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015-12-06石继章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科学

石继章(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石继章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田径运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人类运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类运动会中的必要比赛项目,在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重视和逐步的发展,也是衡量国家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近年来,关于田径训练的研究得到了体育工作人员的重视。本研究主要对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讨论,为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现代田径训练特征发展趋势

1 现代田径训练的主要特征

现代的田径训练采用科学的方法,以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提高训练效果。下面将对现阶段田径训练的主要特征进行介绍。

1.1根据各类田径训练的要求设计训练内容,注重关键技术的训练与培养

田径训练的具体内容要根据运动员具体参与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田径运动的各个项目主要包含走、跑、跳、投几项重点。各个田径项目的训练侧重点也要随之进行设计。对于径赛要注重对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尤其对于短跑项目来说,爆发力对于比赛结果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着重锻炼腿部力量,可对此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来指导运动员专项素质的提高,达到训练效果。对于径赛,如铁饼,铅球、标枪、跳远等项目,则训练重点在于分项技术动作练习,如进行各种跳跃练习,各种腰、背、腹肌练习和杠铃练习等等。设计这些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条件运动素质,包括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灵敏、协调性、柔韧性,之后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

1.2在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加大训练强度

通过专项训练,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了提高训练效果,达到运动成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训练是必要的过程,运动员要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逐步增大训练强度,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追求效果,无休止的增加训练强度,这样不但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所以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制定训练计划,逐步的、合理的增大训练强度,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运动训练的实质是运动负荷决定的,在早期进行训练时,强度不宜过大,应以运动员的负荷作为指导,逐步的加大运动量,不能单单依靠增加训练时间来衡量训练强度,应当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增强训练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对于田径训练中对各项训练内容技术的掌握,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局部到整体。这样设计,能够是运动员更好的掌握训练技术,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增加对训练项目的认识,尤其对于径赛运动员来说,对技术动作的拆分学习方式,是一种细化的学习方法,当对分解的技术动作完成学习后,再对各技术动作连贯处理,完成整个训练项目的学习。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进行训练,这样能够更好展现训练成果,完成训练内容。

1.3增加心理训练,保证运动员临场发挥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临场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比赛结果,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除了要对专业的体育项目进行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对于比赛现场的把控,内心紧张情绪的调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心理素质的训练核心就是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缺乏自信心会不战自溃。优秀的运动员不仅在日常的训练中表现优秀,更为重要的是在比赛现场,面对强大的压力,激烈的比赛环境,也要稳定的发挥日常水平,所以在平日的训练中,心理训练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教练在平日训练中加大对相关方面的培养。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保证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心理稳定性,能够应付比赛时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保证信息应激能力。对于比赛时出现的紧张情绪,运动员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紧张对于比赛时有益的,因为这可以使运动员集中精力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但过度的紧张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会导致比赛中出现失误现象,影响比赛成绩。所以运动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会克服比赛时的内部刺激与外部干扰,通过积极的方式来对紧张情绪进行调节处理,形成良好的比赛心理定式。

1.4重视身体恢复的作用

现代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身体负荷和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这无疑会加大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程度。疲劳是训练后的正常反应,训练过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身体恢复,这一过程需要得到重视,即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加快运动员身体恢复的速度。这不仅能够保证运动员今后的日常训练,也能够有助于运动员适应今后的高强度训练,在不断的训练中一高运动成绩。如果在运动训练后缺乏适当的训练恢复,会造成运动员疲劳过度和训练过度,不但会对训练结果造成影响,同时也危害运动员的身体,甚至引起运动员的伤病。为此疲劳和恢复始终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是决定训练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疲劳给机体的重新适应创造了条件,而恢复为重新适应的实现和新的疲劳的实施提供了保障。通常所说的“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就是这个道理。

现阶段,对于不同的训练项目已经设置的完备的训练恢复方法,促进运动员的机体恢复,保证运动员日后的训练和比赛,从而逐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合理及时的组间和训练后的放松活动以及饮食是影响运动员身体应激后的恢复能力的关键因素,如果想保持持久良好的竞技状态,就要重视训练恢复。目前进行身体恢复的方法主要借助有三种:第一种是训练恢复法,第二种是心理恢复法,第三种是医学-生物恢复法。

2 现在田径训练中的问题讨论

现阶段田径训练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下面将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2.1训练过程中缺乏科学方法,造成训练效果不佳

如今,田径训练过程缺乏科学的方法作指导,导致训练效果出现问题。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普遍。年轻运动员过早进行专业化训练,力量还没发展好,就开始进行训练,就直接进入专业队,这对运动员发展很不利。不科学的训练方法,会造成运动员伤病过多,过早开始专业训练是主要原因。很多队员很年轻,肌肉还没长好就练技术,对身体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传统田径训练提倡“从娃娃抓起”,但很多基层队伍并未正确理解这句“口

号”的意义。从娃娃抓起,应侧重于培养孩子的兴趣,打好体能、力量方面的基底,同时致力于项目普及。并非将刚刚开始练体育的运动员“绑”上功利簿,逼着他们练习超出年龄和身体承受能力的专业技术。拔苗助长为伤病埋下祸根,盲目追求长时间、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也进一步增加了运动员的受伤机率和伤病程度

