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2015-12-06何绍芬
钱 波 何绍芬
(1楚雄师范学院 教务处;2楚雄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部,云南 楚雄 675000)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钱 波1何绍芬2
(1楚雄师范学院 教务处;2楚雄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部,云南 楚雄 675000)
本文以地方某本科院校为例,在对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措施:强化科研,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水平;深化改革,构建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改善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日益增多,加之西方思想文化在意识领域不断渗透,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大学生的头脑并指导他们的行动,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本文以地方某本科院校为例,对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广泛调查,进而对其实效性做深入研究,提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调查情况概述
为使调查结果客观、全面地反映思政课教学现状,准确判断当前地方高校思政课满足大学生需要的程度,为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和改进措施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本次调查从对象的选择、调查方法的选用及调查问卷的设置、统计和师生意见建议的梳理等方面做了精心设计,试图使调查结果客观化和调查效益最大化。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次调查以地方某本科院校的师生为样本,选择了以下三个层次的调查对象。
首先,本专科学生共1500人(其中高职高专66人),覆盖了文理科各专业和艺体类学生。分布情况见表一。
表一: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被调查学生分布情况一__览__表_
被调查学生除考虑专业分布和民族生比例以外,还兼顾男女生比例,有广泛的代表性。考虑到大一学生刚进校开课,大四学生离校实习,不便开展调查工作,故主要以大二、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
其次,本次调查活动还对系院辅导员或教学秘书13人进行书面征求意见,对五门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进行访谈,充分听取他们对思政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问卷的设置。
为准确掌握各门课程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改变了以往用一份问卷了解全貌的常规做法,而是根据高校思政课五门必修课程的特点,分别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的问卷调查表。五门课程都从总体评价、学生情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及方法、作业及考核方式五个方面设计了若干选择题和三个开放性的简答题,突出问卷的针对性。
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感受独立完成选项,并就“学习课程的体会、影响课程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建议”三个开放性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调查问卷的收发统计。
本次调查每门课程各发放问卷调查表300份,共计发放1500份。收回1438份,其中有效问卷1435份,有效回收率为95.7%。各门课程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基础》95%、《纲要》96.7%、《原理》97.3%、《概论》94.3%、《形势与政策》95.37%。
(四)意见建议的梳理。
通过认真梳理问卷调查表中的开放性简答题,收集不同类别学生的意见建议共1202条,其中学习课程的体会351条,影响实效性的因素分析意见287条,提高实效性的对策建议564条;来自辅导员和教学秘书的意见建议16条。此外,通过有关会议和日常交谈等途径广泛听取教务处、宣传部等相关部门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二、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评价。
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使他们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懂得许多道理,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一位同学在谈学习《原理》课体会时写道:“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让我感受颇多,从自身来说觉得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也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觉得以前自己学习的东西都太肤浅,现在的学习更全面更深入;学习中同学有了更多的交流,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自己的观念看法,拓宽了自己的眼界和思想……总体来说收获很丰富,也养成了很多好习惯。”
对五门课程的总体评价,本次调查除让学生谈学习体会以外,还设计了3道单选题让学生选择,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1.您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否满意?19.1%的学生非常满意,44.2%的比较满意,33.6%的基本满意,3.1%的不满意,说
明总体满意度比较高,五门课程之间的差距不明显。表明近年来,党中央、教育部反复强调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加强思政课建设,各省(市)党委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积极努力,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2.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您对该门课程的认识是:21.1%的学生认为改变对该门课程空洞、乏味的看法;61.54%的学生觉得有一定收获、11.9%的学生认为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5.6%的学生回答不知道、说不清。五门课程当中,学生收获最大的是《基础》和《原理》课,回答收获很大的学生分别为26.3%和25.7%,其余课程相差不大。以上情况说明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总体效果可以,但还需进一步提高,要让所有学生都有很大收获在短期之内是不易做到的,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任务仍然艰巨。
3.您觉得该门课的课堂气氛怎样?17.8%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39.5%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能认真学习;31.5%的学生觉得课堂气氛一般,学生被动学习;11.2%的学生感到课堂气氛压抑、沉闷,老师讲,学生玩。五门课程当中,学生感到课堂气氛比较好的是基础课,有23.2%的学生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这归因于近年来地方某本科院校《基础》课实行互动式教学。总体看来,思政课的课堂气氛不容乐观,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掌握学生思政课教学中的学习状态,本调查设计了1个多选题、5个单选题,调查统计结果见表二。_______
表二:五门思政课学生学习状态调查统计表_
