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蛛丝马迹』与马无关

2015-12-06钱国宏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20期
关键词:根源灶台痕迹

『蛛丝马迹』与马无关

“蛛丝马迹”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蛛丝马迹”中的“马迹”是指马的蹄印,“马”是骑马的马。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昆虫。

这种小昆虫,学名“突灶螽”,俗名“灶马”,属直翅目蟋螽科。

灶马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栖息,天暖时栖于野外草石、土隙间,天冷后则栖于灶台之上,以剩菜、饭屑、植物、小型昆虫为食。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中记载:“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灶有马,足食之兆也”,表明在古代,人们习惯上将“灶马”简称为“马”。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虫三》中对灶马也有记载:“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进一步说明了灶马经常活动于灶台之上。在灶台上爬行之时,常会留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痕迹,这种痕迹便是“马迹”。因它与细微的蜘蛛丝一样让人难以识辨,于是人们便将二者等同起来,并称“蛛丝马迹”,用来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蛛丝马迹”一词最早出自清人王家贲的《别雅序》一文:“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由于灶马是一种小昆虫,所以“蛛丝马迹”又常写作“蛛丝虫迹”。

(文/钱国宏据《南方农村报》)

猜你喜欢

根源灶台痕迹
时光的灶台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母亲的灶台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老灶台
生命痕迹
老灶台
陈文茜:母亲曾是我痛苦的根源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