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①

2015-12-06石慧梁冬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海南海口571127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全民民众

石慧 梁冬(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海南海口 571127)

浅析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①

石慧梁冬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海南海口571127)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进而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在不断的增多,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更好的满足群众的运动需求,使其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该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于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为促进全民健身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全民健身运动人文精神理念健身环境体育意识

近些年来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形成了全民健身的氛围,全民健身成为当前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旋律,但是也应该发现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工作开展不佳,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未能切实有效的为民众所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健身环境建设的不足、未能有效的带给群众的乐趣等几方面问题,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现进行具体的探讨。

1 人文精神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分析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人文精神是全民健身发展的内核。全民健身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而人文精神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离不开人文精神的,人文精神作用于全民健身,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会使全民健身的参与者得到人性的彰显与发展。人文精神对全民健身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虽然人文精神在全民健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认识,但是在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

2 当前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渗透的问题分析

2.1未能切实有效的为民众所用

众所周知,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需要有着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尤其是在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下,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才能充分体现出全民健身运动的意义[1]。然而,在实际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过程中,虽然也加大了健身设施的建设,但是,从实际中发现,很多健身设施都成了摆设,而且,大多健身设施由于缺乏对群众需求的考虑,导致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从而影响到群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效率,没能将人文精神理念充分的体现出来。另外,全民健身运动中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应用,从而导致对群众健康指导中存在极大的不足,不仅如此,在当前一些对民众健身训练中,对民众的健康指导也极为缺乏,这都将会制约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2.2全民健身运动中健身环境建设不足

健身环境对群众的全民健身运动产生极大的影响,需了解群众的需求,并根据群众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建立相应的健身环境,同时在全民健身运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对群众的关注,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项目[2]。然而,在当今全民健身活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从而导致弱势群体民众体育活动参加的权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弱势群体的心理作用,从而造成弱势群体的整体健身运动的效率偏低,另外,在健身环境的建设上也极为缺乏,没能给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健身条件,而受到健身环境的影响,也使得很多群众的参与性逐渐下降,从而影响到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有效渗透。

2.3未能有效的带给群众乐趣

全民健身运动主要是通过运动形式,引导群众积极的参加到全民健身运动中,能够给群众带来更多的乐趣[3]。而在实际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开展形式的缺乏,使得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未能有效的带给群众健身的乐趣,也使群众对全民健身运动失去了兴趣,从而出现全民健身运动效率不高的问题,未能充分的让群众感受到快乐,失去了人文精神理念的意义。

3 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之为民所用

3.1为民众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现阶段,全民健身教练较多,而且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的,例如,学校体育场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其中学校体育人才为其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院校的体院教师,大多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更具备较为专业的训练知识以及丰富的训练经验等。以上所提到的都是能够对民众展开专业健康指导的人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潜在的全民健身活动指导和管理人才,例如,健身房教练、体育广场的组织者等,应充分发挥出这部分人力资源的作用,全面提升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指导效率,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快速发展。

3.2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为民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健身设施

以往有很多人认为全民健身运动主要是对各种器材、健身方式的一种定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未能真实的贴近老百姓,更不能为老百姓所用,因此,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应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上,为民众提供更完善的健身设施[4]。从这个角度出发,应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体育馆的建设等,并加大体育场、体育馆的开放力度,真正的让建设的体育场地为民众所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体育场地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引导全民健身进入良性循环,让每个参与的民众受益,为全民健身运动打下设施基础。例如,我国著名的“水立方”奥运会场地,不仅仅是为奥运会所开发,在奥运会之后,已逐渐将水立方改成水上游乐园,让民众体会到水上娱乐;另外,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的会馆场地,除了为奥运会提供比赛场地之外,还开展了演出、展览、大众健身等业务,一方面可以增加奥运会会馆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为民众提供更良好的健身场地,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更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4 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之为民所想