表二显示:学习五门课程,67.1%的学生为了获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69.4%的想提高自身素质、43.1%的认为对将来考研、就业有帮助,总体来讲,学生的认识还可以,但有24.3%的学生出于学校安排,不得不学,说明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被动学习;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非常感兴趣的只有14.4%,37.8%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6.2%的没有兴趣,说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对于是否以课程方式系统学习思政课,11.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8.9%的认为没有必要,这应该是需要重点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对课程学习的重要性,12.7%的学生说不清楚,3.8%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没什么帮助;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的学生只占46.1%,其余学生有的只听、不做笔记,有的不太听、做别的事,有的视教师讲课情况而定;上思政课时,有2.3%的学生经常缺席、迟到、早退,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不好。
上述情况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对思政课有一定兴趣,也能遵守课堂纪律,但少数学生存在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兴趣不浓,不重视思政课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三)思政课教师教学状态分析。
教师的教学状态是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性因素。考察教师的教学状态,最直接、客观的指标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另外,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状态。相关调查统计结果见表三。
表三:五门思政课教师教学状态调查统计表
表三显示:54.7%的学生认为教师为人师表、方法得当,32.7%的认为教师古板、但负责,说明思政课教师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尤其是教师的责任心值得肯定,认为教师上课敷衍、不负责任的仅占1.7%。当然,有10.9%的学生认为教
师讲课枯燥、态度冷淡的问题值得注意,说明教师的亲和力有待加强;教师讲课时有激情、有条理令学生比较满意,选择A、B两项的学生分别为30.6%和56.2%,同时,有10.7%的学生认为教师语言平淡、照本宣科和2.5%的认为教师准备不充分、讲不清楚的问题也要认真对待;对师生关系的评价,A、B两项分别占30.6%和57.7%,说明师生关系总体不错;32.7%和32.8%的学生认为师生之间很少沟通,14%和18.3%的认为从来不沟通,虽然在选课制下,打破了专业、班级界限,学生人数众多,给师生沟通带来了困难,但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改进。
(四)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评价。
教学内容及方法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不可低估。有学者认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过程本身的原因,特别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原因[1]。为了找准目前思政课教学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次问卷设计了6道单选题,统计结果见表四。
表四:五门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调查统计表
表四显示:有5.9%的学生认为教师一讲到底,没有提问和讨论,有21.3%的认为师生之间很少互动,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加以改进;可喜的是71.2%的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要途径是课堂,说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已经体现;认为教学内容非常科学的学生只占16.5%,说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分别有18.7%和2.9%的学生对教师制作的课件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说明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24.3%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思政课实践活动,说明实践环节是思政课教学的软肋。
(五)思政课的作业与考核方式。
作业与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课程考核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作用,其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目前,地方某本科院校除形势与政策课以外,其余课程要求每学期布置3~4次作业。考核方式分别为:《形势与政策》和《基础》采用平时作业、测验与考勤综合评定的方式,《纲要》采取网络测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概论》进行开卷考试,《原理》对文科生开卷、理科生闭卷。为了征求学生对思政课作业布置与考核方式方面的意见,本调查设计了3道单选题,统计结果如下:
1.老师布置该门课作业时,您总是:21.9%的学生能深入思考,广泛查阅资料,精益求精,认真完成作业;65.1%的学生能按要求做,按时完成作业;11%的学生一般应付,随便摘抄;1.9%的甚至不想做作业。说明学生对思政课作业不太重视,大部分学生只立足于完成任务、交差了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对思政课重视不够,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
2.布置该门课作业时,老师:49.1%的学生认为老师指定阅读资料,联系实际写读后感或指导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写观后感;32.4%的学生认为老师指定做书本中的课后思考题,并提出相关要求;15.5%的学生认为老师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写小论文;3.0%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了其他形式的作业。说明思政课教师布置的作业总体上是科学的,对作业的要求是明确的,注重通过作业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您认为该门课采取哪种考核方式为好:17.5%的学生赞成闭卷考试;32.2%的学生赞成开卷考试;15.7%的学生认为以课程论文方式进行考核;34.6%的学生主张以平时作业、测验与考勤综合评定的方式进行考核。总体上看,学生不赞成闭卷考试,地方某本科院校一直实行闭卷考试的《纲要》课,赞同率只达28%,其他科目的赞同率都不到20%。这种情况说明目前思政课的考核方式还不够科学,需要进一步改革。
三、增强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如前所述,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增强其实效性。
(一)强化科研,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水平。
本次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教师的品德和纪律、表达能力和授课热情及职称和学历对他们学习思政课都有重要影响,少数学生反映的教师讲课枯燥、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等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缺乏热情和理论功底不厚,学生希望思政课教师的授课风格为幽默风趣式、联系实际式和逻辑推理式。这些情况说明思政课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辜负学生期望。思政课教师提高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本文认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
强化科研,以良好的科研水平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彰显思政课教师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法,确立思政课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应有的地位,塑造良好形象。
1.加强教研室建设。
