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语

2015-12-06侯艳杰

饮食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神农氏陆羽灵气

◎侯艳杰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孕育茶树的国家。古往今来,茶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中国人是与生俱来的爱茶,离不开茶。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没见过茶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只在电视里看过女子采茶的模样,美极了!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者也。”美丽的南方女子,在风光秀丽的茶园,挥舞着纤纤素手,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婉转的歌,这茶是不是就有了灵气?是不是因为这灵气让陆羽倾毕生心血而著《茶经》,更被后人尊为“茶圣”?

小时候,爸爸爱喝茶,从他那口黄黄的牙齿便可见一斑。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床烧水,然后泡茶,看茶叶在水中翻滚,沉浮,直到水变成了茶的颜色,再不紧不慢地喝一口,心满意足。我见了,也忍不住倒一杯,学他的样子喝一口,涩涩的,有点苦,再喝一口,似乎不那么苦了,含一口在嘴里,细细品味,咽下去,竟回味悠长,满口醇香。

爸爸常说,饭可以不吃,酒可以不饮,但茶是不可或缺的。喝茶要喝透,才能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才有力气干活。妈妈常常取笑他,说他喝茶喝上瘾了。可不是,我老公也爱喝茶,每天喝茶是必备的功课,他的说法和爸爸的如出一辙。如果真的有一天没及时喝上一口茶,他就发蔫、打盹,甚至萎靡不振,看来中“毒”颇深啊。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里面还有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分不清草的毒性,经常误食毒草丧命,神农氏便亲自品尝百草。传说他有个晶莹剔透的肚子,人们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他所吃的食物。一次,他吃了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的叶子之后,就见这种叶子在他肚子里上上下下地跳动,好像做检查一样。在这以后,他发现这种树叶还能解毒,就给他取名为“查”,后来逐渐演化成“茶”。千百年来,人们认为茶是沟通天地的精灵,赋予了它清、静、怡、真的精神,得以代代承继。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可见茶在中国人心中举足轻重的位置。

沏一杯茶,看干枯的茶叶在水中柔柔地伸展,舒散,在与水相觑相缠中漾出馨香,心灵也随之安逸起来。一遍茶浓,二遍茶香,三遍茶淡。人生如茶,婚姻亦如茶,从最初的激情澎湃到细水长流,享受的就是这种平平淡淡的感觉。中国有种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品茶品的是什么呢?“茶”字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木,人在草木间,得山水灵气的氤氲,吸日月之精华,大概才是茶的魅力所在吧。品一杯清茶,如坐草木之间,如沐春风的煦暖,如归山林的静逸。陆游说“宁可舍酒取茶”,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可是乡下人们喝不起好茶,也没那么多讲究。爸爸常喝那种普通的红茶,加入几片花茶,或是放几颗枣;我老公也是如此,偶尔喝些绿茶,却也甘之如饴;我则喜欢菊花或是玫瑰花茶,那花在水中绽放,只需看一眼就是很享受的事了。看过一篇文章写道:“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茶不用名贵,只要茶壶里的水不干就好。品茶是一件风雅的事,不能急,不能囫囵吞枣,若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是品不出茶的味道和精髓的;品茶是一件禅意的事,看茶在水中沉浮,听心事摇荡,心中的牵绊都随着它而化解;品茶是一件玄妙的事,茶不说话,只把味道交给你,让你想入非非。于是诗人开始揣摩,想象,关于茶的赞誉便经久不衰。

人生太多的起起伏伏,前路总是曲曲折折。穿行于车马喧嚣之中,如能静下来,沏一杯茶,滤去千帆过尽的辛酸和疲惫,沉迷在茶香的韵味里,才是人生的真境界。

猜你喜欢

神农氏陆羽灵气
神农氏
印花之心
陆羽品茶
神农氏的清肠药
镂空工艺
不捧场的好朋友
一路惊喜
神农氏的清肠药
第一次放孔明灯
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