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时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和应对策略

2015-12-05羌松延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3期
关键词:时政调查初中

羌松延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时政课调查,从时政学习路径、时政课课时、时政师资队伍以及时政与中考课程改革相关度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学校如何开展时政教育,帮助学生逐渐认识社会,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学校时政教育有所推动。

[关键词]初中;时政;调查;策略

时政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生动、活泼的国情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中学开展时政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也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和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重要措施。

时政教育,尤其是地方性时政教育,作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品德课不可缺少的时代性板块。南通市《关于加强学校时政教育工作的通知》(通委宣[2010]59号)中明确指出,时政教育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着力培养青少年关心国际时事和国家大事的政治意识、公民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全面掌握本区域内初中时事政治教育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特对本区初一、初二、初三年级1千多名学生的时政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教育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K区初中学校部分初一、初二以及初三年级的学生与老师。采取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被调查的学校层次分布合理,既有城市学校,也有乡镇学校,学生样本中基本包括各层面、各种类型的学生,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见表1)和访谈调查两种方式。

通过上述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24份,回收998份,回收率97.46%;其中有效问卷976份,有效率为95.31%。问卷回收后运用数理统计法,将所收集的有效调查问卷,根据教师的选择情况将每一题的选择情况用Excel进行统计,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对时政知识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普遍缺乏应有的时政知识和学习意识。

1.时政学习路径不畅

通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初中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没时间;二是本来学习时间就紧张,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学校或相关机构也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好的活动平台,47.8%的学生认为想参加也“没有机会”,凸显出相关机构给学生提供时政教育活动的空间局限性和时间的不合理性。

2.时政课课时量不足

调研结果显示,“全区初中时政课开课率为68.4%,当前初中时政教育工作落实不够,学生缺少必要的时事政治教育的现象依然客观存在。尽管南通市《关于加强学校时政教育工作的通知》(通委宣[2010]59号)明确要求提升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着力培养青少年关心国际时事和国家大事的政治意识、公民意识,但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一目标的达成仍然任重而道远。

3.时政师资队伍不强

时政教育课教师应该具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政治教师应该成为时政课教师的主体。调查了解到,除城区中学外,其他学校初中政治(时政)教师几乎全部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专业理论实践水平较低,这与对政治教师的专业要求相距甚远。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即使是政治教师,部分教师的自身素质与专业化水平也不高,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大部分教师时政意识不强,敏感度不高,对时事的分析能力不够,专业知识很欠缺,专业素养急需提高。

4.时政热点淡化

近几年的南通市思想品德中考试题既不刻意回避时政热点问题,也不花大幅的篇章去考查。试题选取现实生活素材,联系社会和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试题,通过模拟现实生活场景、灵活的设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可谓是大材料,小切口。这一改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时政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迅速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时政的关注程度,不利于学校时政教育的开展。

三、主要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中学时政教育普遍薄弱的现状以及对其原因的调研分析,我以为重点要在以下两方面做好工作:

1.坚持“五个到位”是顺利开展时政教育的前提

(1)重视到位

时政教育开展的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素质的高低。各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时政教育工作,要把时事政治教育工作列入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并拿出切实的方案,把时事政治教育工作真刀实枪地抓起来。各级学校要建立健全时事政治教育组织机构,领导和规划本地(校)的时事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制定工作计划,把时事政治教育当做一门课程来教学。

(2)师资到位

时政教育应由思想品德课教师或学校党政领导担任。教育、教研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培训、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办法,不断提高时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3)教材到位

《半月谈》杂志、《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都是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很强的权威报刊。为提高时政教育实效,建议使用这类报刊作为中学时政课的教材,以确保时政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教师还可以关注本地新闻,编制校本教材,将其纳入时政课内容中去。

(4)课时到位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学校要保证每学期有10个课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10个课时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到思想品德课、班会课之中。承担时政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其课时应计入工作量。学校要及时解决时政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教师顺利开展时政教育工作创造条件。

