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俗体育的传承①——以粤北南雄舞香火龙为例

2015-12-06尹少丰南华工商学院体育艺术教学部广东广州510507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南雄粤北香火

尹少丰(南华工商学院体育艺术教学部 广东广州 510507)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俗体育的传承①——以粤北南雄舞香火龙为例

尹少丰
(南华工商学院体育艺术教学部广东广州510507)

摘 要: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民俗体育的生存危机越来越凸现出来。借助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方法,以粤北南雄舞香火龙为个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粤北民俗体育的文化生态、传承方式、保护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粤北南雄舞香火龙活动有着良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和谐价值;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发展空间被压制、后备人才缺乏,人才断群、活动经费不足;最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提出了传承和发展南雄舞香火龙的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传承舞香火龙

民间文化生活中一种富含文化内涵的体育现象是民俗体育,该类体育活动一般与节日、庙会等民俗事项一起出现,其本身除了能强身健体、团结相邻外,还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1]。

目前,我国正初步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体系,从地方到国家层层甄选,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这些“非遗”项目虽受到国家的大力保护,但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这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已经不再为社会和文化因素所接受,有些民俗体育项目面临传承危及,或逐渐消亡,一些项目虽名称还在,不过内容与传统活动的相差很远。此情形下,研究民俗体育传承可持续机制,对开掘民俗体育项目的生存技巧和延续机制,以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该研究利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以粤北南雄舞香火龙的发展与传承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前民俗体育项目的生存状况,并结合民俗体育的演进规律,提出相应的民俗体育传承机制,使其适应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

1 南雄舞香火龙的历史源流与特性

舞香火龙本称“龙舞”,流传于粤北南雄市百顺镇一带,至今有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关于该活动的起源,据当地老艺人介绍:康熙年间,百顺一带有一年大旱,瘟疫流行,蝗虫肆虐。某日,村里一老者梦到村边响水塘的一块地方有两条金龙飞起,四处游走,金龙到过的地方,灾害尽除。第二天,老人带人去响水塘地方察看,看见那地方堆着两堆干稻草。老人想,莫不是梦中的两条金龙就是这两堆干稻草幻化成的?于是,老人让村民用稻草扎了两条龙,还在草龙身上插满了燃香,叫村里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打着香火龙四处转悠,以此来驱灾祈福。没过多久,天就降雨了,旱情解决了,疫害也没有了。为此,每年的初二到元宵节都要组织舞龙活动,一直流传至今[2]。

从1986开始,舞香火龙民间艺术表演队在南雄市成立,该表演队除了每年春节期间在巷道、田间游走祈福外,还多次参加了省级、国家级的艺术节。2009年,中国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评议了全国申报的3136个项目,表示粤北南雄传统舞蹈舞香火龙的独特造型,是民间艺术文化精髓的充分体现,也是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3]。

2 南雄舞香火龙的社会价值

2.1历史价值

舞香火龙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发展、衍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间舞龙艺术,现在已深深的根植于粤北大地。可以认为,粤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缩影就是舞香火龙的发展史。这既褒扬了舞香火龙,还能看出舞香火龙这一民俗体育活动已经融入了粤北人民的生活,成为粤北人民的精神寄托。另外,舞香火龙的功能还体现在娱神和祈福上,内涵了中华民族向往太平盛世,欢快热闹的生活理念和民族文化,并且伴随着很多的传说与故事,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粤北客家文化,拾遗补缺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作用。

2.2文化价值

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要有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要有丰富的精神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社会。民俗体育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民俗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舞香火龙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表现如下:首先,舞香火龙的队员通过刚柔相济的表演动作体现出了粤北人民拼搏向上的时代精神;其次,通过参与舞香火龙的表演以及观赏活动,可以提高村民的文化修养,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从而对农村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3商业价值

舞香火龙与粤北人民的生活联系紧密,乡土气息浓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游客求异、求奇的心理,如今全国都在加大对地方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发力度,力求通过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现阶段,舞香火龙运动正以其巨大的商业影响力不光推动着粤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成为了当地城市文化名片的代言词。

2.4社会和谐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和谐与稳定已成为了当前党和政府要实现的首要目标之一。舞香火龙是粤北地方民俗文化与身体运动的结合,融合了粤北人民的聪明才智。粤北地区每逢节庆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舞香火龙,观看此类表演使人们得以从繁忙的日常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沟通,进而身心得以愉悦。另外,民俗体育活动又是一种可以超越语言的障碍,克服生活中的不平等来进行平等竞争的活动,通过民俗体育的宣泄,可以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是一条解决社会问题有效的途径。

3 南雄舞香火龙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3.1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挤压了舞香火龙的生存空间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城镇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全球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广大农村地区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道路[5]。城镇化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挑战,而这当中,文化领域是矛盾问题的多发地带,民俗体育文化又首当其冲:首先,

