新环境,鼓励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争取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大国的行列。为此,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优质的必要的人才和科技支撑。这些规划面向2020年,届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将达到40%,国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至10年,可以说基本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而人力资本和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分别达到33%和35%,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可能会超过60%,成为一个以科技实力和人才资源来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国。同时,为了保证科技的更新与活力,我国也在致力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完善专利申请制度,逐渐释放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储备能力。

五、基本完成工业化

2011年,我国超越美国一跃成为了世界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20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值突破了20万亿美元;今天,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所有工业门类,中国都已全部拥有,而且其中制造业的产值取得了世界第一的成绩。但是,中国并不会止步于此,我们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都还很足,中国应继续推进工业化建设,在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把重点转向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领域,革新重大装备,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企业和品牌,提高本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以及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会占到全球所有国家出口总额的18%,R&D比重超2.5%,这与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时的水平基本相当,可见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

六、城镇化水平追平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宽松改革,已陆续有5亿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到了城镇之中,城镇人口逐年膨胀。截至2012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已达到7亿,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而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8.4亿,城镇化率超过60%。据此,我国未来的城镇化水平肯定将追平发达国家。这不仅是政策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城镇,也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人口红利”。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这不仅将转变城市发展的方式,也同时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锦上添花。

七、人民币成主要国际货币

2013年,美国、日本、英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据统计,截止2013年10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累计升值超过了40%,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也已超过了中国贸易总量的11%,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货币发展趋势。截至2014年底,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也已突破了万亿。而根据瑞士银行家协会的调查数据,我们也发现:到2014年,人民币在全球交易最常用支付货币中的排名已经从2010年的第35位直接飙升到了第7位。总之,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这是不能不让人“点赞”的事实。在未来10年,人民币将首先实现从周边化走向国际化的最初目标,一步步从结算货币、储备货币,最终逐步成为在国际市场中流通的主要国际货币。预计到2025年,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将达到10.4%,令人拍手称快。

诚然,无论哪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随着政局、市场、科技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中国要及时正确认识到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优势,把握好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新的经济特征,才能更好、更快、更科学、可持续地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强国。

[1]张立群.我国经济运行新特征及未来展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

[2]庞秀平.把握新趋势 成就大未来——读《大变局——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解读》[J].领导之友,2012(12).

[3]郝静,张宗斌.中国走向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的战略路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猜你喜欢

消费国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40年消费流变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