要不断改善教研室的硬件设施,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教研室活动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规律,帮助教师寻找科研突破口,促进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提高专业素养,提升科研水平。
2.抓住研究重点。
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抓好学生思想状况研究,准确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教学针对性;要抓好教材教法研究,解决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问题,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要抓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占领学科阵地,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3.促进科研交流及成果运用。
定期召开校内科学研究研讨会,交流科研经验与方法,理清思路,探讨对策,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还要为教师参加校外交流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学习借鉴优秀的研究成果,提升科研水平;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及时分享教师的科研成果,不断接受新信息、新思想、新方法,常学常新,永不厌倦,形成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互动。
(二)深化改革,构建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本次问卷调查中部分学生反映的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的问题及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不够浓厚、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够、师生互动很少、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应通过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加以解决。
1.改进教学方法。
要彻底改变那种满堂灌、一言谈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研究式、参与式、专题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各门课程当中,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快乐、高效地学习。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有教师的精彩讲授、学生的个性展示和集体的讨论交流,内容上有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情感态度的渗透,也有学习方法的培养,方式上尽量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体现共享乐趣。
2.改革考核方式。
有学者认为:闭卷考试“往往异化为学生完全被动式的记忆力比拼,与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不相符合乃至于背道而驰”[2]。本文认同这一观点,认为思政课考核应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进行,采用综合式、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有学者提出考试体系“由闭卷、开卷、问卷和平时作业成绩四部分构成”[3],本文认为这种考试体系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可结合各门课程实际进行尝试,对思政课考核方式进行大胆改革,促进思政课教学目标实现。
3.加强实践环节。
“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4]。要在巩固多种校内基地的基础上,建设新农村、三资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实践基地,并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视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保证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的持久性;要在继续巩固、深化课内校内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延伸、拓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校外实践活动;还要建立实践教学考评机制,以检验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程度。
(三)改善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
本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调查访谈中,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是被访谈的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心声,大家普遍认为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网络的负面信息及校园文化氛围不足等因素,阻碍了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加大惩腐力度,纯洁党风政风。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5]净化社会风气,保持党的纯洁性,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学风,给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带来积极影响,促进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高。
2.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管理,不断提高拦截外部有害信息的技术能力,有效阻止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干扰;同时,及时清除网上垃圾,建立生态网站;建立思政课信息联系站,定期收集与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对策措施,增强教学针对性。
3.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要精心设计学校形象,美化校园环境,让校园优美宜人;要培育学校精神,开展校歌、校训、校徽、校旗的推广普及活动,办好校刊校报和校园广播,增强学校凝聚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氛围;要理顺各种关系,让师生真诚交往、友好相处,让校园成为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的热炉,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总之,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其实效性仍需进一步增强。研究探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措施,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期待本文提出的一些拙见能与耕耘在思政课教学田野里的同仁们达成共识,为这份共同的责任做出不懈努力。
[1]顾海良,佘双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39-141.
[2]蒋红,陈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导向型”双主体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2):60-64.
[3]李腊生,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2:97.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005-2-7.
[5]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承制,2013,6:70.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2015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Y44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