(5)教学组织到位

时政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补充,同时时政内容又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课程资源。时政教育与思品课教学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最科学有效的方式。可以利用思品课前3-5分钟进行时政教育,组织学生选取自己关注的一项内容,运用所学知识,一事一议,向全班学生宣讲,并由教师作简要评价和引导。教师也可以将时事内容作为课程资源,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引入到新课讲授或课堂练习中,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提高正确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如2013年中考试题的第一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习近平为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④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从阅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认为此题很难。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我们的思品课堂教学没有引入“活水”——时政教育,孤立地进行教学。所以,在教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框题时,可以渗透这一内容,便于学生对“全国人大”的理解。

2.落实“五项措施”是提高时政教育实效的重点

(1)转变时政教学理念

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时政教育能帮助学生逐渐认识社会,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养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因此,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教师要摒弃功利思想,改变“考什么教什么”的做法,着眼学生的素质提高与长远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要将重点放在关注生活,走近社会,关心国内外时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使时政教育不仅有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有地理、历史、语文等在内的大文科概念。同时授课者切忌戴有色眼镜分析讲解,针对社会现象,既不能粉饰太平,也不可消极失望,既要发现问题,也要认清当前的主流,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以创设更好的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2)优化时政课程资源

时政教育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作为时政课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应按照科学性、教育性、适用性、层次性、及时性原则精选时事内容。现阶段学校时政教育多为单兵作战,没有共享资源。因此,时政教育最佳途径是整合教育资源,尝试建设校(区、县)时政教育资源中心,把分布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有用资源整合成为公共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此,要组织广大教师搜集、整理、分工制作出适合当前形势与学生思想实际的时政教学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通过信息技术与时政课的整合,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开展课件比赛,建立素材库、课件库,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优势,从《新闻周刊》《世界周刊》等官网下载相关视频、图片等用于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3)明确时政教学任务

时政教育课绝对不是纯粹的时政事件介绍,而应当与国家宣传导向、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时政教育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为实现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服务,应当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结合社会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社会公德、民主法制、爱国主义等专题教育,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当前,我们的时政教育可以结合“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教育,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拓宽时政教育渠道

我校通过时政社团吸引了一批爱好时政的学生参与其中。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讨论,课外还能主动搜集、整理时政材料,并以自己的视角进行分析解读,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橱窗中展示、分享。

同时还要实现课堂时政学习与时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拓宽时政教育的活动领域。具体可采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如在橱窗、板报中开辟时事专栏,组织开展时事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围绕某项时事内容开展社会调查、演讲比赛、撰写小论文等,多渠道调动学生参与时政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校外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科技组织、各种展览馆、参加相应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使时政教育在学生中纵深发展。如听取宣传部、文明办举办的专家时政讲座,观看有关部门举办的时事图片展等,通过这些青少年喜闻乐见、贴近生活和学习实际的时事教育组织和活动,推进青少年时事政治教育。

发挥网络传媒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剪辑录播新闻和报纸摘要,然后通过校园广播或校园网让学生做到不出校门而知天下事,为学生节约了解时事的时间。校园内布置读报栏、宣传栏并及时更换,定时开放阅览室和图书馆,班级订阅重要报纸期刊,以保证时政教育的面既大又广。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和生活条件。通过此活动,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

(5)形成有效教学评价

现实中,我们的评价还在强调分数、结果,还在强调一试定终身,还在用“一把尺子评天下”。我们的评价,往往强调智育却又忽视全面,强调综合却又忽视专长;我们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上立德树人,但是在操作上又变成了以分树人,造成了高分低能、高能低德的现象。所有问题的根源皆因评价只见“技术”不见“人”,不见了人的成长,不见了人的个性,不见了人的志趣,不见了人的使命。

如何让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校的内涵建设、凸出教育的人本价值?作为学校,要将时政课的备课、开课及组织开展时政教育活动情况列入思品课教师业务考核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开展时政教育的情况也应该有一套考核评价制度,既关注结果——中考评价,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各校开展时政教育的情况。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健康发展,每个孩子才会有一个金子般的未来!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时政调查初中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时政
时政