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薯13引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措施

2015-12-06方明春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出粉率晒干食味

方明春

(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乡农技站 364307)

近年来,大禾乡引进龙薯13种植,表现良好。为进一步探索其高产、适应性等特性,2014年以金山57为对照,与龙薯13进行比较试验。同时总结龙薯13的高产优质栽培措施。

1 引种表现

1.1 引种试验情况

试验地设在武平县大禾乡大禾村,海拔310 m,前作为水稻。试验地为砂质壤土,肥力中上、均匀,四周开阔,排灌条件良好,地块平坦;试验甘薯品种为龙薯13,以金山57为对照。

试验共2个处理,每处理5次重复,小区面积18 m2。种植规格100 cm×18 cm。5月中旬开始用性诱剂诱杀象虫,其他农事活动按当地习惯进行。9月5日收获,测定小区产量、晒干率、食味、出粉率等性状。

1.2 引种结果

1.2.1 主要性状表现 由表1可知:龙薯13出粉率较对照低3.18个百分点,晒干率低3.48个百分点,食味评分较对照高1.0分。主要特征:短蔓半直立株型,薯块纺锤形,外观光滑好看,红皮、淡红色薯肉。

表1 龙薯13主要性状分析

1.2.2 产量表现 由表2可知:龙薯13每667 m2鲜薯产量为2749.89 kg,比金山57增产15.93%,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每667 m2薯干产量633.57 kg,增产0.07%,与金山57无显著差异。

试验结果表明,龙薯13外观好,适合鲜食,出粉率、晒干率均低于对照金山57,食味略高于对照,鲜薯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薯干产量与对照相当。说明龙薯13是一种高产、优质、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种植的甘薯品种。

表2 龙薯13与金山57产量比较

2 高产栽培措施

2.1 地块选择、精细整地

龙薯13号喜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砂壤土,最好为水旱轮作地块,以利于控制病虫害和充分利用地力。种植前精细翻耕、晒白、整畦,达到土壤细碎、疏松的状态,整成畦宽、沟深、畦高为40~50 cm、畦距均匀的畦。

2.2 采用壮苗、脱毒苗

选择优质薯块培育壮苗或者购买商品脱毒苗,确保大田成苗率。采用水平栽插方式,入土3~4个节位。

2.3 适时栽插、合理密植

据观测,龙薯13在本地自然条件下,早薯应在4月20日前完成种植,晚薯8月10日前完成种植,以利于干物质积累;每667 m2种植3500~4000株,以充分合理利用光、温资源,适当密植有利增加产量;种植后4 d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群体生长整齐,以利提高产量。

2.4 合理水肥管理

龙薯13是高产品种,应重视基肥施用,结合整地、做畦,每667 m2至少用腐熟农家肥1500 kg作基肥,以保证后期肥效,防止早衰,提高产量;早施点头肥,栽插后15 d每667 m2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复合肥各5 kg对水浇施;5月25日结合中耕培土第1次施夹边肥,每667 m2施活力素复混肥40 kg;当薯块拱起、畦面有裂缝时施裂缝肥,每667 m2用活力素复混肥20 kg对水200 kg进行逐株浇灌;后期看苗追施叶面肥1~2次,可用壮丰宝加磷酸二氢钾或加硼砂喷施。在生长旺盛期每7 d提蔓1次。前期灌跑马水,中后期尤其是生长旺盛期灌沟水,后期注意排水防涝。

2.5 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薯瘟、蔓刈病、小象虫、斜纹夜蛾、红蜘蛛、白粉虱等。农业防治:采取水旱轮作可降低虫口密度。化学防治:种植前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种3~5 min;结合中耕培土施夹边肥时施5%乐施本颗粒0.5 kg防地下害虫,同时防治白粉虱、红蜘蛛等虫害。生物防治:5月上旬开始采用性诱剂诱杀象虫至结束。

2.6 适时收获

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早薯 (9月初)收获有利于下茬作物生产安排,达到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晚薯应在12月底收获,如太迟干物质不再积累,易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时间应安排在晴好天气,做好分选工作和贮藏,防止各种损失。

猜你喜欢

出粉率晒干食味
抓捕开锁大王
基于灰分含量的累积出粉率对小麦粉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出粉率对小麦粉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
出粉率对小麦粉理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におけるうるち米良食味育種(日文)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食味·食美·食空间——餐饮空间设计专辑
某个相同的早晨
爱你,感谢你
不同出粉率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