随着人民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向城市聚集,舞香火龙逐渐失去了传承和发展的空间;其次,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民俗体育中信仰成分减少,新娱乐方式进入,也为舞香火龙的生存提出了很多问题。

3.2后备人才缺乏,传承人出现断层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就叫民俗[6]。可以认为,传承和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首要环节就是传承人。通过对南雄市的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舞香火龙的传承方式虽然有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多种途径,但这几种途径都面临着严重的继承人问题,很多没有从小受家庭熏陶的年轻人对这类民俗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舞香火龙活动练习者的子女中很多都没有练习这种民俗体育活动。主要原因如下:选择率最高的是没时间,其次是子女年龄太小,排在第三位的是对民俗体育活动没兴趣。很多舞香火龙练习者的子女和他们自身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担负家庭生计的责任,经常需要加班,难以保证参加民俗体育的练习时间,因此没时间成了阻碍舞香火龙练习者子女参与并传承该民俗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另外,通过深入分析上述三种传承方式,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技艺性很强的舞香火龙技巧动作都是通过家庭传统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就师徒传承方式来说,大多数的只是传授一些基础性的技艺给徒弟,不会传授精髓性的技艺的,最终导致传承人的越发式微。

3.3经费短缺是制约舞香火龙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经费的支撑,农村经济基础长期处于相对薄弱的水平,这是舞香火龙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大多数农村的经济收入较为单一,多数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通过走访了解到,南雄市专项的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与保护经费目前几乎没有,随着三农政策的实施,该村的体育文化建设有了初步的开展,但是经济建设仍然是重点,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费用在了舞香火龙上。再加上目前为达到舞香火龙的艺术效果,需花费大量的经费来更新以及购买道具、乐器和服装,此外还有队员的表演费用等,因此,要真正使南雄舞香火龙真正发展壮大起来还任重道远。

4 南雄舞香火龙传承与发展的思路

4.1静态传承

首先,收集并整理舞香火龙的有关资料,并建立档案。作为粤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代表,舞香火龙参加了多次国家级的大型比赛和表演,也取得很好的成绩。要完整记录和保存舞香火龙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可以通过现代影像与数字技术将这些比赛和表演的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成光碟、影片,这样既利于长期保存,又可以向更多的人群进行展示。

其次,建立舞香火龙表演的相关理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建立理论体系对于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成立一个由政府牵头,教育学者、民俗专家、民俗体育主要传承人参与其中的编撰小组。这样既可以保证编撰小组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丰富相关理论体系内涵与外延扩展提供支持。

最后,各级政府需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完善,为传承与发展舞香火龙提供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以发挥法律法规在保护、挽救、传承民俗体育工作中的作用。另外,相关的体育部门还应积极协助和参与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立法工作,切实提高传统体育保护的立法层次与水平。

4.2动态传承

首先,使民俗体育传承人树立起传承意识。因受到西方文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少年轻的传承人都外出务工了,对家乡民俗体育的关心程度大大降低。要唤醒他们的传承意识,新闻、媒体等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宣传和介绍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宣传一方面可以突出民俗体育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舞香火龙的继续开展,和基层政府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基层政府可为民俗体育的传承创造条件:第一、利用节日和地区性活动,开展民俗体育项目的比赛和表演活动,以活动带动民俗体育项目参与人员的积极性;第二、在硬件设施上提供保障,体育活动场所、服装、道具等都应列入基层政府支援的范围内,可考虑为这些具有危险性的民俗体育项目练习者上保险,从而防止一些意外伤害对练习者积极性的损伤;第三、鼓励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地区性的传统文化建设,为民俗体育活动赢得更多的经济支持。

最后,为延续舞香火龙的生命,项目本身也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承制度:第一,加强组织建设,将练习时间制度化,保证出席率,加强民主,听取成员意见;第二,民俗体育项目的技巧和文化内涵方面,找回传统套路,成员刻苦练习,提高技术水平,对民俗体育中的规矩以及礼节的教授加以重视,展示民俗体育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三,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可以考虑成立民俗体育联谊会或者协会,以增加民俗体育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吴玉华.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及其文化特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84-88.

[2]韶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络.香火龙:龙腾香飘闹新春[EB/OL].http://www.sgwgxj.gov.cn,2009-01-08.

[3]农博网.粤北乡村民俗奇葩:南雄香火龙[EB/OL].http:// www.aweb.com.cn,2010-06-02.

[4]沈宝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以西岐英歌舞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5]尹少丰.城镇化与城市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4):25-27.

[6]先小平.民俗体育的传承、变迁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大足鲤鱼灯舞为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①尹少丰(1981—),男,湖北天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a)-0184-02

猜你喜欢

南雄粤北香火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清明
南雄奋力书写振兴发展新篇章
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遗址调查培训班在梅州开班
财神香火旺
探寻南雄苏区40年山乡巨变
姓氏文化、乡村振兴采风活动
烧香发财
粤北扶贫路上的青年
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