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课堂情境材料选用有效度的实践探索
2015-12-06陈小炜
陈小炜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519)
提高政治课堂情境材料选用有效度的实践探索
陈小炜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519)
运用一定的情境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普遍做法。然而教师在选用情境材料时,或形同虚设,或冗长累赘,或背时背气。要提高政治课堂情境材料应用的有效度,就要对情境材料深度分析,加工处理:重表象更重实质,增强情境材料的价值性;重形式更重结构,增强情境材料的精简性;重典例更重时效,增强情境材料的时代性。
价值性 精简性 时代性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普遍做法之一,就是借助于一定的情境材料进行知识点的分析和讲解,以达到掌握学科知识、明晰学科方法、懂得学科意义的目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选用材料时,往往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造成课堂为情境材料所累,“喧宾夺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一、情境材料无效的状况
(一)过于流连表象,形同虚设,无价值。
表象固然重要,但过于流连则会陷入形同虚设的困境。形同虚设指形式上虽有,却不起实质上的作用。材料不起作用就表示价值不大。例如,在讲“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运用视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导入,讲述羊村分蛋糕的故事,懒羊羊因为太懒没有蛋糕分,勤快才能有更多蛋糕。但视频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对劳动的态度,而不是社会公平观,因此对收入分配公平和社会和谐这一知识点的解读却没起到应有作用,视频材料成了一种噱头,一种摆设,此类材料往往是花瓶,外表是美丽的,但经不起推敲,流于表象,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价值。
(二)偏爱形式花哨,冗长累赘,不精炼。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学带来很大便利,然而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教师在运用材料时,为了保存原汁原味,往往在网上直接复制,粘贴,形成了一段情境材料,或者采取多个事例论证同一个知识点。这样选取的情境材料内容较多、阅读和思考时间过长,显得冗长累赘,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容易淡化运用情境材料初衷的效果,淡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事倍功半。如在“国家利益”教学中,某教师选取了许多与钓鱼岛事件相关的视频和文字材料,没有加以筛选,学生阅读很感兴趣,可最终得出的结论主要不是国家利益问题,而是拉起仇恨日本、抵制日货的情绪和冲动,从效果的显现看,在做大量无用功,背离了的初衷。
(三)倚重往昔典例模式,隔年皇历少新意。
典型案例的运用也是政治课教学通用的手段,但是不联系现实,一味照搬经典著作中的典例,或者多年之前的事件,这种做法在课堂上也不少见。隔年皇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教师在教学中,时常会借鉴过去的经典材料,特别是经济、哲学和文化的内容经常会借鉴名家论据材料。其中大部分的材料取自那个时代,往往只能适合某个时间段,可是部分教师仍然觉得很典型,仍然在课堂中呈现,对于体现时代性特征的政治课堂来说,就变成了隔年皇历。例如运用拿破仑尊贵的铝碗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显得背时背气;再如“联系的普遍性”中运用2008年金融危机貌似很典型,但在2015年运用就意义不大。
二、情境材料选用“无效”变“有效”的策略探讨
(一)防止形同虚设,重表象更重实质,做到有机融入,体现材料价值化。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价值的情境材料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产生学习动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要运用材料阐释知识,要做到材料为知识观点服务,即材料要满足教师讲解、学生理解的需要,这样的材料才有价值。
在讲“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运用现代版“三个和尚”的案例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一位经济学家在一次演讲中新编了这个故事:有两座离得很远的庙,每座庙里各有三个和尚,都面临着没有水吃的局面。为此,第一个庙的和尚搞了“机制创新”,发明了接力挑水法,天天都有吃不完的水。然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第二座庙的和尚进行了“管理创新”,制定新的庙规,谁挑的水多,晚上吃饭时多加一道菜;谁挑的水少,晚上吃饭时就没有菜。因此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挑水。然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结合故事中“机制创新”的具体做法,谈谈你对合作与公平的认识。(2)结合故事中“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运用所学知识,为该企业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并说明理由。第一问解决的是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涉及公平与和
谐、合作的关系问题;第二问解决的是收入分配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的问题。这一案例既能引发学生兴趣,促进思考,又能与书本知识紧密挂钩,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情境材料。