4.1加强对弱势群体健身的关注

全民健身运动是要引导全民健身,而在以往全民健身运动开

展的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健身状况经常被忽略,如,残疾智障人士、农民工等,无法真正体现出全民健身运动的人文精神[5]。因此,在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下,应为民所想加强对弱势群体健身状况的关注,本节主要针对残疾人士以及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健身状况关注进行分析:(1)对于残疾人来说,会因自身的缺陷而感到自卑,而他们也渴望得到相应的运动权利,更希望能够得到尊重和理解,因此,应加强对残疾人士的健身状况关注。残疾人士主要是表现在某个部位的残缺,而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对健康的追求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等,国家残疾运动大会主要是针对残疾人而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增加了对残疾人士弱势群体的关心。当然,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士在等待着我们去关心、去关注,因此,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应本着平等参与的原则,不断的渗透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促进这类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2)全民健身运动应加强对农民工健身状况的关注,大多数农民工在进城打工之后,由于对自己身份的认定,无法将自身融入到城市中以及全民健身的大潮中。因此,应引导农民工积极参与一些文体业余活动、健身活动等,将自身尽快融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同时应从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并联合社区以及企业等为农民工搭建相应的运动平台,满足农民工的健身需求。

4.2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构建良好的健身环境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并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对人的尊严给予肯定,以及对人的生存状况进行关怀,不断的追求自由、解放,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最大利益,为民众营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以及空间[6]。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应注重对健身环境的建设,更好的满足民众的健身需求,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地域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每个地区民众的健身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设健身环境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不断的追求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地区民众的健身需求。另外,可以充分发挥出政府部门的影响力,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可以与国家的重大活动、节日以及旅游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开展多元化的健身环境,为群众创造更多健身活动的参与机会,充分的体现出人文关怀,进而有效的引导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的行列中,促进民众身心健康发展。

5 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之为民所乐

5.1通过丰富健身活动给群众带来快乐

人文精神理念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渗透,应让群众在健身运动中感受快乐,这样才能提高群众全民健身运动的参与性以及积极性。当人在克服困难之后,不仅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同时也具有愉悦感,能够真正给人带来快乐,而这也是全民健身运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下,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运动项目,并培养全民运动者具有“我参与,所以我快乐”的健身感觉,而且,在经过辛苦努力之后,对自身潜能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而有效的激发群众健身的积极性,进而将快乐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动力,可以有效的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快速发展。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全民健身的价值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而且,从健身运动实践中发现,健身不仅可以强健身体,同时对人格的塑造也有着一定的作用,而且,全民健身运动更有利于增加群众之间的沟通。例如,在利用一项健身运动方式,来将群众聚集到一起,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健身表演、比赛等形式来引导群众进行健身,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加了群众之间的友谊,体现出群众之间的信任、相互尊敬。

5.2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宣传,提高群众的参与性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是让参与的群众从中找到快乐,在此之前,必须要提高群众的参与性,才能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健身带来的欢乐。全民健身运动主要是顺乎民心民意,并以健、乐、美作为主要的目标,更是符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切身利益,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加大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全民健身运动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加强群众对生命健康的认识,从而有效的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行列中。人文精神理念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渗透,让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人群对全民健身运动有了一个深度的认识,通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可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系统,避免或降低身体疾病的发生,对促进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也会减少疾病治疗所需要的医药费,从而有效的为群众减少了大量医药费的开销,而且,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对陶冶人的情感以及塑造良好人格也有着极大的作用,更有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对促进民众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民众健身运动的实施要求也有所提升,而且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效率,不断的将人文精神理念渗透到全民健身运动中。通过本文对全民健身运动中人才精神理念的渗透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自身对全民健身运动的认识,主要从为民所用、为民所想、为民所乐等几方面内容展开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以及推动人文精神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庄小平.论健身运动是促进社会进步与人民健康的强大推动力[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4):120-121.

[2]谭兆风,伍天慧.全民健身运动开展面临的社会基础与对策——写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十周年之际[J].嘉应学院学报.2013,11(6):229-230.

[3]李宁.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全国3次群众体育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J].体育学刊,2012,15(1):334-335.

[4]潘华.中德全民健身的比较研究——兼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黄金计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1):109-110.

[5]朱金婵,秦凤梅,王洪海.河南省城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现状调查与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224-225.

[6]付玉,余丽华,舒长兴.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创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335-336.

作者简介:①石慧(1981,3—),女,吉林长春人,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a)-0166-02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全民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全民·爱·阅读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