同时,当训练过程中,某一技术不达标时,就大量的反复练习,这也是不科学的训练方法。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单一部位的重复动作,极易造成局部过度疲劳,并最终引发伤病,这是一种积劳成疾的必然过程。“像刘翔这样的跨栏选手,每天必须重复无数次蹬腿动作,跟腱所受到的压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7~8倍”。在很多运动队中,“狠练”往往成为认真刻苦的示范标准,实际训练效果却并不理想。如果采用科学的方法每天练一两个小时,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运动成绩难以提高,问题出在并不是练的太少而是练的过多。如果能找准运动规律,对症下药,提高效率,训练大可不必盲目耗时间。

2.2各层次训练脱节,后备人才训练问题突出

目前,很多田径运动员退役后出路难寻,这导致练田径的孩子越来越少。选材面狭窄,很多项目失去发展动力。传统的体工大队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学习知识对于以后的就业,发展更有帮助。体育训练会耽误文化课的正常教学。如果有学校在体教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教育部门可以考虑在学校的考核方面给予加分,这样可以提高学校发展体育教育的动力。

中国在田径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体质问题。我国早期的体育培训中,长期管办不分离、体育市场化不够充分,人才培养机制落后等问题是导致我国训练脱节,后备人才难以为继的根源。近年来,虽然在体制机制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根本上仍然是以各地体育局管控,投资方注资的机械式培养方式进行,完全没有考虑人才的分类培养和长期培养。跨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刘翔之后,中国田径在110米栏的比赛中,再难冲顶。

2.3训练综合化水平不高,比赛过程中问题频发

训练水平是训练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综合化水平是指包括训练设施、训练方法、训练计划、训练恢复等一系列涵盖于训练周期中的科目的综合。训练综合化水平直接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表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训练中水平不高直接导致了,在田径赛场上成绩相对较低,并且经常出现事故。特别是由于不科学训练导致运动员的伤病情况不断增加,运动寿命急剧缩短,这对我国的田径事业是巨大的损失。田径项目的表现尤其明显。田径项目以爆发力和耐力的考察为根本。而爆发力对肌肉强度的要求极高,没有综合化的训练水平很难保证在比赛中不出问题。耐力则强调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机械重复某个动作。这对于运动员机体的磨损程度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完备的恢复性训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减少也就在情理之中。

3 田径训练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制定科学化训练方法,逐步提高田径运动员整体素质

人类在历史的进化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在不断提高,而科学的训练手段运用到体育运动中后,使得人类在突破身体极限的过程中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于训练的强度和量的控制上做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在运动医疗等方面的监控使得训练变得非常有针对性,可以挖掘出身体最大的潜能,并保持一个最佳的竞技状态,这些都是创造好成绩的原因。例如,黑人运动员的脂肪含量低、骨骼结构有利于跑、跳这样的项目,所以容易取得好的成绩。不过,极限都是相对的,随着人类的进化,科学水平不断提高,这种极限还将随时被打破,这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体现。

中国田径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走在科学的轨道上。这些年来田径的每一点进步其实都融入了大量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也融入了教练员在科学训练的轨道上努力探索的心血。尽管中国田径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不能简单地因为缺了一枚金牌而抹杀了科技人员的功劳。”在全社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田径项目科技表彰大会的召开,不仅吹响了田径进一步重视科技、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训练水平的号角。

3.2提高教练员能力,建设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

为提高运动队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国家可设置相应的教练员培训班。组织国家优秀体育工作者对教练员进行培训,主要涉及运动员的选材与育才、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教练员职业性质与素养、田径体育与兴奋剂检查等多方面的内容。

3.3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完善训练体系

各省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了一些措施来推进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可举办少年儿童田径竞走中长跑拓展赛,接力赛、短距离越野跑等等,适合初级田径在校学生参与。同时,与省级教育部门合作,设置全国性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在各网点完成达标后,由省级体育部门在教练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切实帮助各地区培养出真正的青少年田径苗子。

精英教育也必不可少。可举办校园田径青训营,定期到学校里去对田径队进行指导,类似于兴趣小组的形式,吸引孩子们来参加。将各个校队里的好苗子们集合起来由专业教练培养,既能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还有望改变各类田径比赛里成绩差强人意的现状,可谓一举两得。

4 结语

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运动。田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座右铭。本研究对现代化田径训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及研究,之后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田径训练中依然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对田径训练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完备的理论指导才能使我国的田径事业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热点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69-106.

[2]徐佶.少儿田径运动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J].宁夏体育科技,1995(3):16-18.

[3]赖勇泉,徐佶.关于田径运动身体训练几个方法论原则的构建与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6,16(2):47-52.

[4]龙斌.对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02(3).

[5]运动训练学分会.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M].北京:中国体育科学会,2007.

[6]廖爱萍.论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几个主要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75-78.

[7]冯树勇.论世界田径运动形势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对策[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7(3):11-13.

[8]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a)-0021-02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员科学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点击科学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科学大爆炸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科学拔牙
“五性”让学生爱上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