1.材料宜欲不宜抑
学问源于惊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驱力往往来自于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有价值的材料,需要能“吊胃口”,给学生以眼前一亮的感觉,要有一定的诱导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是情境材料一出现,学生的兴趣就被抑制住了,表现出“并不稀奇”、“这点东西谁不知道”等枯燥无味的态度。
2.材料宜实不宜名
有价值的材料停留于激发学生兴趣尚显不足,还要不流于表象,应重表象更重实质,名至实归。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上把握情境材料,既要考虑材料的趣味性,又要考虑材料和教材知识能够紧密相连,更要增长知识与技能、增进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宿,这才让货真价实的材料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出材料的价值化。
(二)防止冗长累赘,重形式更重结构,体现材料精简化。
精简化,意思就是情境材料要精挑细选,要加以提炼,要懂得取舍。教材是各类专家集体的智慧的结晶,是实施教学的根本,是一种结果的展示。选用课外的材料是为了更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能够以探究过程理解知识。因此如果材料过长不够精练,则课堂往往会出现过程化现象,而最终不能得出结论,也就失去了教材的根本,这样的材料有效性就不高。鲁迅先生“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告诫,主要说的就是在严格选用材料的基础上,还必须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研究,以便从中归纳和确立一个正确、新颖的中心思想。我们大胆对材料进行取舍、加工、处理后,剩下的东西虽然少了些,但是简洁、精纯了,即为“删繁就简三秋树”。这类材料才能为理解理论知识起到有力论证的作用。
1.材料宜短不宜长
高中政治课的要求需要培养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即能够从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信息。如果我们所选用的材料过长,则反而横生枝节,冲淡主旨思想,不利于解读信息能力的提高。对材料加以提炼,从芜杂的事物中找出有概括性的东西,十分必要。
例如在讲“国家利益”这块内容时,一位教师采用钓鱼岛事件的相关内容,从互联网下载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材料,用多媒体展示,字数大约1100字左右。扪心自问,这些材料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看完,而且是在多媒体的屏幕上显示。显而易见,这些材料虽然是最新的材料,符合时代性的要求,但是明显看出教师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处理,没有加以提炼,因此材料也就存在过长,过烦的问题,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来说,阅读量的增加会造成对知识理解的困难,毫无疑问,过长的材料也是无效的。
(1)字数和语言有所限定。
字数加以限定,语言上不需要太多修饰,不同于语文课堂,无需华丽的语言和修饰语,只要把事件陈述清楚就可以。一般而言,一张幻灯片字数控制在250字以内。
(2)内容有所选择。
保持材料的“原汁原味”不等于原封不动照搬照抄,要通过挑选和斟酌把适用的、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材料融入课堂。在内容上不必面面俱到,内容无需过于详细,情节无需太精彩,只需要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点,让学生明确其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即可。这样的材料既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信息,又能够达到材料与教材理论的紧密结合,符合阅读的基本要求。上述材料如果教师对其进行简单处理,则无论哪方面的影响,用一至两句话就表述其中的内容,最终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因为钓鱼岛事件而带来各方面的影响,明确“联系是普遍的”这一哲理。学生既能够在短暂的时间了解相关情况,并再次作出概括提炼,进行解读,又能够体会理解材料与知识点的相互关系。
(3)同质材料避免重复。
虽然有很多的材料适合,但并不代表要把这些同质材料都运用到课堂中,如果重复运用,就显得课堂非常累赘,起到的作用不大。例如,在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时,举了马的例子:
但同时列举:鹿与长颈鹿、梅花鹿、马鹿……
猴与金丝猴、环尾猴、猕猴……
水果与葡萄、苹果、草莓、香蕉……
人与李小妞、王小二、张大叔、刘老汉……
我们通过这些例子,学生能够很清楚地明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如果从整节课的安排来说,很明显这些例子过多,而且用在同一知识点,因此,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同质材料不能太多,既要能够说明问题,又不能显得过于累赘,类似于这样的情况,一般选择的材料只需1-2个即可。因此,在这个知识点的分析中,学生通过1-2个材料就能够明白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后面的几个就显得多余,建议删除。
2.材料宜众不宜寡
我们很多时候选择情境材料往往是形式单一的文字材料。我们讲的“众”,指的是材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多管齐下,比单一的材料效果好很多,即使一则材料贯穿整堂课,也可以让其形式呈多样化。如“依法行政”运用城管柔性执法的事例,可以是视频、漫画、文字、课堂生成材料、海报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让该事例变得很鲜活,不是单纯的、呆板的文字材料。当然,这些材料形式必须围绕同一内容展开,而不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
3.材料宜熟不宜生
宜选择我们熟悉,而不是选择生僻的、陌生的材料。熟悉的材料可以是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的、生活化
甚至比较典型的等比较熟悉的事例。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或者大家都熟悉的阿里巴巴、吉利等企业。陌生的材料对于学生来说,一是从情感上有所排斥;二是即使理解了,对此也印象不深,从而失去了情境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三)重典例更重时效,做到与时俱进,体现材料时代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要求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即能够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高考命题的思想强调试题选材要力求生活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可是我们有些时候未必如此。前文所说的今年仍在运用2008年金融危机的素材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就明显滞后、过时了,已经失去了政治课的时代性的特点,因此这种材料显然已经不符合课堂的要求。
1.材料宜新不宜旧
喜新厌旧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新材料可以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新发现、新思想观念与新科技成果等。如果选用的事实论据都是陈年往事,缺乏新鲜感和说服力,就难免使人生厌。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引用材料是前两年的钓鱼岛问题,中国游客纷纷放弃赴日旅游转赴韩国旅游,带动韩国交通、餐饮、旅游等各方面的发展。现在钓鱼岛问题已“冷处理”,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航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样可以影响中国人的日韩旅游行为。所以我们在选用材料时,最好是选当年社会重大热点焦点事件,当然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方面的素材,这些是经久不衰,永不过时的。
2.材料宜近不宜远
选用的材料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本土化不失为一种贴近的好途径,这容易和学生拉近距离,让学生能够自然顺畅地接受其中材料所隐含的内容和知识点的联系。如“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让学生自己去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特别是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如果选取过远的知识点,则会让学生产生隔岸相望,遥不可及的感觉。如“民主选举”一课如果通过理论知识去讲,还不如充分利用自己手中或部分学生拥有的选民证,使学生倍感兴趣,从而很好地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及几种民主选举方式。
三、思考与体会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要传递社会正能量,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现象中提炼理论观点;要顺应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要做到这些要求,就要实现情境材料的价值化、精简化和时代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兼顾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
(一)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称之为“手段”。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谓之“目的”。我们选用情境材料,不是为情境而情境,而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不得不采用情境,从而使问题更好地解决。那些浮于表面的貌似有趣的视频材料,仅仅是为情境而情境而已。
(二)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一内容由于条件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选用的情境材料属于为课本内容而服务的形式的范畴,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什么样的内容就选择什么样形式的材料,围绕课堂内容,不能任意选择,甚至脱离内容。同样是讲抗战胜利70周年,铭记历史,不忘过去,一些有正义感的日本人士诚恳的态度比中国民众反日情绪的宣泄更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
(三)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课本知识是经过抽象的一般,是共性的,而选择的材料则应是特殊的、个性的。选择的特殊的、个性的材料要能更好地说明一般共性的知识,就要遵循哲学的“特殊—普遍—特殊”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理解更容易,不仅要掌握知识点,更要学会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综上所述,我们在选用材料时应慎重思考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性处理,使我们选择的材料达到事理交融的理想效果。而要提高课堂情境材料选用的有效程度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改进。
[1]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崔允漷.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缪云.例谈情境素材的选与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